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07296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凤台四中专业性有效教学设计方案学 科历史课 题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时 间主讲教师教学课时1课时课 型常态课教学目标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重点:如何让学生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有效导入 导入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导入方式:情境式导入导入内容: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

2、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有效精讲精讲目标:通过精讲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突破难点。精讲方式: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精讲内容:(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2)学生阅读课本P7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3、(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有效精练精练目标:通过精练

4、使学生达到对重、难点的掌握和突破。精练方式:学生先做,然后老师针对错误多的进行讲互动式讲解。精练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福州)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2(2011年芜湖)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的文化遗址时,提到“黄河流域”、“粟”、“彩陶”。此文化遗址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原始遗址D、半坡原始遗址3(2009年南京)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的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原始遗址D、半坡原始遗址

5、4、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二、列举题1、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2、列举我国处于长江流域的远古人类或原始居民代表两例。3、列举我国处于黄河流域的远古人类或原始居民代表三例。小结与有效作业板书设计: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7千年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2、生活位置: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3、农业:种植水稻。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4、工具:磨制石器 4、工具:磨制石器5、生活:干栏式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5、建筑:半地穴式房屋6、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三、大汶口居民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大汶口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巩固小结(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有效作业:完成“同步练习”第二课教学后记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逐步地去引导学生来解答问题,鼓励学生多讲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