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05151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说课稿 篇1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中例4、例5有关5位数的认识。下面我就具体来说说本课教材的内容。一、说教材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这里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

2、学生切实学好。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教学准备:课前调查有关南京长江大桥的信息、课件、计数器,练习纸即一张空的数位顺序表格。三、教法学法基

3、于本课的具体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数学活动自主参与法。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4、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3、培养能力、发展数感。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发现、表述、应用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安排了这个环节。1、观察规律,再接着往后数5个。27、37、47、57、()()()()()110、210、310、410、()()() ( ) ( )、读出下面的数。 0 63谁能说说

5、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想一想,是几位数?再添是多少?它是几位数?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当然这个环节可以放在课前做为一个预备练习。(二)讲授新课1、汇报调查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结果,并揭题。强调调查到的数学信息,学生汇报调查的数据,教师板书,说到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时,教师课件出示,并请生认读。那如果一千一千再往上数,更大的数又该怎么读呢?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万以内的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调查、汇报,引入到今天学习的内容的同时,又让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一举多得。2

6、、教学例4。分三步走(1)观察例4中的立方体。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3)小结并板书。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教师说过一遍学生不可能就掌握了,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强化,这里还安排了2个活动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计数器上拨一千,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3、教学列5。(1)教师拨出2356,请学生认出读。根

7、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三千三百五十六。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356。)(2)师:这个数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设计意图整个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的能力。4、课堂练习。将两个例题的内容整合(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题。看计数器读书并说出这些数的组成。(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从994-1000;从9995-10000。(又是一个数学活动,这里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5、数位顺序表。(1)说

8、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设计意图到这里,整个教学过程就结束了,通过活动学习,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三)综合练习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并将认读的数写在本子上。这个即是一个练习,又是一个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四)课堂小结在玩过之后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试着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小结过后有时间再安排个欣赏,是有关对南京长江大

9、桥的认识。出示后,再让生补充信息,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的劳动成果。说课稿 篇2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会飞的图画,说课程序如下: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学法。三、教学设计。四、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会飞的图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教材第15课。2.教材分析:会飞的图画是一篇充满情趣的课文。课文从爸爸给小明的来信引出邮票,再通过妈妈介绍,小明了解到邮票就是“会飞的图画”,最后以小明想象自己画的邮票飞向四面八方结尾。近年来,手机、电脑的普及,让人们传递信息的速度更快,渠道更多,书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被弱化了,被忽视了,以致于许多的学生只听说过邮票,但对邮票是什么

10、样的,有什么作用都不太清楚。教学中我以这个为突破口,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邮票的作用以及邮票画面上所承载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喜欢邮票的情感,激发想象力。二、教法、学法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枯燥的书本学习转向生活实践学习,由单调的分科学习变为学科融合,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让学生感受邮票的画面美,了解邮票的作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围绕让学生感悟邮票“会飞”的特点进行难点突破。整个教学设计立足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11、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首先引导学生质疑:会飞的图画是什么?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抓住邮票画面美丽和能够帮助寄信这样两个特点,时时处处让学生感受邮票的美丽与神奇;最后鼓励、指导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欢的邮票。在知识层面上,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一定的词汇;在能力层面上,学生了解邮票的作用以及画面上所承载的知识;在情感体验上,培养学生喜欢邮票的情感,鼓励学生搜集邮票,了解邮票文化的博大精深。三、教学过程1.以质疑促思考2.以形象促感受(1)实物介绍,拉近距离(2)播放课件,激发情趣(3)激情朗读,培养语感3.以情境促感悟4.以实践促培养四、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在教学中,多媒体vcd对教学起了非常重要的

12、作用。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揭题,展示各式各样的邮票,它用声音、画面营造了一个“立体”的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尤其适合在低年级教学中使用。2.新课程标准为课堂注入了新活力。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把师生间的单向交流变为双向、多向交流,使课堂成为一个开放的课堂。本节课我抓住学生年龄小,爱提问的特点,精心设计了看vcd、读课文、听介绍、悟感受、画邮票等几个环节,以形象促感受,以情境促感悟,以实践促培养。学生们在这个全新的课堂上,兴趣盎然,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言语畅达。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将语文教学与智育、德育、

13、美育的发展有机地融合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广大教师要把多媒体教学资源用“活”,用“巧”,为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推进工作添砖加瓦。说课稿 篇3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下册第七课第二节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在前一框题分析家庭消费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家庭消费不仅是影响个人生活的小事,对社会生产也会产生重大影响。重点分析了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这对于在学生当中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及提高青少年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家庭消费与社会生产的关系,理解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及发扬艰苦奋斗、勤

14、俭节约精神的现实意义。2、能力方面:通过对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的教学引出树立正确消费观以及适度消费的更要意义,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使学生认识其危害,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觉悟方面:通过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分析、审视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因为讲清“生产和消费关系原理”只是前提,“正确的消费观”内容才是本课教学的主题,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确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反对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和习惯。教学难点:正确的消费观对于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因为高一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认为家庭消费只是个人的事情,与社会与国家无关。(四)、说教材处理对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教材显的理论有余,材料不足。要想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需补充一定的实际材料。讲解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问题时,要引出新的观点,深化教材内容,还应针对青少年学生中不文明不科学的消费习惯,分析弊害,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要想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因势利导,顺理成章,切忌说教。二、教法 学法:本课教学有许多疑点,容易引起学生思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因此本框我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