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后反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049638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加连减教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连加连减教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连加连减教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连加连减教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连加连减教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加连减教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加连减教后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加连减 教后反思 第一篇:连加连减教后反思连加连减教后反思 本课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用到的连加连减计算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回答,再列式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各抒己见,说的问题新颖而且切合实际。例如:李达同学说的:“我有支铅笔,刘畅有2支,王京杭有4支,一共有几支。孙雨欣同学说的:“妈妈买来1个桔子,我吃了2个,爸爸吃了3个,还剩几个。同学们气氛活跃,争先恐后抢着举手发言。真正做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知识有一种实质性的理解,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40分钟是

2、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环节,还是练习环节我都设计了符合一年级孩子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的问题。在练习时我从课堂中寻找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先请1名同学起立,再请他前面的3名同学起立,他后面的4名同学起立,一共有几名同学起立了。先坐下2名同学,再坐下3名,还有几名同学起立。同学们都特别感兴趣,很快说出算式并口算出得数。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这样的课堂效果很好,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个别学生平时对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训练的少,所以对动态课件喂小鸡的过程及摆小棒的过程不会用语言表述,不会提出数学问题。以后课堂上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二篇: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连

3、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习连加、连减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结合情景图例1,按照运算顺序,先让学生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我边说边板书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在连减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这样既巩固了前面

4、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 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我采用一贯的方法,让全班学生每人出一道题,内容可以是连加的、也可以是连减的。然后全班一起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这样感觉学生计算自己出的题兴趣很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本节课中,我发现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在自己出题时考虑不是很周全,有的题最后的结果可能超出了100,这样就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了难度。另外,还有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涉及到进位和退位时,容易出现错误,审题不是很仔细,需老师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第三篇: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

5、减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下面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设计,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主阵地。这堂课,我创设了小明喂小鸡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很快就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2、动

6、态感知,静态领会 为了让学生通过事情的发生,体会理解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2道静态的例题,以喂小鸡课件的形式动态呈现,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让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再用课件动态展示喂完小鸡后的情景,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很快就列出了连加连减的算式,教学难点

7、自然也就迎刃而解,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可谓得心应手。 、体现算法多样化 我在教学做一做的两道题目时,学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算式方法:一种是先算左边和中间的小棒,再加上右边的小棒;另一种是先算出右边和中间的小棒,再加左边的小棒;还有一种是先算左右两边的小棒,再加中间的小棒。在解决这道题时,我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意识,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创造性思维的机会。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理解图意时,我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大胆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

8、明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2、在教学例题8-2-=时,有位学生说。“因为2和2组成4,8-4就是”,这体现了数学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我未能很好地抓住这一教学资源,进行拓展教学,说明我课堂教学机智和掌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四篇: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学习连加连减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这几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

9、进行板演,第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就是第二个算式中的一个加数,就为学生探索连加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两道例题都是放手先让学生试算,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安排,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找到了不足的地方: 在教学连加、连减列竖式的过程中,比如安排的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进行板演的时候,学生的灵活性不高,先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第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和第二个算式中有什么联系,结果学生发现的积极性差,换一下问的方法时,学生能及时回答。

10、在巩固练习时应加大训练力度。由于部分同学计算速度慢,以及我再次讲解的过程中,再次重点强调竖式经常出现的问题,耽误时间多,使得巩固练习时,速度慢的学生和速度快的学生拉开了距离,有些慢的学生这道没写好,就开始思考下一道,这样有几个学生出现了脏、慢、乱的竖式。 在这课的教学中,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连加时,特意安排有联系的加法算式进行板演,第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就是第二个算式中的一个加数,就为学生探索连加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在连减中,安排有联系的减法算式进行板演,就为学生探索连减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通过连加、连减的巩固练习,学生在做加减时,就显而易见

11、的简单多了,但问题同时也出来了,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一着急该加的加了,但在列竖式时,结果正确,该标退位点的,却标成了小1,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出错的地方,在加减混合练习时,我特意安排两位同学,举例练习,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退位点,和小1,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做题的过程,而且正确率明显提高。 课堂教学中是结合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进行的各种教学改革后,依据改革的实效性、实用性进行的全新教学。在课堂中,首先,我彻底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理解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放手给学生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动手能力,动脑能力。适合本

12、节课内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在课堂上,还有课下练习以及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小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跟不上计算快的同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特意照顾速度慢的学生,分层出题,让他们也在慢的练习中,掌握住学习目标。 课堂上,由于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在计算顺序上,学生已掌握的很得当,在列竖式的时候,有的学生能主动的发现,孩子们却能思考到的,留悬念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结束了本次内容的讲解后,经过反思,我觉得再教的话,反思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会弥补掉,对于课堂上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会继续应用。课堂的灵活性也会再提高点,教学中出

13、现的“美丽的火花”,会让它在再教中,更加闪耀。 第五篇。“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教学0以内的连加、连减,“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连加与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同时初步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 1、利用课件情境,理解连加与连减算式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在教学例时,课件先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图意,并列出加法算式:2=。然后在让出示完整的情境图,根据情境图,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一共多少个南瓜。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学生列出算式,有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前面加法的基础上列出算式6+1=,还有的学生根

14、据图意直接列出连加的算式421=。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然地引出了连加的算式,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连加算式与两个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反思“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紧接着我出示例2的情境图,直接让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通过交流让学生仅可能地说完整,说准确。在此基础让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自然地列出了连减的算式:3-=(类推)。 、观察比较,理解意义,理清顺序。 在引出连加和连减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今天学生的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生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发现连续相加我们可以称之为连加,连续相减我们可以说连减。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连加与连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的学生说都得算两次,也

15、有的说等于号前有三个数,还有的小朋友说先算前面的再算右边的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连加与连减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 3、尝试计算,理解算法,练习巩固。 在情境图的理解后列出连加与连减算式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很多小朋友根据图意很快的算出结果。于是我去除情境图,让学生思考,没有情境图,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关注的重点集中到算式上来,让学生说说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连加连减算式,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这样运算的顺序与图意结合在一起,更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从左往右计算。 想想做做习题,让学生根据算法,算出答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巩固提高。第 3 页 共 7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