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层测量工程研发大楼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04963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层测量工程研发大楼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3层测量工程研发大楼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3层测量工程研发大楼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3层测量工程研发大楼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3层测量工程研发大楼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层测量工程研发大楼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层测量工程研发大楼专项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1、本施工测量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2、平面施测依据三、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四、 测量放线基本准则五、技术准备1,测量人员准备2、测量资料准备3、测量用具准备六、施工测量1、平面、高程控制网控制点的布设2、桩心偏移检查3、地下车库施工测量控制4、0.00标高5、首层内控点的做法6、内控点的垂直传递7、楼面平面放线8、筒体结构垂直度控制9、沉降观测10、工程测量标高控制七、验线八、作业安全九、质量管理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大渡口区西城大道旁,本工程为中冶建工设计研发大厦工程,由研发大楼(23层)、培训中心(14层)、健身中心(2层)组成,总建筑面积80107

2、.1平方米。本工程设计研发大楼设计高程0.000m相当于绝对高程266.500m,建筑总高度为108.4m。培训中心0.000m相当于绝对高程253.600m,建筑总高度为50.1m。健身中心设计高程0.000m相当于绝对高程253.600m,建筑总高度为13.9m。二、施测依据(1)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资料。(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业主提供的点位座标、高程资料(详附件),坐标系统:重庆市独立坐标系。F1168:X=57006.599、Y=54774.806;M0584:X=57013.873、Y=54745.821高程系统:56年黄

3、海高程系统。F1168:高程为275.144M0584:高程为274.934(5)设计图。三、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1、使用的原始资料真实可靠,并有现场交接。2、使用测量仪器,严格按照GB5002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规定项目进行检验和校正,以确保测量精度。3、测量放线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设计要求。4、实测要求:全站仪做控制点、放桩位点,激光经纬仪竖向引线,经纬仪采用正倒镜穿线、水准仪控制标高、水准测量尽量采用等距离测量、钢尺做往返丈量。5、经纬仪穿线投点时,应采用盘左、盘右两次投点取中。6、主要控制点位、轴线应加强保护,经常检查,严防破坏、沉降、平面

4、位移。7、在施工中应对轴线、交界位置的标高进行互检。8、程序要求: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施工测量自检、互检报检验线。9、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负责部门汇报。四、 测量放线基本准则1、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大线控制小线的原则。2、严格审核测量起始数据的正确性,步步进行核算。3、测量方法简捷、精度合理。4、定位、放线工作必须经自检、互检。5、做好竣工测量的资料的填写、保管、移交工作。五、技术准备1、测量人员准备由项目部组织人员对该工程进行整体平面控制,完成后交付施工,施测人员23人,其中主要应有测量工程师或测量技术员1人负责计算和资料整理,全面指挥工作,其他人员需经过培训或具有专业测

5、量知识的人员实施测量工作。2、测量资料准备按公司有关规定领取有效的技术资料。3、测量用具准备根据工程需要对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数量给予配备,由公司技术部提供经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测量用具。测量设备有:序号测量仪器名称数量单位型号1全站仪1台尼康NIVO2.M2激光经纬仪1台天津FDTL2CL3水准仪1台苏光DSZ24鉴定钢尺1把30m 5塔尺1把5m6线锤3个5kg(1) 2.5kg(2)六、施工测量1、平面、高程控制网控制点的布设控制点布设的原则:建立平面控制网首先要保证逐级控制精度,减少误差累积。因此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由主控制线到加密控制线、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施工控

6、制过程中不能颠倒处置。本工程建立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施测,经平差处理后报监理组织复测。经复测确认后的成果方能用于指导施工。(1)平面控制点布设建立起本工程的总体控制点线,其它各施工放线工作可根据总体控制点线测量加密或测设。控制网点相互需要通视并易于保护,各点距离应比较均匀,为每栋楼能有效施控。埋点为钢筋或钢钉,测量资料重点保存。 (2)高程控制点布设将高程控制点布设在土质坚硬不易受到外界破坏的地方(比如塔吊底或施工范围边的坚硬土质上),将场区内的高程点做导线平差,最后在符合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的范围内才可以使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场区水准点,以判断水准点是否

