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079218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学生安全无小事”,这是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全体教职工共同的安全理念,正是坚持着这一理念,这些年来,我校以责任促意识,以教育促防护,以活动促健康,以管理促平安,真真正正地将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始终坚持了学校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率,做到了创一所平安校园,保学生一方乐土。(一)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重在防范。1、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学生安全,责重如山”,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的教育,我校全体师生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牢固树立了“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坚持对安全工作做到一丝不苟,绝不马虎。每个学期都坚持做到安全“五个一”:每学期第一个班子会,就是对本学期学校安全工作进

2、行总体部署;教师开课第一节,首先就要向学生进行安全常规教育;每周第一个早晨,学校领导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巡视,检查有无安全隐患;每一周教师例会,必讲安全,并要求所有班主任到教室进行安全大检查;每周第一次晨会首先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通过这种形式,将全体师生的意识都统一到“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来。2、加强硬件投入,夯实创建基础。07年以来,我校围绕“平安校园”的创建,累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自投资金近27万元,进行了一系列的硬件设施建设。1、2007年暑期我校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3万元,将属于D级危房的食堂新建成标准化餐厅,即消除了安全隐患,又解决了师生就餐难。2、2007年秋季学校又投入2万元,更换

3、了锅炉及相关设施,同时每年投入1000元用于锅炉等设施的检测和检修,保证其使用安全。3、鉴于学校用电线路严重老化,08年春学校又投入6000多元,彻底更换了学校的全部用电线路,目前已全部完工。4、07年秋季以来共计投入3000多元,对学校围墙进行加固,危险地带进行拆除重建,去冬雪灾中我校未出现安全事故。5、今春我又投入10000多元,在校门口设大型警示牌一个,电子监控录像设备4个。配置防盗安全门3处、灭火器8个,各楼层标识、安全出口指示一律配齐。通过这些硬件投入,我校从各个方面夯实了“平安校园”创建的基础。 3、多途并举,强化教育,提高师生防护能力。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护应急能力是安全工作的关键

4、。我们从师生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安全教育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a、以少先队阵地为依托,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1)是通过主题班队会、宣传栏、广播站的播音和远教设备中的录像放映,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护能力;(2)是通过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来推进安全教育工作。如每学期两次师生紧急疏散演练、一次组织师生现场演练消防器材等,今春疏散演练已于4月8日进行。(3)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预防教育,使师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突发事件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四是做好春秋两季传染病防治的宣传。通过讲座、测试、知识问答等形式将普及安全卫生知识,

5、确保学校无疫情,今春共举行讲座2次,学生测试1次,学校、班级出板报8块。b、开拓课堂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一是每周一节生存教育课, 让学生在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存与自救的能力。二是切实加强学科渗透。特别是课堂中与各学科相关的一些安全教育内容,都要求教师适时适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c、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一)是充分发挥法制校长的作用,每学期2次法制教育和禁毒、反邪教等教育讲座。(二)是学校建起了心理咨询室,配齐了心理咨询教师,挂起了悄悄话信箱。目前每学期接待学生在达百多人次,帮助他们解决了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疑虑。d、深入开展阳光一小时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学

6、校组建体育队、文艺队、鼓号队3支队伍,各班级组织体育活动小组,每位学生配备23件体育器材,每天开展活动,如:跳绳、踢毽子、乒乓球、象棋、跳棋等。全校大兴体育锻炼之风,全员参与,人人有器材,班班有项目,学校有比赛,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体质这个根本目标。e、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安全教育的警觉性。学校一是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县级培训,去秋1人参加县消防知识培训。二是积极组织老师学习各级安全工作的文件、要求,使教师明确安全工作该做哪些事情,作哪些防范,不该作哪些事,该怎样防范。特别是各级下发的安全规章和制度等。4、完善制度,健全安全工作常规。做好安全工作,制度是前提。我校始终十分注重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7、的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先后完善了一系列切实可行、效果显著的安全工作制度和措施,对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午间休息学生的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且严格监督落实,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逐步提高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程度,逐步完善安全工作常规。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制。我校成立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岗双责”,学校领导既要做好分管的业务工作,又要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二)是落实安全责任制。学校与每位教职工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实行包保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三)是完善了安全工作会议制度。

8、学校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安全工作,通报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使之形成一种经常性的制度。做好安全工作会议记录,详细记录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与会人员等情况。(四)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新修订的制度共八类,包括:班级日常安全管理、学科教学安全管理等八种,从各个方面规范了师生涉及安全的活动准则,保证了各个涉及安全问题的时间、地点均有教师值日,如打开水、洗澡等,确保安全无空白。五是健全安全工作“三员”责任制。学校安全工作“三员”责任人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排查经常化、监督得力化、报告及时化,做到有事早上报,无事报平安。若逾期不报出现一切后果由相关责任人负责。六是落实责任

