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2049106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句容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句容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句容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句容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句容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句容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 次 备 课 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的签订。教学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二、教学设计【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一)义和团运动1由来:义和团由 、 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2.背景: 世纪末,随着 的加剧和 猖獗,这些组织转变为具有 组织。3.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 ”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义和团迅速控制 地区。义和团兴起过程中,曾提出“ ”口号。(二)抗击八国联军1.1900年6月,八国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 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2. 义

2、和团破坏沿线 ,并在 一带狙击敌人;在北京的义和团围攻 和 ;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 ,并炮轰 ,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 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3.慈禧太后在西逃中,下令清军 ,并无耻地请求 。义和团运动在 镇压下失败。4意义:义和团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 ,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 ”。5.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 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 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八国( )签订了 。2.内容: ; ; ; ; 。 3.影响: 。从此, , 。【重难点突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

3、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无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材料三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据传上述对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前的一个小插曲。当时某国谈判代表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辛丑条约。(1)根据材料一,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当时清政府对外面临着怎样的形势?(2)由材料一判断,材料二中“万寿无疆,普天同庆”指的是什么? “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 “割地求和”指的又是什

4、么?(3)材料三中的“八大王”联合的目的是什么?小文书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为大清赢得了“尊严”,但清廷最终还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该条约的严重危害是什么?(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近代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三、课堂小结四、当堂训练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B.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2.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3.有人把中国沦为半

5、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的三部曲”。下列事件能反映这一说法的是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A B C D4.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自此,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历史宣告结束。规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 5.“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与“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B. C. D. 6.阅读下

6、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 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島、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2)材料一、材料二的不平等条款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材料一、材料二中的经济侵略手段各有什么侧重点?(4)材料三中哪一条款表明清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5)概括指出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五、教学反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