7、被碰动,确保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基坑内不少于三个水准点(标明相对高程),取所有水准点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基准标高。每次引测标高除要作自身闭合外,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要联测校合。2、桩心偏移检查在砌好护壁后,根据房屋的桩基平面图,在护壁上放出地梁、墙肢轴线,轴线通过外控,将轴线向外引线,并做好标记,然后用经纬仪穿线。3、地下车库施工测量控制本工程在地下车库施工阶段,施工测量采取外控法,首先依据控制点结合总平面图,通过全站仪放线,测设出各个楼房的测量控制线,并采取多余观测进行坐标的复核,测量误差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在建筑外设置控制桩,以便于观测和保护,保护好各个控制桩,然后依据此条控制

8、线横向、纵向放样出各细部轴线及边线等。4、施工到0.00标高后,地上工程的结构施工,测量控制主要采取内控测量法,在工程结构楼板上设置控制点,利用激光经纬仪通过楼板预留洞垂直向上投点施测。5、首层内控点的做法:在0.00层楼板面内控点处设置预埋钢板埋件,而后在钢板内控点处作永久性记号,每次由此点垂直向上投点时激光经纬仪均安置在钢板的记号上,在每层内控点设置后要进行精确的测边、测角检验,以充分保证各内控点的精度。6、内控点的垂直传递:在施工上一层楼板时预先在上层楼板内控点相应的位置预留150mm150mm方洞(留洞位置应保证能使下层控制点上仪器视线垂直向上投测时顺利穿过预留方洞),具体内控点垂直传

9、递方法如下:(1)在下层预埋钢板中心坐标点位置(内控点)处将激光经纬仪置对中,整平,对点后将仪器反复精平。(2)在仪器天顶上方的预留洞口上面设置有机玻璃目标分划板。(3)进行仪器调焦,使上面的目标分划板上的参考坐标X、Y轴呈现最佳清晰状态。(4)操作人员用对讲机指挥上方人员移动目标分划板,先使望远镜的十字丝与分划板上的X、Y轴平行,再使望远镜的十字丝原点与分划板上的X、Y轴的交点相重合。(5)将仪器转动90、180、270重复上述操作。(6)在板面所有内控点的投测工程都完成后,用经纬仪、钢尺量测点角度、距离,检查角度之差5,距离闭合差3。7、楼面平面放线在楼层控制点确定并验核后,保证其角度和距

10、离的闭合差在规范要求之内,利用内控点穿出主要控制线,再放样各细部细线,最后放出墙、梁、柱边线,每次放样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并实测出各楼梯间、外墙大角的位移量,将所有测量成果资料存档、留底。8、筒体结构垂直度控制在0.000m层结构完成后,及时将筒体中心线投测于剪力墙内壁上,并在该层结构作标志,形成筒身“+”控制线,随着结构上升,采用经纬仪引测筒身控制线和控制结构垂直偏差。 9、沉降观测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物,应设沉降观测点,精度要求为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往返差、附合差或环线差0.30。沉降观测点埋设于柱上,标高为地坪向上1.0m处。观测频率:高层建筑塔楼每增加3层观测

11、1次,主体结构完工后可半月观测1次,直至沉降稳定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5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观测点的形成与埋设:利用直径20mm的钢筋,一端弯成90角,一端制成燕尾形埋入墙内,如图:10、工程测量标高控制(1)地下车库施测前利用业主指定城市水准点向下施测并校核底板标高。(2)本工程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水准标高控制采取逐层传递法,施测控制标高时,从测量预留洞垂直悬吊50m钢卷尺,用两台水准仪上下同时读数,并算出其控制标高,作出标记,在悬吊钢卷尺时,注意钢卷尺的张力、温度、尺寸的改正。楼层向上施工,均在钢筋上控制+1000mm标高(结构)从控制标高向上量距时,读差2mm,水

12、准仪抄平时,误差应2mm,两次累积误差应4mm。七、验线按照(定位、放线)程序经自检、互检合格后请质检员、验线员、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八、作业安全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施工安全规程,注意保护人身与仪器设备安全,危险区及高空作业应采取必要保护措施,严禁违章操作,违章进入施工现场,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九、质量管理设立质量管理点,做好控制网的技术监督工作,做好点位保护工作,收集整理资料。1、主要控制轴线标志应注意其沉降、平面位移等,以免影响正常使用。2、内控点向上引测精度控制。3、对外边线每层用经纬仪检查相邻边线的稳定性,严格控制模板轴线就位情况,以保证工程全高垂直度,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