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集锦15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05552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浪地球观后感集锦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流浪地球观后感集锦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流浪地球观后感集锦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流浪地球观后感集锦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流浪地球观后感集锦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浪地球观后感集锦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浪地球观后感集锦15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浪地球观后感集锦15篇 流浪地球观后感1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太阳正在急速老化,一直在膨胀。再过1000年,太阳就会把整个地球吞没了。为了生存,人类决定要把地球从太阳系移走。于是,就在地球的一侧安上了转向发动机。在移动地球的过程中,人类制造的巨大发送机出现了故障,气温直线下降到了零下八十一度。因为受到木星的引力,地球差一点就要撞上木星了。为了不让地球与木星相撞,刘培强、刘启、王磊和韩朵朵等人团结一心,通过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拯救了地球。在这部电影中,我非常喜欢里面的两个人物:刘启和刘培强。刘启最让我敬佩的地方就是他那永不放弃的精神了。每当他遇到困难时,他并不是往后退缩,而是想方设法的去解决

2、它。每一次他做出的选择都是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可是他每一次都没有害怕过。我想到我平时写作业时,稍微难一些的题目我就会忍不住想去看答案。看到这里,我想:以后我要学习刘启,学习上要不怕困难,有了困难要迎难而上。刘培强是一名在空间站工作的航天员,他在地球危难的.最后时刻挺身而出,虽然他失去了生命,但是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全人类。他这种对人民对社会的博爱和奉献精神值得我学习。这部电影也给人类提出了警示:作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我们要好好保护好自己的家园,要讲卫生,不要乱扔垃圾;要节约用水,不要随意浪费;要珍惜地球上的一切资源。不要真的有一天让地球变成一个流浪的孩子。总之,我学得这虽然是一部科幻电影,但是给

3、了我许多关于现实问题的启示,我觉得是一部非常值得人们去观看的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2在看流浪地球之前,我早已刷遍了网上关于流浪地球的_。再加上我以前读过原著,自认为能对电影的发展作预测。真正看了之后,才发现这是不可能的。我在看网上的_时,就觉得他们所讲述的我在读原著时没有感觉到。而且我在读流浪地球时,除了电影中没有的叛乱令我震撼,我真心没有察觉出其他还有什么地方能让写_的人如此激动。所以,我也是带着疑惑去看电影的。看了之后,我才体会到了他们的感觉。事实上,电影与原著有很大的不同。原著完整地讲述了“流浪地球计划”的前三部分。而电影只记录了第二步,只有结尾有一点第三步。先说一下哪五部分:1、用地球发

4、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并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2、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3、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4、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5、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以上皆以原文为准)电影只选取很原著中小的一个部分,在再将其中的人物进行补充,交织上情感,再制造一些原文中没有的意外。就比如原著中地球平安经过了木星。电影中的这一块高潮在原著中是叛乱(已平安略过木星后)。而且,原文中的主人公在电影里根本没出现。简而言之,按我的理解,电影其实就是按照原著中的大环境,在框架里填充上不同的东西,让观者能与之共鸣。流浪地球观后

5、感3开学不久后,我们学校收视课时统一观看了生态环保主题影片流浪地球。看完后让我无比震撼。流浪地球中的主要人物有刘培强、刘启韩朵朵,韩子昂、李一王磊、莫斯,马卡洛夫等流浪地球主要讲了太阳在不断不断地膨胀,预计几百年后太阳系将不复存在,人们和用木星和先进的科学机器推动地球到4。2万光年外,成功离开太阳采。“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句话值得让我们去体会,告诉我们从小就要有希望,哪怕有多困难,我们不去试试,怎么会有成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梦想就有希望,你去试试,去拼搏,去努力,就有机会成功;如果你不去试试,怎么也不会成功。向着我们的梦想去努力奋斗吧,为我们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础,让自己的生活

6、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有趣。道路千万条,安全第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想必大家对这向话并不陌生,这句话在电影里多次出现,具有一定的幽默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道路有千万万条,但是安全才是第一条,我们要注意安全,开车时要遵守规矩,要小心翼翼,否则万一出了事故,不止你痛,你的.亲人也会心痛,请大家要注意安全,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你没有了生命,什么都将会没有,珍爱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美好的话下去,让自己有一个快乐的天地,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让自己有一个安全的保障。我们的地球在不断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最终地球被毁灭。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地球,让地球变得美好起来,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等等。

7、二氧化碳是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我们还可以多种树,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让我们来保护地球,让地球变得美好,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流浪地球观后感4在今年的贺岁片里,有一部令我特别震撼,这部电影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和评价,昨天我就观看了这部电影。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为了

8、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为了拯救自己的家园,进行最后的一搏,哪怕这挽回地球只是一种0%成功几率的奢求。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机器,是因为,人在面对任何困境的时候,哪怕这事是一种妄想,但是人类的情感往往会让人去试一试。整部电影一波三折,令人回味,从电影回到现实,我们的地球确实在濒临崩溃的边缘,大气臭氧空洞,南北极冰川融化,世界各地出现极端天气,这都在说明地球的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如果再不注意保护环境,那么电影中的一切都将成为现实。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环境,不要让电影中的一切成为现实,到了那时人

9、们也只有后悔莫及了。流浪地球观后感5几天前,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是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太阳开始膨胀,太阳系即将消失。人类决定用2500年时间分5个阶段到达4、2光年外的新家园。经过木星时,被木星吸引,地球面临着巨大危机。主人公及其身边的人临时被救援队征入。救援队面临众多危机过后,地球离木星只剩下很短的一段。在千钧一发之际,人类做出了大量牺牲,成功在离木星只有几千米之时点燃木星,逃离了木星。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今天地球上正在发生着的灾难。离电影里那个时代还要过上千万年,太阳现在还很年轻,等那时恐怕都殖民河外星系了,虽然这不太可能。但,现在地球面临着一个问题全球变暖。就拿迁安来说,近

