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收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053188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海报收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影海报收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影海报收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影海报收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影海报收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海报收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影海报收藏朱浩云:电影海报升值的理由存世数量少 存世数量的多少决定了电影海报的市场价值。俗话讲:“物以稀为 贵”,从国内海报看,民国时期的电影海报存世极少,市场上难以见到, 其价值自然就很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海报存世量也不多,但 在市场上能见到;“文革”时期尽管海报印量较多,但绝大多数已张贴, 存世数量也相当有限,有的甚至成为孤品,如一开的光辉的榜样, 伟大的创举在市场上已很难觅到,价格也居高不下。市场炒作多 国际上对电影海报的炒作已成为一种时尚,有的甚至到了令人咋 舌的地步。前不久,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和张曼玉主演的花样年 华海报就十分典型,梁朝伟凭该片在2021年“第53 届法国戛

2、纳影 展”中荣获影帝。为配合该片在不同地区上映,王家卫为该片设计了 香港版、法国版及海外版3 种版本的海报,结果3 种版本均被炒至数 百美元。所以,有的海报尽管是近几年的,但只要影片有影响,海报 设计佳,炒家感兴趣,照样将海报炒至天价,让人惊叹不已。哪些电影海报值得关注?1 电影海报原稿属于孤品,一般藏家很难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海报原稿,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散失了,电 影资料馆也是空白,只有少数原稿被艺术家本人或有关机构保存。从 投资和收藏价值讲,海报原稿价值最高,最为珍贵,但要收藏到海报 原稿,难度很大。2 在海报设计上有创意或是别具一格。国际上流行的是非剧情式的海报,在创作设计上,他们融

3、美术与 摄影艺术于一体,不仅概括性强,而且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让 人感到有鲜明的时代性,如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等。这些电 影海报不仅设计新颖,而且浓缩了电影中的精华。3 有争议影片的电影海报。回顾我国的电影史,几乎每个时期都拍摄过一些有争议的电影, 如上世纪五十年代摄制的武训传曾被批判和禁止上映,由于这类 海报本身印量很少,是所存不多的海报,在禁映后,大多被销毁,因 而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4 限量发行的海报。在国外,电影公司为了满足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需求,会限量发行 一些电影海报。国内限量发行海报较少,朱浩云曾收藏一张四开我 的兄弟姐妹珍藏版海报,它就属于电影公司限量发行的。由于这类 海报是

4、限量发行的,加上印刷精良,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冯建忠:电影海报收藏追求大规格电影海报的规格大小很多,有一开、二开、四开、八开、十六开、 三十二开、六十四开等。早期的海报由于设计和绘制多以手工为主, 并且形式和大小不一。大规格的电影海报不易保存,因而被许多藏家 忽视,反而是一些小巧的海报比较吃香。但正因为如此,大规格的海 报留存下来的比较少,如规格为一开的电影白毛女海报,价值在 六万左右,而二开的只有几百块。收藏途径:起早贪黑去“鬼市”“鬼市”就是夜市,往往半夜开张,天亮散场,“鬼市”上充斥着各式 藏品,是收藏爱好者的极乐世界。冯建忠为了收集海报,家住浦东的 他每周六3点不到就起床,过江赶到城

5、隍庙的“鬼市”,周日4 点起床, 再去文庙的“鬼市”逛一圈。通过“鬼市”,冯建忠发现了不少海报。他手中的海报基本上是电 影首映时的第一版原始海报,其中还有不少孤品。如1937 年的电影 海报十字街头,就连上海电影制片厂也没有留存。很多海报只此 一家,成为了国家文物。此外,冯建忠还会去废品收购站寻觅电影海报,他眼光独到,总 能从废旧报纸中发现有价值的海报。藏家故事朱浩云:为考证海报的作者费尽心思众所周知,要研究电影海报,考证作者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弄清 海报作者,难度太大了,不仅要收集海报和阅读原作,研究艺术家的 绘画风格,还要查找有关资料,有的更需要相关作者去回忆,可谓费 时费力。在朱浩云的记忆

6、中,考证难度最大的是金玲传海报的作者, 从海报上看只有一枚印章,作者叫 “方快”,对这位作者他实在陌生, 好在遇上寇洪烈,他告诉朱浩云这张海报是他与方先生一起创作的, 但最后只落了方先生的名字。方先生的真实姓名叫方绪智,寇洪烈曾 与他合作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海报,单独创作的有江山多娇,落 款为“绪智”,而“方快”为他的笔名。所以,要不是寇洪烈一语道破,真 是难倒了朱浩云。对朱浩云来说,考证没有落款海报的作者难度最大。从目前的情 况看,尚有不少海报作者没有浮出水面。尤其是文革的纪录片和故事 片、美术片海报都因时代的原因没有落款,其中纪录片海报不少用政 治宣传画取代。而文革至今已有 40 年的时间,加

7、上有些老电影制片 厂人去楼空,老电影人也散落各地,寻找十分困难。尽管如此,朱浩 云还是乐此不疲,很有成就感。冯建忠:收藏于个人,奉献于社会冯建忠今年 54岁,收藏电影海报近5000 幅,被誉为沪上电影海 报收藏第一人。他常说:“我为收藏生,也为收藏死。”收藏海报的十 几年来,他开办了大小展览无数,去社区开讲座传播电影知识,为 50 多个博物馆捐赠了1500 件藏品。他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文化事业贡 献着一份力。有一天下午,冯建忠路过一家废品站,几个工人正在整理废报纸, 冯建忠眼睛亮,看到一堆废纸中夹杂着不少破旧的电影海报,他当即 掏钱全部买下,回去仔细翻找,发现不少保存完整的海报。其中有一 张

8、1961 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枯木逢春。1999 年,正值建国50周年大庆,冯建忠举办了新中国电影海 报回顾展以示庆贺。布展前,举力、方还担心这些电影海报会无人 问津,没想到展出后参观者络绎不绝,新闻报道不断。特别是著名画 家程十发老先生,从报道中得知展出中有一幅是枯木逢春海报, 大喜过望,因为他曾应邀创作过两幅电影海报,一幅是鸦片战争, 另一幅正是枯木逢春,但他手中找不到这幅海报。彼时正在筹备 画展的他,很想将这幅电影海报一并展出,冯建忠得知后,毫不吝啬 地将这幅海报赠送给了程十发老先生。然而又有谁知道,为了能有更多更好的电影海报参展,冯建忠筹 款 1 万元找到了几年前认识的 3 个外乡人,从他们手中买进了 200 张 海报,其中就有风暴等优秀的电影海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