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教 (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09095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评促教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评促教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评促教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评促教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评促教评价教学通过任务学习第四阶段的学习,我对“以评促教,评价教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现将我的认识归纳为一下几点:一、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的评价。我们考试的改革过程曾经经历了从教育测量运动到教育评价的过程,也就是从关注结果到注重过程,从对学习的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评价。考试筛选变得更加的理性。之前的考试更多的关注结果用于学校招生、分班、中、高考更是一考定终生,分数成为了很多人的命根子。我们必须承认儿童是有学习差异的,但是教育考试并不是要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儿童具有共同的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使个体得到各不相同的发展。上世纪30年代以来。杜威、泰勒、布罗姆提倡评价取代测验。布罗姆提出将评价分

2、为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之前进行通过查阅学生的履历、相关成绩记录摸底测验等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分析。为教学设计提供相关依据。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通过课堂提问、家庭作业或单元小测验等,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终结性评价: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进行对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做出评价。 学习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教师感受幸福。在课堂层面上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个别性评价。 二、评价标准:评价的标准必须是统一的公开的课操作的。教学评价不是依据教材进行而是依据课程

3、标准进行的。关键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应该到哪儿、在哪儿、和位置与目标的差距。 三、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为综合素质的评价。1、着眼全面关注特长。2、依据事实,重在知道,引导学生多方面,合理的自评真是的进行互评。3、客观记录,公示审核。4、谁用谁评价,公平公正。因为生源学校与学生厉害关系高度一致。所以倡议谁用谁评价更合理。 四、评价方式:评价的方式纸笔测验、表现评价和成长档案袋。纸笔评价也就是书面考试。优点是规模大、效能高、稳定性好机会均等可复查可比较。一次测验可以是全班或者是全校一次甚至是全国一起的考试规模可大可小。阅卷过程效率也相对高。稳定好机会均等是说测试者面对同样的试题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也能让每个测试者具有好的比较性。而且卷子在学生手里可以进行反复的反思。缺点是容量有限时间有限。对于教师来说编制好每次的测试卷子十分的重要。要多方面的考虑因素试题难易得当时间使用合理技能对基础知识起到巩固和检测的作用又能给有能力的学生已拔高的机会,既要鼓励又要有所警示。表现评价就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是一对一,多对一或者是情景评价。缺点是标准不统一。 现代教育的评价是为了学习的评价一切的评价手段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当下以及以后的学习和全面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