编制说明压力管道是工业生产、运输和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特种设备之一,具有易燃、易爆和引起中毒等危险 为了加强本公司压力管道安装的管理,确保压力管道安装的工程质量,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及监察规定》、《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及其它相关规范及本公司特种设备安装管理规定,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了“压力管道安装管理制度汇编”,其内容包括: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技术文件、资料管理制度;原材料管理制度;焊接质量管理制度;焊接材料管理制度;无损检测管理制度;设计变更管理制度;设备机具仪器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接受监督和检验制度;服务及质量反馈制度;人员培训管理制度;许可证管理制度该管理制度汇编适用于本公司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执行中如与国家及行业管理标准有矛盾时,以国家及行业管理标准为准 目 录1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2技术文件、资料管理制度…………………………………………………………93原材料管理制度………………………………………………………………… 124焊接质量管理制度……………………………………………………………… 165焊接材料管理制度……………………………………………………………… 216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257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278设备机具仪器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 289接受监督和检验制度…………………………………………………………… 3110服务及质量反馈制度……………………………………………………………3311人员培训管理制度………………………………………………………………3512许可证管理制度…………………………………………………………………37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 本制度对压力管道安装过程的质量要求做出规定,从原材料进厂到整个工程完工的验收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必须受质量检验系统的控制,各环节、各控制点都要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
目的是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达到使用性、安全性、可靠性三者兼备,满足用户要求,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承揽的压力管道安装过程工序检验及完工后最终质量检验2 工作依据2.1 引用标准2.1.1 (国务院令第549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1.2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3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4 GB50184-9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1.5 GB50185-20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1.6 GB50252-2010《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2.1.7《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及监察规定》;2.1.8《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2.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1.10《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2.2 工作依据 质量检验工作的依据是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规程、本单位技术管理文件、设计图纸、随机文件和用户要求等相互有冲突的应执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
本单位的质量要求不得低于国家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国家标准、规范、规程等技术文件无要求的,按设计图纸或随机技术文件执行,或由技术部门提出,并经质保工程师批准的有关标准文件执行3 职责范围3.1 建立质量检验机构,由质保师、质检员、施工项目负责人和操作工人的骨干成员组成,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把好质量关由检验责任师归口负责,施工现场检验员、施工班组及有关人员予以配合3.2 进货检验和半成品进货检验,由材料员、仓库保管员按采购文件及技术要求对数量、质量和质量证明书进行检查验收3.3 检验(如理化、无损探伤等)由质保师对检验单位的资格、检验过程和出具的检验报告审查确认3.4 质保师对质检员、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质量检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特殊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重点审核;定期召开质量、安全会议,布置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组织工程验收质保师对施工中发生的违章行为有权制止,直至恢复和纠正3.5 由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负责对该项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的监督检验工作,认真填写各项质量检查记录;向质保工程师汇报工作3.6 施工人员实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并积极配合质检员的检验4 原材料和半成品入场质量检验4.1 材料选用、生产厂家符合规范和技术文件要求。
4.2 审查材料质量证明书、出厂标志、表面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无质量证明书的主要材料要进行复验4.3 建设单位供料时,合同中应明确规定所供材料与图纸要求材料一致,并按进料要求进行质量检验4.4 材料代用应取得甲方或设计单位认可,并应符合有关规程、标准要求和考虑工艺可行性,由材料责任工程师对代用材料进行复核验证4.5 外来半成品入场检验程序:4.5.1 清点数量;4.5.2 检查外观质量及几何尺寸(包括焊接坡口)测量,要作好记录;4.5.3 检查焊接外观质量;4.5.4 检查探伤报告或热处理报告5 工作程序控制5.1 施工前具备技术条件5.1.1 现场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已经建立,且已经向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了告知手续5.1.2 施工现场已经具备施工条件,所需的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齐备5.1.3 图纸会审已经进行,会审有专人记录,提出的问题落实到责任人5.1.4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已经编制且审核批准,并进行了技术交底5.1.5 必要的工艺试验已进行,如焊接工艺评定等5.1.6 与压力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己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己办理交接手续5.1.7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找平找正合格,并且已经做了二次灌浆固定完毕。
