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上海市市情,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06549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情,上海市市情,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国情,上海市市情,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国情,上海市市情,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国情,上海市市情,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国情,上海市市情,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国情,上海市市情,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情,上海市市情,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国情,上海市市情,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一、中国国情 人口:13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目前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目前人口老龄化不久. 地理:位于东南亚,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克什米尔地 区,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家接壤,总面积(不含海洋面积)90多万平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个阶梯,北至漠河,南到曾母暗沙。目前南海的大部分岛屿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强行占领开发。 资源:种类繁多,很全,分布不均,总量很大,居世界前位,但人均占有量少。 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本的人民民主

2、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变。但是,目前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社会进入到多种矛盾的突发期,因此必须更加注意社会和谐建设。 经济:自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不久,持续近年GDP增长率在8%9,在飞速发展的同步,也较好的避免了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济发展进步是又好又快的形势,更大的范畴享有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科技:不管是高尖端科技还是其她方面,中国均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就整体而言,与西方

3、和美国尚有一定距离,并且目前面临多方面的高科技封锁,故中国要想成为科技强国,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军事: 建国60近年来,海陆空诸军兵种实力大大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有了两弹一星,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不久,精减部队,更新武器装备,国防工业面向市场化,全面向现代化军队转变,国防力量今非昔比,国人感到欣慰。21世纪中国军队的发展将进入一种新的阶段。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军费还是差之甚远。 外交:由于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国际活动舞台日益广阔,大国作用日益显现,除了梵蒂冈、多米尼加等20余个很小的国家外,绝大多数与国内建立了外交关系。二、上海市市情 上海市简称“沪”,别称“申”。上海是中国第一大都

4、市,世界第八大都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有超过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上海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上海市中心位于北纬31度3分49.秒,东经121度2分21秒。上海共辖18个区、1个县。全市乡镇级区划数为213个,共有104个街道办事处和06个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记录局)。 全市面积70370平方公里(末,中国省级行政区第3名)。其中土地面积6,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0.2平方公里(,中国都市第2名,次于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记录局)。 全市平均海拔米。大金山为上海

5、境内最高点,海拔1034米。 全市人口8.8万(末,中国省级行政区第5名),人口密度230人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3名)。其中市区人口1453万(,中国都市第1名)。全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304,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10()。 上海市拥有中国6个民族中的5个民族(全国人口普查,无阿昌族、德昂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63%。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约16万(抽样调查)。少数民族重要为回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 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都市。至末,上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迄今仍保存着国内唐、宋、元、明、清以来的若干古迹

6、和富有特色的园林。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老式的都市,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迹。 重要有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孙中山故居、鲁迅故居、周公馆、毛泽东故居等。 2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相继建成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功能性建筑,构成了迷人的都市风景线,同步也成为上海的旅游新景观,向世人展示了上海的新风貌。重要有外滩、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人民广场、金茂大厦、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新天地、上海科技馆。 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平均气温8.5,日照11.6小时,降水量128.毫米。全年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

7、汛期。 水文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称于全市总面积的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重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770米,平均3米,长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经济 上海加快经济构造调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国内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逐渐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都市之一发展。 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亿元,按可

8、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比增长0.%,平均每年增长12.6。 上海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按常住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产总值,199年初次突破000美元,15年跃上美元台阶,19年再上0美元新台阶,至又跨越五个千美元台阶,达到8594美元,相称于世界上中档国家的收入水平。 上海经济增长带来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初期,上海财政收入仅1亿元左右,到已经达到10多亿元。,全市完毕财政收入31.26亿元,比上年增长5.3%,比增长2倍。地方财政收入完毕21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4%,比增长19倍。 上海大力推动产业构造调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实现增长值

9、567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增长.2,平均每年增长1.3%;第三产业实现增长值6223.3亿元,比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2.2。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84731.9,第三产业比重已持续年保持在0以上。 上海固定资产投资构造不断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毕4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电力、交通运送、市政建设等都市基本设施建设投资保持迅速增长,全年完毕投资14663亿元,增长303%。从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1397.7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投资3027亿元,增长13;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779.3亿元,增长1.%;非国有经济投资2618亿元,增长.7%。 农业生产保

10、持稳定。,上海实现农业增长值1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全年完毕农业总产值98亿元,增长.5%。其中,种植业产值126.74亿元,增长1.3。农业现代化有了长足发展。 现代工业 上海工业生产持续迅速增长。,上海实现工业增长值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比增长.7%,平均每年增长4。全年完毕工业总产值2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比增长1.4倍,平均每年增长18.9。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六个工业行业。,六大行业共完毕工业总产值177.29亿元,比上年增长%

11、,占全市的6.%,比提高7.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上海高技术产业完毕工业总产值560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6%。其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完毕工业总产值3489亿元,增长4.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毕工业总产值1810亿元,增长8%。 信息产业 ,上海信息产业实现增长值16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全年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值1038亿元,增长161%;信息产品销售业增长值29.39亿元,增长;信息服务业增长值58.9亿元,增长17.9%。 对外开放 上海口岸功能明显增强。,上海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5

1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比增长27倍。其中,进口1924.29亿美元,增长18.6%;出口3284.8亿美元,增长23.2%。外贸进出口协调迅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2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比增长2.9倍。其中,进口95亿美元,增长2.1;出口1439.2亿美元,增长267%,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公司出口9785亿美元,增长28.8。 上海分别与瑞士的巴赛尔州和德国的汉堡中心区结为和谐都市。至年末,上海已与世界上2个国家的70个都市(省、州、大区、道、府、县或区)结成和谐都市或建立和谐交流关系。,瓦努阿图、越南驻上海领事机构分别开馆。年末在上海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已达62个。 随

13、着上海国际影响力提高来沪设立常驻分支机构外国新闻媒体不断增多。有13家外国新闻媒体在上海新开设分支机构。至年末已有日本、英国、俄罗斯、美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新加坡、泰国、德国、芬兰、瑞士、韩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挪威、丹麦、加拿大等2个国家11家新闻机构在上海设有分社常驻记者108人。 浦东开发 浦东因位于上海的妈妈河黄浦江的东岸而得名。20世纪9年代前,这里曾是大片的农田、渔村,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199年国家实行开发开放浦东战略,19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历经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浦东初步建立起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框架,成为中国改革开

14、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浦东新区面积53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5万人。 浦东新区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功能开发和制度创新,充足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190年,浦东新区增长值仅为60.4亿元,用时间突破1千亿元,之后仅用年时间跨上2千亿台阶。,浦东新区增长值已达2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比19年增长.9倍,平均每年增长8。 浦东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至末,已有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浦东投资了410个项目,吸取外资合同金额达3.3亿美元。在浦东注册的国内各省市办的各类公司1027家,注册资本6852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据抽样调查,,上海都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工薪收入3962元,增长1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23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工资性收入82元,增长84。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原则提高。至末,上海共有72.41万人参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641万人参与失业保险;139.6万人参与小城乡社会保险;279万人参与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18.6万家城乡机关、企事业单位共747.64万人加入城乡职工、自由职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至末,职工最低工资原则提高到70元/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原则提高到32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原则提高到50元/年。 上海都市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