10、几年冬天的雪越来越少。而全世界,海平面在不断上升,威胁着海边的城市和居民。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太阳系边缘有很多危险,人类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把人类带出去,而21世纪似乎不太可能研究出来。如果人类不控制住环境污染问题的话,几十年后,上海、纽约、迈阿密、新加坡,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将毁灭于洪水之中。据一份资料显示,海平面上升10米就会淹没美国的大量土地,其中不乏大城市。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话,也许青藏高原会入选最安全地区,将变得拥挤不堪。最后,要么像金星那么炎热,要么像火星那么荒凉。人类必须保护好地球。鸟还会保护后代,狗还会看家护院,人既然是高等动物,就要像高等动物一样,保护子孙后代不断生存下去。让我们携

11、起手来,保护地球吧!流浪地球观后感6学生时代沉迷于科幻世界无法自拔的我也许永远不会想到,有一天流浪地球会被改编成电影。对于像我一样看科幻世界长大的人来说,流浪地球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情怀。三刷之后,虽然有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感动。这是国产科幻电影做的最认真而且是最好的一次。,我们终于有了真正的科幻电影。“希望”和“家园”是终极命题末日题材是科幻电影常表现的主题,而以末日为题材的科幻电影而言,“希望”和“家园”绝对是终极命题,求生欲是人类的本能,家园是人类的归宿。流浪地球原著小说的基调很悲伤,第一人称的自述,史诗般的沧桑感,其中更多的是表达出这个过程的无比艰辛与波折,而最终也预示着希望。而电

12、影则强化了“希望”这一概念,对于复杂的背景设定进行了简化,用一次足矣改变人类命运的事件来凸显“希望”的可贵。出现危机,全力拯救,这是很简单粗暴,却是最可行的改编方案。而原著最经典的部分“叛乱”被删除,只留下了一两个大部分观众甚至都不会留意到的镜头作为背景而已。虽然可惜,但作为一部国产电影,这是无奈之举,不仅要考虑到影片的属性(合家欢),还要考虑到审查(这就是为什么基本上不用指望三体能拍出来的原因),篇幅等多种因素(如果有第二部,或许可以看到)。而片中也多次提到了“家园”,“带朵朵回家”姥爷留下的这句话成为了刘启的坚定的信念。“我原以为家在身后,现在才知道家在前面”,流浪地球,就是带着家园去寻找

13、希望,这种执念,很中国,也很让人触动。流浪地球观后感7我听说流浪地球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今天我父母也带我去看了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地球毁灭的故事。人类需要发动机来保持地球运转。人们被迫建造地下城市并住在这里。陈奇和他的姐姐和爷爷也在这里生活了17年,而他的父亲作为宇航员在空间站生活了很长时间,以保护地球。怀着对地球上世界的好奇,有一天陈奇把他的妹妹带到了地上。结果,他因偷爷爷的驾照和非法驾驶而被警方逮捕,他来救他们的爷爷也卷入了事故。这时,因为地球被木星的引力撕裂,他们逃离了危险。在去避难所的路上,他们的车被救援队征用了,救援队将把燃料燧石运送到引擎。于是他们开始运送弗林特。爷爷在危险的旅途中

14、去世了。当陈奇和他的妹妹心碎的时候,更糟糕的消息传来,地球即将与木星相撞,地球将被毁灭。就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陈启发动员所有人用发动机发射导弹摧毁木星。尽管尽了一切努力,还是没有成功。这是陈奇的父亲,为了拯救地球和打开空间站,他炸毁了木星。尽管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正是他们的牺牲带来了更多的生命。通过看这部电影,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此,我呼吁每个人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希望电影中的事情永远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同时,我也学会了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只有坚持才能走向成功。流浪地球观后感8今年的春节档上映了很多电影,我却只在意一部被导演称为“小破球”

15、的电影,这就是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对这部电影的解读有很多,有环境和气候的保护,也有人工智能的反思。可是我却更多的注意到这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输出。这不同于好莱坞的传统灾难片。这部片子我认为最大意义是好莱坞告诉大家拯救靠某个英雄团队或者英雄个人。但现在我们告诉别人:不是的,我们民族经历过的艰难困苦告诉我们,拯救我们的最佳方案,永远是所有人都参与拯救自己,进行“饱和式救援”100万、200万甚至一半人牺牲了,但只要有35亿人能够活下来,就代表着希望。这就是所表达的文化价值观的输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们不应该被动的接受好莱坞文化和价值观。很早就有先贤教导我们,人类的历史不是由某一个英雄推动的,而是由人民推动的。就好像这部片子,刘启是点燃木星拯救人类的关键吗?不是;刘培强是点燃木星的关键吗?是,但是同样可以被替代,也会有人去替代。在流浪地球里,没有刘启的团队,苏拉威西照样点燃;没有刘培强,照样有马卡洛夫、或者空间站的其他苏醒者执行点燃木星计划。这是中国人从自身民族和历史中得到的感悟与思考08年雪灾也好,汶川地震也好,对灾难的救援,是靠着一个或者几个英雄吗?不是,是无数科学家夜以继日攻坚科研,是无数解放军的“饱和式救援”,是全国人民的的众志成城,他们才是英雄和关键,他们才是中国民族的“主角”,在他们面前,总理都自发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