5.1.8 管道组成件内部己清理干净,无杂物5.1.9 管道安装前,管道的脱脂,内部防腐与衬里等有关工序己进行完毕并检验合格5.1.10 进入现场的材料和物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已验收合格,现场具有必要的材料保管条件5.1.11 根据施工任务和对质量控制的要求,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规定,配合必要的施工生产设备、机具、计量器具等资源,进入现场的设备应验收合格5.1.12 施工人员经安全教育,各责任人员已到岗,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5.1.13 现场要有适宜的环境,“三通一平”以满足施工要求5.2 在施工过程中检查程序应按照自检、互检、专检和终检相结合的原则,依照有关验收标准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做好记录上道工序未经检验签字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5.3 除安全监督机构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外,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即焊缝无损检验、管道的压力试验等,都必须邀请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所的专检人员参加,并办理签字手续5.4 施工的全过程中,对每道工序的检验,若发现不符合有关规定的问题,要逐级及时报告,重大问题要向上级监察机构报告,使问题得以正确处理和解决6 焊接及焊缝检测6.1 接到图纸和施工说明书后,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和焊工在施焊前应全面了解工程中所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的牌号、规格、焊接设备、焊接工艺规程、规范和标准。
6.2 根据工程焊接的实际情况,制订焊接工艺指导书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6.3 焊材的质量证明书以及外观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4 焊工要有合格证,并与施焊的部位、材质范围相符合6.5 焊材库的设施、焊条的保管、烘烤、发放回收等应符合焊接材料管理制度的要求6.6 对施焊环境进行检查和控制,应符合《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6.7 除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外,每条焊缝应一次连续焊完,若因故被迫中断,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措施,再焊前必须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继续施焊6.8 焊缝在施焊完毕后应立即去除渣皮、飞溅物,把焊缝表面清理干净,进行焊缝外观检查,符合规定要求后,打上焊工钢印6.9 对不合格的焊缝应进行质量分析,订出修补工艺措施后方可进行返修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应超过两次,若有超次返修,必须经质保工程师批准7 无损检测7.1 质检部门根据压力管道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规程要求,确定需要进行无损检验的部位,由我单位无损检验人员或外委具备相应资格的检测单位进行无损检测7.2 进行无损检测不合格的焊缝,应出具返修通知单,质检员督促施焊人员及时消除缺陷,并再次检测直至合格。
7.3 无损检测合格后,由无损检测部门出具检测报告,质保师应对检测过程和检测报告进行审查确认8 压力试验8.1 液压试验8.1.1 液压试验的工艺流程试验前的检查工作----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液压试验和检查----拆除实验设备及装置----填写实验记录报告8.1.2 液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8.1.2.1 压力试验应在管道安装完毕且经热处理和无损检验合格后进行8.1.2.2 由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液压试验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确定试验日期8.1.2.3 通知甲方和监检单位和监督检查部门,以便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8.1.2.4 检查试压设备装置、压力表、水温、气温是否满足试压要求8.1.2.5 试验范围内压力管道安装工程除涂漆、绝热外,已按图纸全部完成,安装符合有关规定,管道内应畅通无杂物8.1.2.6 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采取其他措施隔开,并己记录和标识8.1.2.7 试压用的压力表己经校验,其精度等级不低于1.5 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8.1.2.8 按试验的要求,管道己加固8.1.3 液压试验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8.1.3.1 液压试验应使用洁净水,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选用其它气体或液体。
不锈钢管道用水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l0-6(25ppm)8.1.3.2 试压的相关人员应到位,质检人员要作好试压记录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环境温度低于5℃,应采取防冻措施8.1.3.3 试验时,应测量试验温度,严禁材料试验温度接近脆性转变温度8.1.3.4 试验前,注液体时应排尽空气8.1.3.5 液压试验应缓慢升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8.1.4 当试压过程中发现泄露时,不准带压处理,应在泄露部位作明显标记并予以记录,待泄压后再进行处理消除缺陷后,应重新进行试验8.1.5 试压结束后,应及时拆除盲板、膨胀节限位设施,排尽积液,排液时应防止形成负压,并不得随地排放8.1.6 液压实验结束后,质检员填写液压实验合格报告,由参加试验的各方代表签字认8.2 气压试验8.2.1 气压试验时一般选用压缩空气或净化压缩空气8.2.2 严禁使试验温度接近金属的脆性转变温度8.2.3 试验前,必须用空气进行预试验,试验压力宜为0.2Mpa 8.2.4 升压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稳压3min,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稳压10min,再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时间应根据查漏工作需要而定,以发泡剂检验不泄露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