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审查要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05459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防火设计审查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建筑防火设计审查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建筑防火设计审查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建筑防火设计审查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建筑防火设计审查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防火设计审查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防火设计审查要点(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筑防火设计审查目 录一、概 述1(一)建筑防火设计技术标准体系2(二)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4(三)建筑防火设计审查的重点5(四)基本规定5二、建筑平面布局与消防救援7(一)消防车道7(二)消防给水及其水源9(三)建筑间的防火间距10三、建筑平面布置与被动防火系统14(一)建筑的耐火等级14(二)构件的耐火性能要求15(三)建筑内的平面布置17(四)建筑内的防火分区与防火分隔18(五)建筑防火构造20四、主动防火系统24(一)概述24(二)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24(三)防烟、排烟设施27(四)火灾报警系统29五、安全疏散系统32(一)要点32(二)基本要求32(三)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34(四

2、)疏散楼梯36(五)疏散距离与疏散宽度37(六)疏散走道与避难逃生设施38六、暖通、空调系统防火设计41七、建筑防爆设计与电气防火设计42(一)电气防火设计42(二)电气防火设计的技术要求42(三)建筑防爆43 2一、概 述 合理的建筑防火设计,是体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一消防工作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根本措施。科学合理的建筑防火设计,其消防设施应当有利于扑救火灾,并保证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且将火灾影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体现“主动灭火”和“被动防火”相结合的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

3、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建筑防火设计的根本,是处理好规范、功能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建筑防火设计在执行防火规范规定时,不仅要符合规范要求,也要考虑满足使用功能,并为建筑投入使用后的消防安全管理创造可靠的、有利于管理的工作条件。在执行防火设计规范时,不能简单地执行规范,而是通过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布局、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通风排烟、灭火设施等各方面的可行条件,探索合情合理的对策,以使建筑防火在实现规范要求、建筑功能和消防安全的统一。(一)建筑学基础的主要内容通常我们将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及从事生产和各种文化、社会活动的房屋称为

4、建筑物。将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称为构筑物,如桥梁、水塔、烟囱等。建(构)筑物即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统称。一、建筑物的分类(一)按使用性质划分1、民用建筑。居住和公共建筑。2、工业建筑。厂房和库房。3、农业建筑。暖棚、牲畜棚、蚕房、烤烟房等。(二)按建筑结构形式划分1、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是木材。2、砖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石和木材做成。3、砖混结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板。4、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做柱、梁、楼板及屋顶等承重构件,砖或其他轻质材料做墙体等围护构件。5、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屋顶采用钢结构,其他主要承重构

5、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6、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二、几类典型建(构)筑物的概念1、高架仓库。货架高度超过7米的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库房。2、汽车库。停放由内燃机或其他动力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建筑物。3、修车库。维护修理汽车的建(构)筑物。4、停车场。停放汽车的露天场地和构筑物。5、高层民用建筑裙房。与高层民用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附属建筑。6、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三分一,且不超过二分一者。7、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二分一者。三、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物是由各种建筑材料建造起来的。建筑材

6、料在建筑物中有的用作结构材料,承受各科荷载的作用;有的用作室内装修材料,美化室内环境,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或工作环境;有的用作功能材料,满足保温、隔热、防水等方面的使用要求。这些建筑材料高温下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大小,以及发生火灾后火势扩大蔓延的速度。对于结构材料而言,在火灾高温下的各种性能,在建筑物防火设计中科学合理地选用建筑材料,以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一)建筑防火设计技术标准体系1、建筑防火规范 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共10个,按标准号列举如下: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2)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39-90 (3)高层民用建筑

7、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2009 (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 (7)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3-2004 (8)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 (9)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 GB50284-2008 (10)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414-2007 此外,还有3个正在编制的建筑防火标准,分别是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和城市消防规划设计规范。2、建筑设计规范

8、 除专门的建筑防火规范外,工程建设标准中还有许多与消防安全紧密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举例如下:(1)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074-2002 (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及施工规范 GB 50156-2006 (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2006 (4)氧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30-91 (5)氢气站设计规范 GB 50177-2005 (6)乙炔站设计规范 GB 50031-91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8-92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 (9)冷库设计规范 GB 50072-2001 (10)住宅设计规范

9、 GB 50096-99(2006年版) (11)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 (12)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 48-88 (13)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40-87 (14)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JGJ 39-87 (1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36-2005 (16)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38-99 (17)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JGJ 60-99 (1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 67-2006 (19)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58-2008 (20)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66-91 (2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JGJ 57-2000 (22)特

10、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JGJ 76-2003 (2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 50333-20023、系统规范 系统设计规范包括:(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6-2007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01(2005版)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1-2005 (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19-95 (6)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38-2003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8)干粉灭火系统设计

11、规范 GB 50347-2004 (9)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制定) (10)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93-93 (11)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3-2007 (12)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51-92 (13)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96-93 (14)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81-2006(15)防排烟系统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制定)(二)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筑防火设计的目的,在于优化建筑耐火、防火和灭火等各部分的设防要求,从而确保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我国现行的防火规范总结了我国历史上

12、各类火灾的经验与教训的和科研成果,综合考虑了当前国家的整体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等状况。 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为尽量降低建筑发生火灾危险的各种技术措施及其实施方法; (2)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能及时、快速、有效侦测、控制和扑灭火灾的各种技术措施; (3)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能限制火灾和烟气蔓延以及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足够耐火性能的设计要求(4)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保证建筑内的人员能安全疏散、避难的各种技术措施总体上,建筑的防火设计可包括建筑的总平面布局、被动防火系统、主动防火系统和安全疏散系统。(三)建筑防火设计审查的重点1、建筑的平面布局有利于消防救援和人员疏散,消防车道

13、和设计水源或城市给水管网的供水满足消防需要。2、建筑的耐火等级确定合理,应与其设计使用功能相适应,使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耐火安全储备。建筑构件的防火保护方法或耐火性能符合要求,特别是钢结构。3、建筑内的平面布置和分隔合理,能防止火灾蔓延和减少危害。4、安全疏散距离、出口宽度和数量、疏散设施的防护措施、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等,与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高度、使用人员情况及扑救难以程度等相适应。5、按规范的规定设置有相应的有效灭火设施与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一些特殊建筑,还应考虑灭火救援专用通道及其防护措施。(四)基本规定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

14、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2)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3)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4)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如下表所示:生产类别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甲1.闪点小于28的液体;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乙1.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2.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