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083843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6年6月16日前 言为了帮助读者全面系统理解、准确把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及逻辑关系,加快推进全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省安监局组织编制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供各企业及全省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关人员参考使用。手册中界定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相关概念,解释了其内涵及相关逻辑关系,其中,对法律、法规及标准中已经明确定义的,直接进行了引用;对法律、法规及标准中未明确的,依据国家、省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具体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定

2、义。由于两个体系建设属于创新性工作,可供借鉴的研究理论、实践经验较少,在手册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准确、不全面的表述,欢迎同志们提出批评指正,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及时向我们反映。随着全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省安监局将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内容。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6年6月16日目 录一、什么是风险?.1二、什么是危险源?.1三、什么是风险点?.1四、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五、什么是风险辨识?.2六、什么是风险评价?.2七、什么是风险分级?.2八、风险一般分为几级?.3九、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3十、什么是风险控制措施?.4十一、什么是风险信息?.4十二、风险分级管控的

3、基本程序是什么?.5十三、什么是重大危险源?.6十四、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有哪些?.6十五、什么是隐患?.8十六、什么是隐患排查?.8十七、隐患一般分几级?.8十八、什么是隐患治理?.9十九、什么是隐患信息?.9二十、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9二十一、风险、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10二十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逻辑关系是什么?. 11二十三、两个体系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之间关系是什么?.12二十四、新修订的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哪些规定?.12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一、什么是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

4、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二、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5、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是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引自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三、什么是风险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

6、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四、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首先,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即讨论风险必然是涉及哪类或哪个危险源的风险,没有危险源,风险则无从谈起。其次,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五、什么是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

7、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引自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六、什么是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引自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七、什么是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八、风险一般分为几级?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的分级不完全一致,我省拟对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对采用5级分级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建立

8、级别对应关系(例如,将风险最低的两级都定为“蓝色”级别),以适应评价和管理的要求。九、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蓝色风险:可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

9、记录。4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

10、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橙色风险:2 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对于该级别及以上的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红色风险:1 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对于该级别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十、什么是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

11、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4)经济合理性。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3)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十一、什么是风险信息?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即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十二、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程序是什么?从总体上讲,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