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4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086932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课标要求1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环境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查阅地图,说出三江源的位置特点;结合景观图,描述三江源的自然特征。2说出三江源是哪些大河的发源地,理解“中华水塔”的涵义。3了解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知道保护三江

2、源的重要措施。【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描绘,确定三江源的位置;通过判读地形图,归纳三江源的地形特征;通过景观图,感受三江源独特的自然环境。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成为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通过资料判断河流源头。3列举实例,说明三江源面临的生态危机,通过讨论了解其对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教学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

3、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印象三江源播放歌曲故乡的三江源,展示三江源地区的景观图片。直观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吉祥的山沟里/吉祥的山沟里/神鸟布谷在歌唱/雄伟的山顶上/金色的太阳升起/故乡三江源头/故乡三江源头/生活幸福美满设计意图: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三江源的自然环境。【新课学习】(一)走进三江源位置范围1情景创设:展示图片“高寒地貌、高原湿地、高原生态”,学生观察,推测这些图片来源于哪个地区。2我们去哪里?(1)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三江源地区,结合地图,你能

4、猜出为什么叫这个名称吗?有哪“三江”?“源”说明什么问题?(2)结合地图确定三江源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3)描述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3师生总结:对积极读图、析图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设计意图】落实课标关于“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的要求。利用动画演示,引导学生判读三江源地区的经纬度位置,描绘三江源地区的轮廓,进而说出其在中国、青藏地区、青海省等不同尺度区域内的位置特点。承转: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发现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冰川耸立、湖泊星罗、沼泽密布,给人一种水乡泽国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品味雪国水,透视三江源。(二)透视三江源“中华水塔”1阶梯位置:展示

5、地形图,描述三江源地区所在的阶梯,猜测这种特征对河流的影响。2形象类比:生活中,水塔是建在高处的储水池,利用落差实现自动供水;而三江源地区矗立在高峻的青藏高原上,类似于“水塔”源源不断地通过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输水管道”向下游送水。3数说美称:(1)读数据,说出三江源地区输出水量占各条河流输水总量的比重是多少。通过数据说出“中华水塔”美称的由来。(2)数据对比,说出三江源地区水源对哪条河流的影响更大?简要分析原因。4梳理结论:关键词整理储水池、输水管道。应知道指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三)探秘三江源追根溯源1问题提出:三江源地区为什么会成为许多大河的源头?2探寻过程:合作探究,分别说出三江源地区

6、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3揭秘水“源”:三江源地区既然被称为水塔,就要有水源。但刚才的分析显示本地区降水不丰富,为什么却成为大河之源呢?水源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分析地形、气候、河流间的关系。(1)结合示意图,描述海拔高气温低(高寒)雪山广布冰库融化地势不平湖泊沼泽较多。(2)明确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哪里?湖泊和沼泽的功能有哪些?【设计意图】落实“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条课程标准,通过认识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了解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因素的特点,分析这些自然因素是怎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四)分组活动大河探源1图行天下看源头:提供三江源头水系图,设置问题

7、:散乱的源头水系图上,哪条才是真正的发源地?分组选任务。2黄河源头在哪里?确定河流源头的划分原则:河流唯远,综合流域面积和流量。描画两条河流,一是为了定位,二是通过提供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确定源头。3考察长江方案多:本活动是对探源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在测量河流长度时,注意选好起点,用细线重合法化曲为直,借助比例尺量算各支流长度,进而对比长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4正本清源澜沧江:通过实例说明河流唯远的原则在实际定源中的运用。【设计意图】本活动围绕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设置问题情境,体验科学家是如何确定河流源头的,从中感受科学方法、探究精神的教育。特别是不同时期源头的变化,突出了科考资料在科研中的作用。(五)大美三江源自主学习:找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意义,说出三江源地区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理解生态屏障的涵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等生态功能。1通过数字及图片,就海拨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我国重要的涵养水源等问题展开讨论,理解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列举实例,说出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分析产生的原因,说出自然和人文原因间的关系,提出具体措施。3理解自然保护区设立过程和意义。(六)畅谈收获,感悟提升(结构化和思想式板书展示,老师上课时也可以自己创造有特色的板书)精选do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