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3篇).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08807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3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一、在_年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行政人事管理1、完善制度,狠抓落实。_上半年完成公司各项制度的修订、整理、汇总工作,并在实际执行中不断完善。2、把人才管理看作战略支持,抓好_年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工作。_年第一季度完成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前期沟通、磋商,达成共识,通知下发各部门。第二三季度着手对后选人进入考核,本年度争取将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制度化。3、“以人为本,尊严至上”,加强员工关系管理加强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每半年度进行一次劳动合同普查工作,避免漏签、延期现象,同时对问题员工及时解决。认真落实社会统筹保险工作:将办理养老、医疗统筹保险工作与季度考核工作紧密

2、结合,把这项福利作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一种措施,并进行详细建帐。每季度组织一次员工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提高员工凝聚力。认真落实各项福利措施:_年福利措施制度化,狠抓落实。规划好员工的职业生涯:以工程部为例,尝试对转正员工进行分级,拓宽员工晋升渠道。一季度开始准备,二季度实施。保持与公司每一位员工的沟通交流:通过员工活动、生日活动、转正谈话等正式与非正式沟通,与每位员工保持交流,了解员工所思所想。二、完成招聘工作,提高招聘质量。1、招聘与筛选工作:拓宽招聘渠道,广开思路,配合公司业务发展,完成招聘任务。2、录用与评估工作:在录用方面加强对应聘后选人的资格审查工作,包括证件

3、验审,背景调查等,确保为公司录用合格人才。3、试用期:与试用期员工每月谈话一次,随时向主管了解新员工的工作情况及适应性。对主管以上级别的试用期员工转正采用评制,即当事人述职,各部门负责人提问,公司领导评审。(根据现有的工作情况和人员不足的的情况下,需要和其它工作相应调整)三、调整、规范培训工作1、加强新员工入职培训:修订新员工培训手册_上半年完成。进一步提高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指导用人部门派专人协助完成新员工的职前培训。如带领新员工参观熟悉部门,把新员介绍给部门同事及主要人员,解释部门工作内容等,指导、协助部门组织联谊活动,培养新老员工之间的亲切感受,加强团结合作,相互协助精神。2、各部门业务

4、培训工作加强落实:逐渐加大各部门负责人培训责任,每季度初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明确各部门培训需求,根据培训需求指导、协助各部门落实各项培训。每季度对各部门培训工作进行一次评估。3、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岗培训:对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指定专人进行“帮带培训”。4、尝试编写符合公司相关部门工作特点的培训教材,逐渐形成具公司特色的培训体系。5、鼓励员工自学:倡导人人学习、人人追求进步的良好风气。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二)1、根据公司新的体制设置及人员定编,抽调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到工业园工作,使技改项目投运后,能够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2、根据公司各部门、单位人员岗位定编、缺编

5、情况,随时作好调配工作。及时、准确下达人事调令和人事指令,力争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佳合理配置。二、劳动合同管理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及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本年度重点做好-年_月_日_人劳动合同到期员工的续订工作。针对本次续签工作,在今年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运作新的管理办法,对生产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拟采用中期(_年)、短期(_年)合同,对部分人员采取不再续签合同的管理办法。三、人事考核评价为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正确把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况,建立公司正常、合理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员工的奖惩、晋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人

6、事评价制度,进行人事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在岗试用、待岗培训或转岗,以保证员工队伍的高效率、高素质,工作计划人事工作计划范文。四、奖惩管理结合公司实际,对在生产、科研、劳动、经营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分别给予奖励。对有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情况的员工,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五、人才储备工作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直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获得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拟在-年招聘应届

7、大学本科生_名左右,专业主要有:热能与动力专业_人,电气专业_人,化学专业_人。六、员工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证年审工作:随着对人才资源的进一步重视,职称评定等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与重视。1、做好-年度公司员工申报职称工作的办理,重点做好申报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的手续办理。2、做好公司员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审与办理工作。按照劳动部门要求,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年审工作,同时根据实际适时做好职业资格证的申报及办理。七、其他人事管理工作:1、做好员工季度劳保及劳动用品发放及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员工劳保用品的补充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2、做好员工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性、齐全性、保密性

8、;3、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办理员工的辞职、辞退、除名、开除退厂手续。严格退职手续的办理,做好退职员工钱、财、物的交接监督,不留后遗症。2023年公司人事工作计划安排参考范文(三)一、加强制度建设,为人事人才工作提供制度保障1、建立目标管理制度体系,编制院(部)、部门年度目标任务书,修订完善院(部)年度综合考核办法。2、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调研起草第四轮处科级机构设置及处科级干部岗位职数调整方案。3、调研起草各类岗位分类考核、教辅岗位分类设置、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用等实施办法。4、根据国家和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调研起草学校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5、在现有编制

9、和岗位职数内,积极探索适合我校职称评聘改革的相关制度。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认真落实今年年人才引进计划,刚柔相济,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积极主动做好进人考核、签订聘用协议以及报到接待、安置等服务工作;做好,明年年人才引进计划及人才引进政策的编制工作。2、科学编制并落实教职工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学历深造、专业培训、国内(外)访学与交流等形式,切实提升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3、认真实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意见,做好新进教师导师制的考核管理、新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4、继续做好中青年教师挂职锻炼、专业技能培训

10、、职业资格证书资助等工作,丰富应用型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发展内涵,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5、做好“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实践教学、应用型横向合作项目、挂职等多渠道多形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组织开展第三批“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6、组织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做好正、副教授等评议推荐及讲师评审工作,为教职工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信息及专业咨询;组织开展试用期满人员定岗定级,以及校聘副高、中职的评聘工作。7、做好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人才项目组织申报工作,组织开展第二批校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的评选工作。8、认真落实本科教学评建整改任务,对照评建整改内容,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做好外

11、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三、强化岗位管理,稳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1、推行目标管理。为适应校院两级管理和工作重心下移的需要,认真做好院(部)、部门年度目标管理的考核工作。2、做好第四轮处科级机构设置及处科级干部岗位职数调整方案的实施工作,组织开展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用、各类岗位分类考核、教辅岗位分类设置等工作。3、按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全面启动我校绩效工资制度,认真落实我校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4、认真做好教职工(包括合同制聘用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组织开展人事代理和合同制聘用人员的聘期考核及续聘等工作,做好各类人员调配、轮岗、辞职等手续办理工作。5、做好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工资、津(补)贴及相关福利的审核发放,规范校本部合同制人员的聘用、工资福利及档案管理,认真办理拟退休人员的退休手续、做好退休工资的审核报批等工作。四、其他工作1、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适时启动我校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做好人事处网站建设工作;做好全校人事人才、师资队伍、工资福利等信息的统计与上报,数据库采集,法人年检等工作。2、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按照国家一级干部人事档案室建设目标和标准,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室的软硬件建设;做好各类人员档案的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