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07908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文明,一种道德自律,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这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 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形成的文明之光,灿烂耀眼,源远流长。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共处的平等,它能使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幸福生活得到保证。更能使我们国家和集体的公序良俗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进而使我们生活的周围变成一个欢声笑语、鸟语花香的“大

2、花园”,在这样的大花园里,每天都会呈现一幅幅美好感动的画面,一幕幕“微笑,团结,礼让,仁爱”的美丽场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礼仪文明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文明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人生百态,世间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人与人的思维意识也是参差不齐,各具特点。尽管一直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可是我们生存中的各个角落,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文明行为:“随地扔垃圾,公众场合抽烟,言语粗浅,行为随便,不按规定排队乘车,生活铺张浪费、制造噪音深夜扰民等等”,试想如果那些不文明行为一直延伸下去,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形象,还会影响到我们生存的集体,严重的,更会使我们的周围戾气泛滥,百害而无一利

3、。 礼记有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要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观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做到真诚学习提高,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习惯和修养就培养起来了。而要真正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首先就要对文明的高尚性和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以足够的诚意让“文明点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约束力与自己的行为意识相溶,在努力进取中培养自己的文化教养和道德素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文明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重在细微处入手。平日里,我们与人为善,学会换位

4、思维,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以其坏习惯的微小而为之,那怕扔一个纸片,说一句脏话,折一枝花草。更不能以其善行的微小而不为,为小善而至千里,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正其身,慎其行,一声谢谢,一个微笑,一次搀扶,一句问候就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传递温暖于千里,随手捡起的一片香蕉皮,可能使过路的人免于受到摔倒的危险,随手捡起一个烟头,就可以使环卫工人少一点辛苦,这是举手之劳,却也是一份免于他人受苦的善念。 养成文明的习惯,要着眼于细节,衣着得体,谈吐儒雅,文明礼貌。还要注重心灵素养,宽厚仁慈,心怀感恩,尊重他人,传递爱心。犹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一名年轻人因汽车抛锚

5、被困在郊外。正在他焦急无助的时候,偶遇一位中年男子正巧经过,见此情景,男子二话没说,便就近找了家具等帮他把车拉到镇上,年轻人拿出钞票对中年男子表示感谢,中年人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整理为word格式“我不要钱,只要你一个承诺,你要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尽力帮助他人”,在后来的日子,年青人主动去帮助了很多人,并且从来不忘向他人转述那句同样的话。许多年后,年轻人又因一次意外被困在了孤岛上,一个少年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他感谢那位少年,少年也对他说着同样的话:“我不要你的感谢,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尽力去帮助他人,传递爱心”,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强大的暖流,原来传递的力量如此这般大,我做的所有好事最终都会

6、回报在自己的身上。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即是个人素养修炼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企业稳步发展的关键前提。在平日的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勤俭节约,正直善良;在家里我们敬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关爱兄弟姐妹;在单位我们自觉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忠于职守,团结同事;在社会我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自觉保护环境。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关注身边好人,挖掘好人,鼓励好人,帮助好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真正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生存的集体、社会营造一个“人人要文明,人人讲文明“的良好风气。(三原县供电分公司 崔雅)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