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讲义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054300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讲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讲义一、概述3 1 公司安全生产现状 2 安全生产及安全教育培训 二、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1 安全知识基本原理及原则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3 消防安全知识简介 员工安全教育讲义 为了规范新入厂员工的安全教育,从源头把好安全关,消减安全风险,特编写了本讲义。本讲义简述了大队安全生产现状,重点对三级安全教育的厂级安全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介绍。本讲义适用于修井作业大队对新入厂员工进行厂级安全教育。 开场白(自由表述): 意外事件使我们每个有关的人员都付出代价,但付出最大代价的却是发生意外者本身。严是爱松是害,出了事故害三代。所以安全规则是专为大家的利益而制定的,安全工作也是从大多数人的角

2、度出发。我们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也希望大家能够安全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你的努力也要求你在这方面给予合作。 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些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并时刻都充分的应用,学习如何安全地工作。工作时要照顾别人的安全,别人也照顾你的安全,若是违反了安全规则,不但危害自己,也危害到别人。所以安全的途径才是最佳的途径,千万不要冒险。 (讲解上课注意事项、考试事项) 第一讲 概述1安全生产现状 一、质量管理部特点 由于公司机构改革,中心化验收编各厂化验室,实行统一管理更名为质量管理部。化验室是一个危险化学品聚集的地方,加之各厂产品类型不同,工艺流程也千差万别,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出入厂区都

3、要留意。 二、安全管理的目标 以人为本,营造全员参与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零工伤、零灾害、零污染”的“三零”目标。 “以人为本”:即以人性为本,充分尊重人性的需求。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即指依靠员工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一线管理人员及员工熟悉现场、了解现场的优势,促进其自我改善及相互推动改善。 “营造全员参与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即指通过激励、检查、宣教、制度规范等手段,不断提升公司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素质、并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安全管理 “零工伤、零灾害、零污染”的总目标。 “零工伤、零灾害、零污染”:是指无人员伤害事故、无财产损失事故、无环境破坏事故。 三、安全管

4、理的策略第一阶段:纠正和规范阶段 通过教育培训、宣教活动,提升员工整体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提升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安全工程技术,改善现场安全环境,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通过检查督导,及时、有效地纠正员工的不安全心态和行为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并不断改善现场安全环境,提升事故的预防能力;通过制订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 第二阶段:酝酿阶段 通过对第一阶段各项工作的加强和深入,不断地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通过广泛地开展安全提案奖励、安全管理先进集体评比等活动,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并促进安全管理竞争机制的形成。 第三阶段:保持

5、阶段 通过对第二阶段各项工作的更加深入和加强,达成全员整体安全素质(包括安全意识及技能、管理能力)的高水平,使安全改善变成每个部门、每个员工自觉的行为,形成一个自觉地自我改善、主动地相互促进改善的企业安全文化。 2 安全作业及安全教育培训 一、为什么要进行安全教育: 1.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培训是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要职责。国家通过一些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2.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加入WTO,在全球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一致化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安全工作,提高信誉度和竞争力。安全事故不仅可以影响到员工、

6、影响到股东、影响到客户、还要影响到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3.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有了安全一切美好的将来才成为可能。工作只有我们获得相关安全操作常识之后,可以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 二、新员工安全教育有关内容 新员工是事故的多发群体,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比较高。是由于新员工在生产各方面安全素质不够引起的。一般新员工初来乍到,对岗位、陌生环境的不熟悉,存在好奇、紧张、侥幸、逞能、莽撞等一些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存在这样的不安全心态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安全的行为(违章作业),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也就是我们要进行新员工安全教育的原因之一。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事故案例:

7、 事故经过:2011 年1月日,发生一起浓硫酸烫伤事故。整改建议: 1、强化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宣贯和执行。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领、用规范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宣贯,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规范操作、消除“三违”。 2、加强员工日常安全教育。各单位在做好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取证培训工作的同时,要强化全员日常安全教育和岗位技能训练,坚持和完善“导师带徒”制度,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安全活动,强化复杂操作和高风险作业环节的现场安全指导和监督,全面提高员工识别危害、防范事故、自我防护、紧急避险和应急处置的能力。三.新员工安全教育的形式: 新员工安全教育分为三级,也就

8、是我们所说的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公司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基层队班组级安全教育。 四.新员工安全教育内容包括: a.安全法律、法规知识 b.公司安全组织与安全生产概况 c.安全作业常识(机械、电气、劳动保护等) d.应急处理与急救 e.灭火与逃生常识 f.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五、安全教育有关规定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2006 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其中规定: 1.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9、。 2.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一月。 3.新员工入厂和调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参加操作。注:“四新”安全教育指: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时,必须对操作者及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及应急措施的应用等。 除了以上所将的三种安全教育外,还有复工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等。复工安全教育是针对离开操作岗位较长时间的工人进行的安全教育。 第二讲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社会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人类在不断

10、发展进化的同时,也一直与生存发展活动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当今社会无处不在的各类安全防护装置、管理措施都是人类安全研究的心血结晶。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安全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对安全问题的研究也就需要更深入,更具科学性。1 安全基本知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安全发展,要求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要做到“预防为主”,而预防为主则是以必要的安全理论知识为前提,就要从基本的原理知识着手。 比如说,什么叫“安全”?你也许会说,“那还不简单,就是没有危险”,不能说你的错,但那也不完全正确,“安全”的定义是:一种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正确

11、了解了“安全”的定义后,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种状态,要安全就要一直保持这种没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这样才能算是正真意义上的“安全”。 我们学习这些基本的安全理论知识也就是让这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促进安全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一、安全基础理论知识 1、人本原理: 在生产生活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 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始终把人的地位放在第一,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2.五同时 “五同时”是指:企业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

12、,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注: 五同时”要求企业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组织管理环节中去。 “五同时” 使得企业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制度、安全卫生技术规范、标准、技术措施,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等,配置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3、三不伤害原则: 三不伤害就是指在生产工作中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注:员工的安全是公司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有了安全,美好生活才有可能;他人生命与你的一样宝贵,不应该被忽视,保护同事、不伤害他人是你应尽的义务;

13、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变化的环境蕴含多种可能失控的风险,你的生命安全不应该由他人来随意伤害,工作中应该做到不被他人伤害。 4. 三同时”的原则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中,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注:这一原则要求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在投产使用时,必须要有相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之配套使用,使劳动条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5. 预防原理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

14、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发生重合,使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事故的发生。我们控制事故的发生也就是从人和物两个方向入手,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不安全行为反映了事故发生的人的方面原因。 不安全行为分下列几类:、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等)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等);

15、、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如在有旋转零件部位的设备旁穿肥大服装等);13.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状态反映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原因。包括物、作业环境潜在的危险。不安全状态分下列几类:、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面罩、安全带、安全鞋等);、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二、安全色、安全线及安全标志 1. 安全

16、色: 国家标准规定安全色是指传递安全信息的颜色,目的是使人们能够迅速发现或分辨安全标志和提醒人们注意,以防事故发生。 国家规定的四种安全色为:红、黄、蓝、绿 其中:红色很醒目,使人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兴奋和刺激性,红色光光波较长,不易被尘雾所散射,在较远的地方也容易辨认,所以用于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如:禁止吸烟的标志。 黄色对人眼能产生比红色更高的明度。用于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主要用于警告标志、警戒线、行车道的中线、机械上齿轮箱、安全帽等。如:当心触电 蓝色表示指今、必须遵守的意思,如:必须系安全带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主要用于提示标志、车间内的安全通道、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的位置。如:安全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