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规范93版节选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05867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规范93版节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程测量规范93版节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程测量规范93版节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程测量规范93版节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程测量规范93版节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规范93版节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规范93版节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节选第四章地形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测图的比例尺根据工程性质、设计阶段和规模大小,可按表4.1.1选用。测图比例尺的选用表4.1.1比例尺用途15000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初步设计等12000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矿山总图管理、城镇详细规划等11000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城镇、工矿总图管理;竣工验收及工业普查等1500注:对于精度要求较低的专用地形图,可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定进行测绘或利用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第4.1.2条地形的类别划分,应根据地面倾角()大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平坦地:3;丘陵地:310;山地:1025;

2、高山地:25。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应按表4.1.2选用。第4.1.3条地形图的图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国家标准图式中没有规定的地物、地貌可自行补充,但应在技术报告书中注明。第4.1.4条地形测量的区域类型,可划分为一般地区、城镇居住区、工矿区和水域。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表4.1.2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表4.1.2地形类别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平坦地0.50.512丘陵地0.5125山地1125高山地1225注:一个测区同一比例尺,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第4.1.5条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位置中误差,应符合表4.1.5的规定。图上地物点的点位

3、中误差(mm)表4.1.5区域类型点位中误差一般地区0.8城镇居住区、工矿区0.6注:隐蔽或施测困难的地区,可放宽50%。第4.1.6条等高线插求点对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4.1.6的规定。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4.1.6地形类别平坦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高程中误差(m)1/3Hd1/2Hd2/3Hd1Hd注:Hd为等高距(m);隐蔽、困难的地区,可按上表放宽50%。第4.1.7条工矿区细部点位置和高程的中误差,应符合表4.1.7的规定。细部点位置和高程的中误差(cm)表4.1.7地物类别位置高程主要建筑物、构筑物52一般建筑物,构筑物73第4.1.8条地形原图制作时,宜选用厚度为0.

4、070.10mm,伸缩率小于0.2的聚酯薄膜。第4.1.9条地形图的分幅,可采用矩形或正方形。图幅的编号,宜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千米数表示。小测区可采用顺序编号;对于已施测过地形图的测区,亦可沿用原有的分幅和编号。第4.1.10条图廓格网线绘制和控制点的展点误差,不应大于0.2mm。图廓格网的对角线、图根点间的长度误差,不应大于0.3mm。第4.1.11条每幅图应测出图廓外5mm,图幅的接边误差不应大于本规范表4.1.5和表4.1.6规定值的22倍,小于规定值时,可平均配赋;超过规定值时,应进行实地检查和修改。第4.1.12条地形图应经过内业检查、实地的全面对照及实测检查,实测检查量不应少于测

5、图工作量的10。第二节图根控制测量第4.2.1条图根点的精度,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的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第4.2.2条图根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图根三角、图根导线、电磁波测距仪用极坐标或交会点等方法。当在等级点下加密时,图根控制不宜超过2次附合。当测区较小时,图根三角、图根导线可作为首级控制。在难以布设闭合导线的狭长地区,可布设成支导线第4.2.3条测区内解析图根点的个数,一般地区不宜小于表4.2.3的规定。一般地区解析图根点的个数表4.2.3测图比例尺图幅尺寸(cm)解析控制点(个数)1:500505081:100050501

6、21:20005050151:5000404030注:表中所列点数指施测该幅图时,可利用的全部解析控制点;当采用电子速测仪测图时,控制点数量可适当减少。第4.2.4条当图根点作为首级控制或等级点稀少时,应埋设适当数量的标石。()图根平面控制第4.2.5条图根三角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5的规定。图根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5边长(m)测角中误差()三角形个数DJ6测回数三角形最大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1.7测图最大视距201316040注:n为测站数。第4.2.6条图根三角作为首级控制时,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100000。第4.2.7条线形锁应适当布置检查边,

7、其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500;当按重合点检查时,其点位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第4.2.8条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8的规定。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8导线长度(m)相对闭合差边长测角中误差()DJ6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一般首级控制一般首级控制1.0M1/20001.5测图最大视距302016040注: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区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但不应大于1/1000。第4.2.9条当采用1500、11000比例尺测图时,附合导线长度可按表4.2.8规定适当放长;当附合导线长度小于1/3M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第

