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中图版】高考一轮6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054841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中图版】高考一轮6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材 【中图版】高考一轮6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材 【中图版】高考一轮6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材 【中图版】高考一轮6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材 【中图版】高考一轮6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 【中图版】高考一轮6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中图版】高考一轮6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课时分层集训(六)地球的圈层结构(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51页)A组跨越本科线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3题。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横波在层传播速度比层快C是软流层D层和层属于地壳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莫霍面以上部分B的全部和的顶部C的全部和的大部分D的全部3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A莫霍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面附近 D内、外核之间1D2.B3.C第1题,层和层位于莫霍面以上属于地壳。第2题,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第3题,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

2、化最大的地方在古登堡面附近,此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45题。 【导学号:2979002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和之间是古登堡界面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5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摆4C5.C第4题,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液体处就消失了,纵波的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和之间是莫霍界面;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第5题,横波只能在

3、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因而三者都会感到纵波(P波),且上下颠簸。(2018昆明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67题。6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7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 km处可以表示()A海平面 B莫霍面C岩石圈底面 D古登堡面6D7.B第6题,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莫霍面以上的高度,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则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第7题,莫霍面平均深度约17 km,大陆部分平均深度约33 km,海洋部

4、分平均深度约7 km,则10 km处可以表示莫霍面。读下图,完成810题。 【导学号:29790023】8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C4个 D5个9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1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8C9.B10.B图中有瀑布、树木、岩石、白云等事物,因而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等四大圈层。而其中水占的面积最大,构成了景观的主体要素。该景观的形成,

5、充分说明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各圈层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B组名校必刷题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1112题。11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BW2造成的破坏最大C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D能通过地核的是W112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AB CD11B12.B第11题,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相同深度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到达地震台站所需时间短的W

6、2为纵波,所需时间长的W1为横波;横波只能穿过固态物质,外核为液态,因此只有W2能通过地核;纵波传播速度快,且可穿过任何形态的物质,因此破坏力更大。第12题,图乙中分别以M、N、Q为圆心的三圆交点处即为震中位置。读图,回答1314题。13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一直递减B一直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14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A对流层 B平流层C高层大气 D电离层13D14.A第13题,从图中看到该气球所在高度100 km,处于高层大气中,所以该探空气球飞越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变化为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第14题,大气总质量的3/4集

7、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2018菏泽模拟)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1516题。15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辐射减弱 B大气逆辐射减弱C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D空气对流运动减弱16下列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A19:0022:00 B04:0007:00C07:0010:00 D13:0016:0015D16.D第15题,读图可知,19:0010:00在近地面存在着逆温现象,导致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使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第16题,13:0016:00逆温现象基本消失,特别是近地面大气已不存在逆温现象,故该时段有利于空气对流,空气质量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