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089250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摘 要 本研究主要采用情境法,考察了60名5780个月的幼儿对常见的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研究发现,幼儿主要依据事物的具体实例、可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掌握概念,并表现出了一定的年龄差异,但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加强教育的质量与频率,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与年龄特征,并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认知水平与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关键词 幼儿;概念认知;心理健康一、问题提出近年来,在少年儿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不安。一些专家调查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无一例外地与少年儿童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因此,分析造成少年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

2、和寻求有效的对策,已成为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问题。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儿童教育的主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可见健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孤立片面的看待孩子的成长教育,只能是镜月水花。试想一个心理灰暗的孩子,即使他智商再高,你能保证他日后定能成材吗?不能。而对一个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有正义感、责任心的孩子,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研究方法在汇南幼儿园选择两个不同年龄段的班级:中班A,大班B。中班

3、(57个月68个月)和大班(69个月80个月)两个年龄段中各抽取幼儿30名,其中男女各半,共抽取幼儿60名。由研究人员根据做游戏情境的方式-老鹰抓小鸡,通过游戏了解幼儿对心理健康相关概念认识的基本情况。情境提纲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幼儿通过游戏对相关概念下定义,第二部分是了解幼儿对概念原因的解释。由此汇总了“高兴”、“难过”、“害怕”、“ 勇敢”“健康”五个常见概念。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幼儿对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1幼儿对“高兴”概念的认知。60名幼儿中,进行原因描述高兴(如老鹰抓住小鸡等)有8个;通过老师的引导:涉及高兴的直观特征(如“高兴就是喜悦”)的有50人;描述重要属性(如“高

4、兴就是开心”)的有8人,描述实际功用(如“高兴的人是健康的”“高兴对身体好”)的有2人。2幼儿对“难过”概念的认知。60名幼儿中,进行原因描述(小鸡队伍中的冲突、小鸡与母鸡的分离,导致自己被老鹰所抓)的有30人;通过老师的引导:进行结果描述(如“总是生气会变老”)的有2人,涉及直观特征(如“气嘟嘟的” “心情不好”“很难过”)的有28人。3幼儿对“害怕”概念的认知。60名幼儿中,进行原因描述(害怕被老鹰抓住)的有30人;通过老师的引导:涉及直观特征(如包括害怕某些人或物,如真实的动物、虚幻的东西、陌生人或坏人、笼统事物等;害怕某些周围环境事物,如独自一人、恐怖片、受到某些伤害、一些自然现象、危

5、险情境、陌生情境、噩梦;害怕多种事物或情境等)的有30人;描述重要属性(如“害怕就是很胆小”)35人。4幼儿对“勇敢”概念的认知。60名幼儿中,进行原因描述(母鸡保护小鸡)的有30人,进行结果描述的有13人;通过老师引导:涉及直观特征(如“看到坏蛋就打电话给警察,让警察抓坏人”)的有2人;描述重要属性(“不怕危险”“很坚强”“有胆量”)的有36人。5、幼儿对“健康”概念的认知。通过“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60名幼儿中,进行措施描述(没有被老鹰抓住的小鸡是健康小鸡,要成健康就需要进行体育锻炼、饮食营养,日常行为要健康等)的有20人;通过老师的引导:进行结果描述(如“不健康老是会生病”“健康不会死

6、”)、涉及健康的直观特征(如“健康不会咳嗽”“不用到医院去打针吊水”)的有30人;描述健康之重要属性(包括生理与心理健康,如“健康能够提高抵抗力”)的有10人。(二)对幼儿健康认知情况的比较分析从上述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对不同心理健康概念的认知以“原因描述”和“具体举例”为主要形式,如在对“健康”“高兴”“难过”“ 害怕”4个概念下定义时采用“原因描述”形式的人数高100,可见儿童早期对情绪的理解往往与具体事件相关联,幼儿比较清楚自己高兴、难过或害怕的原因。此外,对“高兴”“难过”这2个概念,幼儿倾向于通过动作、表情和形象的语言描述其直观特征。可见,儿童早期对情绪的一般外部表现已经相当熟悉

7、。幼儿对“勇敢”概念的认识主要采取“具体举例”的方式。 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成长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环境和教育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儿童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儿童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健康的心理,儿童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境地的儿童,不但不能健康成长,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变态、人格不健全、人性扭曲等不良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加强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必要的紧迫的任务。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应能取代父母,对幼儿表现出兴趣和关心,和幼儿的关系应是朋友关系,使学校的生活

8、更具吸引力。鱼戏莲叶间,莲叶何田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做为老师,我们不能做蜻蜓,蜻蜓只会识香赏花,我们要做蜜蜂,因为小荷现在需要的是传花授粉。这一关过好了,才有日后的莲蓬实子,泥底藕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它是人生长、发育、的温床,又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场所。家庭的地位、家庭的气质、家长的教育思想、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幼年受于家庭的教训,虽微薄细致,往往终身而不忘。”家长是儿童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后备力量,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健康心理的养成也不例外。幼儿对

9、心理健康概念的认知和原因的解释很多都来源于家长,如问幼儿“为什么会害怕?”有幼儿回答说“爸爸生气了,要打我很害怕”。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使孩子对父母一直有一个好印象,父母在孩子面前尽可能表现出优秀的行为,使孩子永远对父母充满信心,永远将父母看作是最为可靠和信赖的人;其次,当今是个信息化的世界,作为父母要紧跟时代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科学育儿方法,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培养;另外,家长也要有个健康的心理,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为孩子做出榜样,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心理和自信心,这必将使孩子收益无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环境影响人的一般表述。由于幼儿年纪小,可塑性大,他们的心理发展很容易受到外环境的影响。家长应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耐心地进行随机教育。教师应充分调动儿童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共同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水平,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参考文献: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2李生兰,学前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JH弗拉维尔等认知发展。邓赐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2:84顾荣芳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应然与实然之差异.学前教育研 究,2007,(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