8、4.2.10条用于测定细部点的图根导线,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5cm;当附合导线长度小于200m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第4.2.11条图根导线的边长,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单向施测,也可使用经检定的普通钢尺单向丈量.当图根导线作为首级控制时,边长应往返丈量,其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4000。钢尺丈量的边长,当坡度大于0.02、温度超过钢尺检定温度范围土10或尺长修正大于1/10000时,应分别进行坡度、温度、尺长的修正。第4.2.12条当图根导线布设成支导线时,水平角可用DJ6,型经纬仪施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边长应往返丈量,其较差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

9、00。导线平均边长及边数,不应超过表4.2.12的规定。图根支导线平均边长及边数表4.2.12测图比例尺平均边长(cm)导线边数1:50010021:100015021:200025031:50003504第4.2.13条采用电磁波测距仪用极坐标法布设图根控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水平角可采用DJ6施测一测回;高程应按图根高程控制施测;边长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施测一测回,并应进行本站校核,方向较差不应超过30;高程较差不应大于等高距的1/5;测距较差不应超过图上0.1mm。二、边长不应大于表4.2.13的规定。电磁波测距极坐标法的边长表4.2.13测图比例尺边长(cm)1:5003001:100

10、05001:20007001:50001000第4.2.14条图根解析补点,可采用有校核条件的测边交会、测角交会或内外分点等方法。当采用测边交会和测角交会时,其交会角应在300150之间,施测技术要求应与图根导线一致。分组计算所得坐标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图根高程控制第4.2.15条图根高程控制,可采用直接水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及经纬仪三角高程等测量方法。第4.2.16条图根水准测量,应起迄于不低于四等的高程点上,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16的规定。图根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16仪器类型1km高差中误差(mm)附合路线长度(km)视线长度(m)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

11、合或环线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闭合路线平地山地DS10205100往返各一次往一次4012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的长度(km)。第4.2.17条当水准线路布设成支线时,应采用往返观测,其线路长度不应大于2.5km。第4.2.18条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垂直角可采用DJ6型经纬仪中丝法二测回测定,指标差较差和垂直角较差均不应大于25。仪器的高度和觇标的高度的量取值,应精确至1mm。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不应大于注:D为电磁波测距边长度(km)。第4.2.19条图根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应起迄于不低于图根水准精度的高程点上。边数不应超过15个,当超过规定时,路线应布设成结点网

12、。第4.2.20条图根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20的规定。图根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20边长(km)仪器测回数对向观测高差较差(mm)附合或环形闭合差(m)中丝法0.5DJ61400S0.1Hd第4.2.21条图根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成果取值,应精确至1cm。内业计算中取值精确度的要求,应符合表4.2.21的规定。计算取值精确度的要求表4.2.21观测方向或垂直角值()各项修正值()方位角()边长及坐标(m)高程(m)6或106或106或100.0010.001注:取6或10,根据仪器不同而定。第三节一般地区地形测图()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第4.3.1

13、条实测地形图,可选用测记法、测绘法等成图方法。第4.3.2条采用速测仪或测距仪用极坐标测记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绘制草图。对各种地物、地貌特征,应分别指定代码。测站上,宜按地物分类顺序施测。二、测点时,水平角、垂直角度的读数,应精确至1;归零检查,不宜大于1.5。最大测距长度,宜符合表4.3.2的规定。最大测距长度表4.3.2比例尺等高距(n)最大测距长度(m)1:5000.053001:10000.054501:200017001:500021000三、内业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成图,也可用坐标展点成图。第4.3.3条测绘法所用的仪器和工具,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视距常数范围应在1000.1m

14、以内;二、垂直度盘指标差,不应超过2;三、比例尺尺长误差,不应超过0.2mm;四、量角器半径,不应小于10cm,其偏心差不应大于0.2mm;五、坐标展点器的刻划误差,不应超过0.2mm。第4.3.4条当解析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可增补少量图解交会点或视距支点。图解补点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图解交会点必须选多余方向作校核,交会误差三角形内切圆直径应小于0.5mm,相邻两线交角应在30150之间;二、视距支点边长不宜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点最大视距长度的2/3,距离应采用往返视距测定,其较差不应大于边长的1/150;三、当确定图解交会点、视距支点的高程时,其垂直角应采用一测回测定,由两个方向或往返测的高程较差,在平地不应大于等高距的1/5;在山地不应大于等高距的1/3。第4.3.5条测地形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采用平板仪测绘时:1仪器对中的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05mm;2以较远一点标定方向,另一点进行检核,其检核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