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课堂小结复习课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08374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进行课堂小结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进行课堂小结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进行课堂小结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进行课堂小结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进行课堂小结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进行课堂小结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进行课堂小结复习课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进行课堂小结如何创建高效课堂”系列活动发言稿让课堂小节更高效课堂小结虽然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但其却是课 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巧妙的课堂小结为一堂课是否精彩 留下悬念,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数 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引入很重视,因为它为一堂课是 否成功埋下伏笔,更因为好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 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很重视,因为它们 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一堂好课最出彩的地方;第三教师对课堂练 习的设计很重视,因为它是发现问题,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方 面;也许课堂中应该重视的内容太多,轮到课堂小结的时候,往往

2、已是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或已经敲响了,只好草草收兵,不了了 之。我把近两年听过的课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大多数教师最后的课 堂小结都差不多问的是: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这样 的小结虽然改变了原来由老师的一手包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 新课程理念。这样的小结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把时间恰当地留给学 生进行归纳梳理,也是很好的课堂小结。然而事实情况如何呢?虽 然学生能说出各个知识点,却很少能把知识点展开,更别说高度的 梳理和概括了,结果课堂小结就成了学生简单总结知识点的过场 戏。这样的课堂小结既反映了教师只重该环节的形式而忽视其实效 性,也反映了目前课堂小结的形式单一。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 样的

3、课堂小结呢?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一、融为一体知识梳理式总结。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 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 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 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梳理知识可以采用四种不同的方式:1、阅读式:例如“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我们使用的人教实验版 教材上没有直接给出公式,可在课的结束时安排适当的时间给学生 看看课本,看看自己的所思所想与教材是否相同,并在书上把公式 填写完整。2、问题式:师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

4、将课堂上的所学知 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结构。如在学习“梯形的认识”以后,我们 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1)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2)什么 是梯形的底边(上底、下底)、腰和高?(3)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有 什么区别和联系?3、口诀式: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口诀让学生朗读、记忆 的总结方法。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帮 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 补0莫忘记,上下点点要对齐。”4、图表式:用图表或列表的方法归纳总结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 示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整理复习“质数与合数”这一 单元时,概念非常多,应建立一个知识整体,通过这样

5、的串联,理 顺了思维的程序,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了原有结构,使学 生学会了整理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发展 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二、妙趣横生趣味性总结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 的兴趣。”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 味,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在课的结束可以把这个特点结合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有教师在教 学“2、3、3 的倍数”时,当下课铃快响的十几秒钟内,从容地面 对学生,黑板上写了个“2”,请学号是2 的倍数的学生先离开,再 写 3 和 5 让学号是 3 和 5 的倍数的学生离开,最后再

6、问:“我出哪 个数,大家都可以走呢?”学生略加思考,异口同声地说“1”,余 下的学生也在铃声中欢天喜地地离开教室。又如在教学奇数和偶数 这课时,我让一位学生两手共握 15 枚硬币,然后让他把左手硬币数 乘以 2,右手硬币数乘以3,再把所得结果之和是奇是偶告诉我,我 立即说出哪手硬币数是偶数。更换助手,再做几次。最后请同学们 思考:老师为什么能够准确地猜出来呢? 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 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 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三、埋下伏笔悬念性总结。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趣。数学课的总 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

7、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 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 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 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 男生 26人,女生 24 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 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1)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 几?(2)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 几?(4)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5)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 几?(6)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1)、(2)两问,让学生口头列 式教师板书;(3)、(4)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

8、集体订正;对(5)、(6) 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 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又如,在教学“约分”这节课中,师生在总结约分方法的同时,教 师可以指出: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不仅可以使分数化简,也可以 使几个分数都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这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内容。 在教学“通分”做总结时,可以向学生指出:通分不仅可以用于比 较分数的大小,更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这样的课堂总结,不仅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而且为课后的 思考和以后的学习作一些必要的铺垫,使学生产生“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9、的学习心理。四、循循善诱启发性总结。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 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 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教学分 解质因数,教师在总结时问:“谁能说出一个质数来?”“谁能说出 一个质因数来?”(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仅有几名学生反问:“要 我们找哪个合数的质因数呢?”)教师立即说:“你们问得很好,质 因数是对某一个合数而言的,不可能单独地说2 是质因数、3 是质 因数、质因数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它是某一个合数的因 数;(2)它本身又是质数。”我们说教无定法,对于数学课的结尾方法可说多种多样、各有 千秋。当然,数学课的总结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方法,以上几种总 结的方法也不是孤立地单独去使用,往往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总之,数学课堂总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 教学环节,数学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周密思考,精心地设计一 个精彩的结尾,我想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保持持久的学 习兴趣,而且能取得“课虽终、趣未尽、思不止”的极佳教学效 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