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05182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崇阳县2018年秋期末质量监测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审稿人:王晚良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共五大题,26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2、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阅读试题,答题时,请按题号顺序写在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题号顺序填涂在答题卷上。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其中蕴含着不少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见牛羊”

2、光的直线传播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漫反射现象2、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液化 B.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 D.开药瓶能闻到药味熔化3、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4、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A.空气、水、铁管 B.水、空气、铁管 C.水、铁管、空气 D.铁管、水、空

3、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炎炎夏日,沿一条黑色柏油马路向前方望去,感觉公路上有“水塘”是光的折射B.当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经漫反射后的光线将彼此不平行,所以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C.电影屏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D.只有光照射到物体上发生镜面反射时,我们才看清被照射的物体6、一盏探照灯的灯光朝东,斜向下射入原来没有水的游泳池底中央,在池底形成一个光斑,在水缓慢灌满该池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A.始终在原地不动 B.先向东移动再向西移,最后静止C.一直向西移动 D.一直向东移动7、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交谈是由于A.人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人的发声器官不能正常发出声音B.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人

4、的听觉器官受到影响C.月球上没有空气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D.由于穿着宇航服,直接交谈不方便 8、图1所示的图像中,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不正确的图像是( )B.非晶体凝固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9、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青山”与“孤帆”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A.帆船、河岸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D.青山、划船的人 10、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反复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横梁恢复平衡,则 A.应调节游码位置 B.应调节平衡螺母C.应将游码和平衡螺母同时配合调节 D.这架天平坏了,更换一架天平测量 11、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

5、造石:冬天,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了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了C.该方法利用了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该方法利用了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12、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 B.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第6s时,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 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二、填空题

6、。(每空1分,共14分)13、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上就出了“汗”;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 (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作 ,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表明木材具有较差的_性。14、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 ;(2)一支钢笔的长度是168 。15、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

7、 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 km/h16、如图2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噪声过大时人们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 减弱噪声。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17、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3所示,改变 ,用 (选填“相同”、“ 不同”)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18、 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

8、改变了 。三、 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19、图 4中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的夹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0、如图5所示,由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S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1、 如图6一束光从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 请画出这束光在透过玻璃砖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图4图6图5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22、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s-t图像。如图7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

9、知,丙车在AB段处于 (“运动”或“静止”)。(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内 车运动得较快,它的速度是 m/s。(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图723、东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g。(2)将

10、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8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ml。(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g/cm3。(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图824、如图9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中应选用 (选填“玻璃板”、“ 平面镜”)。 (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 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不点燃蜡烛B 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眼睛应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 后”)的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

11、蜡烛的像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移去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处,发现光屏上并 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5)如果小方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 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6)实验中得出:像和物关于平面镜 。五、综合应用题。(每小题9+8分=17分)25、如图10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1)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小球所做的运动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的平均速度有多大?图1026、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煤灰制作的空心砖代替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3.6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15cm10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求:(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