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古今生活中的体现-精品文档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058445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古今生活中的体现-精品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古今生活中的体现-精品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古今生活中的体现-精品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古今生活中的体现-精品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古今生活中的体现-精品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古今生活中的体现-精品文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古今生活中的体现从古到今,中医药文化一直是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 分,无论在文学作品、影视歌剧,还是在农谚风俗中,都有所体 现。本文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医药文化元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整理,旨在引起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和兴趣。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 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 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 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1。正所谓医疾同根、药食同源,在 几千年来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医药文化体 系.可见,中医药文化本身即来源于生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 渗透至生活的

2、点滴之中。笔者对生活中接触到的中医药文化进行 了如下总结:一、文学作品中的中医药元素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是最真实生 活的高度体现。比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人们 在读完之后,不仅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错综复杂的亲缘关系及黛 玉宝玉的爱情故事印象深刻,就连对他们生活中的一些点滴细节 也颇感兴趣。在通行本第六十一回当中,有一段贾府上下因 为一瓶玫瑰清露和一包茯苓霜而大动干戈的描述。其实,这恰好 说明了玫瑰清露和茯苓霜良好的药用价值及弥足珍贵。还有,西 游记中太上老君炼仙丹的故事,在我们探究中药学的发展史中 发现,唐朝时期以矿物药为原料,从中炼制丹药盛行一时,也形 成了丹药

3、可令人长生不老的传说。当代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中,也经常能够体现中医药因 素。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对绝情谷中美丽剧毒的 情花虚构渲染得精彩神奇,故事情节也以找到情花的解药而展 开,最终的结果是天竺神僧发现了情花的解药即是剧毒的断肠 草,解毒的机制则是中药配伍当中的以毒攻毒原理。还有用毒蛇 的蛇胆解冰魄神针剧毒的道理,也是以毒攻毒的思想。可见,金 庸小说引人入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结合了人们感兴趣的 中医药经典理论.二、成语典故中的中医药元素我们当代经常使用的很多成语也与中医药文化有很大的渊 源。比如,成语“对症下药”和“起死回生,就分别来自于三 国志?魏志?华佗传关于华佗对两个病症

4、相似的府吏“即各与 药,明旦并起”2的记载及扁鹊“治活暴亡的虢国太子”的传 说。在古代,中药方剂与治病方法之间有“方从法出,法随证 立”的关系,这个基本思想理论被广大中医药人员深深牢记的同 时,也被天下百姓熟知,“方法”一词也慢慢的成为以上理论的 简称,并扩展应用到各个领域。还有,东汉著名的将军马援因引 种中药薏苡而含冤蒙辱的故事被人称为“薏苡明珠”;东汉的董 奉乐善好施的故事被人称为“杏林春暖等等。三、古今名人与中医药文化历史上,很多名人都与中医药有着不解之缘。比如一代圣贤 诸葛亮,大家都知道他善用兵法,神机妙算。其实,在我们考察 浙江金华诸葛亮后裔的聚集地诸葛八卦村时发现,诸葛亮曾经说 过

5、“不为良相,则为良医3这样的话,而且,他的后人也有继 承诸葛亮的医术而发展成为具有纯粹的中医的。被后人尊称为 “医圣”的张仲景,虽然他出身官宦世家,也任职长沙太守,但他 却抱着救死扶伤的精神,努力学习医术,并在后来公开坐堂应诊, 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后 来,人民为了怀念张仲景,便把医生坐在药店内治病通称为“坐 堂。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有着弃 医从文的经历,在他的很多部文学作品里都渗透着中医药元素, 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应该就是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鲁 迅先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对百草园进行描述,渲染了他对童年快乐 时光的怀念。四、深入民间的

6、中医药元素 中医药之所以能逐渐形成科学系统的体系,是与民间百姓的 智慧总结分不开的.比如在我国广大农村流传着一句农谚“家有 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就很清楚的介绍了艾叶的神奇功效。又因 为五月初五这一天在古代被看成是充满邪气的日子,老百姓就采 用艾叶这味具有温中散寒的中药,制成香囊或悬挂在门窗上,以 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还有,在我国的北方逢年过节有吃饺子的传统,据考证,张 仲景在长沙任太守期间,见很多百姓饥寒交迫,耳朵僵冻溃烂, 便发明了用面皮包裹羊肉、辣椒、驱寒药材的“祛寒娇耳汤”, 即为饺子。1700 多年来世代传承,人们每年冬至包食娇耳,纪 念张仲景4.总之,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 振兴“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们杏林中人有义务不懈努力, 创新发展,使之继续为人类健康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为中华文 化的传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