9、追究制度。对疏于职守,思想不重视,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缓报、瞒报和漏报工作实情的,从而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都进行严肃查处。5、细化措施,日常预防,突出学生安全管理。安全重在预防,日常是关键。我校将班级安全管理做为学生日常安全预防的重点,从“细、小、实”入手,卓有成效。(1)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摸底,以班为单位建立了学生个人健康档案。对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涉及留守、单亲等类别学生进行归类。同时建立问题学生转化登记表和记载表,实行包保责任制。从源头上遏制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2)完善师生课前、寝前点名制度。无论正常上课还是自习,都有带班老师,带班老师必须课前按时到

10、位,清点人数。管寝室教师在学生就寝前清点人数。无论上课还是就寝,一旦发现有学生无故不到,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及时与家长联系,迅速查明学生去向,妥善处理。(3)建立晨检制度,完善病因追查记载。每天早晨各班坚持对每位学生进行晨检,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或送医院就治,并进行病因记载。(4)加强课间管理。课间、中午及晚自修前由值日教师到各班巡视,杜绝学生在课余时间滋生事端。 (5)加强大门管理,严格门卫制度。在杜绝闲杂人员入内的同时,强调走读生进入校园必须佩戴学生证,每天早中晚学校值日教师和门卫在校门口进行检查。 (6)班级教育经常化。如开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经常性的进行交通安全常识讲

11、座,教育全体师生注意交通安全等等。 (7)定期联系家长,齐抓共管。全校356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学校和班主任均有留存,和家长定期联系制度确立后,联系时既通报学生家长学生在校的表现,又提醒家长注意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严防事故的发生。 6、严把后勤关,食品、商品卫生安全。后勤是学生安全的一个重要关口,为了确保师生食用的入中食品卫生安全,我校坚持学生食用的粮、油由中心学校服务中心统一派送,证件齐全。食用菜由学校专人定点采购,食用前流水洗菜,确保安全无误。所购的定型包装食品做到有三期,厂址、厂名、检验报告,无“三无”食品,储存食品做到了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加工工具做到了经常保持清洁

12、,无毒,定位存放,没有出售剩菜、剩饭或腐烂变质的过期食品,没有使用未经消毒和不合格的餐具,食堂用水及师生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用水卫生标准,使用的洗涤精、消毒液对人体无害、安全。 同时,四名后勤工作人员均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个人穿戴清洁、卫生,坚持对直接入口食品做到使用销售工具,无留长发和长指甲的现象,所有工作人员能做到不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吸烟。(二)强化政府职责、努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普及程度。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促进个体在早期的全面健康发展,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促进

13、教育和社会公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同时,国际经验表明,科学的学前教育能有效改善不利儿童的教育和发展环境,提高学业完成率、就业率和减少特殊教育需求,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公平,对国家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具有长期而巨大的影响。1、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建设。要明确和妥善解决幼儿教师的身份、编制问题,依法落实我国幼儿教师应有的教师地位和待遇,使之享有和中小学教师同等的法律身份、地位和待遇,以增强幼儿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队伍稳定性。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制度和职称晋升制度,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培训权利。2、千方百计抓好幼儿学生入学,提高普及程

14、度。为确保“学前生”普及程度达标,学校与教师签订责任状,实行责任制,即: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科任老师包人,横到边,纵到底,纵横交错,不留漏洞,并将工作绩效与年底考核挂钩,强化目标责任制。由于措施具体,责任到位,广大教师认识到责任重大,他们翻山梁、爬陡坡、淌溪水,深入千家万户,发动学前生上学。3、加大了宣传力度。为了普及学前教育,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每年“三九”的教育宣传月,充分利用贴标语、拉横幅、办专栏、召开会议、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家喻户晓, 今春我校办宣传专刊3期,黑板报5块,横幅8幅,大标语40条,小标语50条,广播宣传10次,彩

15、旗12面,浓烈的宣传氛围赢得社会好评。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三)在安全工作和学前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安全工作:1、学生寝室的床铺因年久经常出现破损和断裂,虽然近期又对学生寝室的床铺进行了一次维修,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管时间不长。2、沼气池的过滤口高于学生厕所的便池的排泄口,导致便池经常溢满,学生不能入厕。学生厕所问题学校无力解决,请求支援解决。3、校园现存两栋(共16间)D级危房,教职工住宿楼的东面出现裂缝,二楼的主梁开裂情况比较严重。学前教育:国家需要研究制定加快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学前教育。有必要设立“国家中西部

16、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财政投入、政府办园、公办教师为主,大力推进中西部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争取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同时充分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引领和带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有关建议。1、安全工作要切实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只有通过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和解决问题。学校坚持做到安全检查“二结合”:定期与突击相结合、班级自查与学校排查相结合,切实加强排查和监督力度,以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每学期,学校需组织了2次安全工作专项检查,每次检查的范围涉及学校每个角落;包括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决不拖拉。2、政府主导责任要明确、落实。如果政府对学前教育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不明确,对学前教育缺乏高位、有效的规划,财政投入过低,教师身份、编制和待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导致具有较高质量的普及学前教育资源越来越少,“入园难”和“入园贵”矛盾日益凸显。 总之“学生安全、责重如山”,安全容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