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经济开发区2022年农牧民调研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048858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2022年农牧民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2022年农牧民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2022年农牧民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2022年农牧民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2022年农牧民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拉善经济开发区2022年农牧民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拉善经济开发区2022年农牧民调研报告一、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情况1、性别结构从性别结构看,因男女法定劳动年龄有所区别男16-60岁,女16-55岁,开发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中男性有158人,女性有108人,男性劳动力明显多于女性劳动力。表1.性别比例:性别人数比例%男性15859%女性10841%合计266100%2、年龄结构开发区农牧民劳动力中,年龄在16-19周岁的劳动力有14人,占劳动力总资源数的5.3%;年龄在20-39周岁的劳动力有162人,占劳动力总资源数的60.9%;年龄在40-54周岁的劳动力有74人,占劳动力总资源数的27.8%;55-60周岁以上的16人,占劳动力总资源数

2、的6%。表2.年龄分析年龄周岁人数比例%16-19145.320-3916260.940-547427.855-601663、文化结构开发区农牧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75人,占劳动力资源总人数的65.8%;高中及技校37人,占劳动力资源总人数的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54人,占劳动力资源总人数的20.3%。表3文化程度分析调查对象初中级及以下高中、技校大专及以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农牧民17565.83713.95420.34、掌握就业技能情况及转移就业意向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开发区农村剩余牧区剩余劳动力大多不愿意外出务工,再加上缺乏一定技能和自我约束

3、能力,即使外出务工,也因受不了企业的管理,主动放弃,导致转产转移就业难度加大。二、农村牧区充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情况。截止2022年底,开发区两个嘎查转移就业人员共253人。1、性别结构从性别结构看,因男女法定劳动年龄有所区别男16-60岁,女16-55岁,开发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中男性有124人,女性有129人,男性劳动力略少于女性劳动力。表1.性别比例:性别人数比例%男性12449%女性12951%合计253100%2、年龄结构开发区农牧民劳动力中,年龄在16-19周岁的劳动力有13人,占劳动力总资源数的5.1%;年龄在20-39周岁的劳动力有119人,占劳动力总资源数的47.0%;年龄

4、在40-54周岁的劳动力有103人,占劳动力总资源数的40.7%;55-60周岁以上的18人,占劳动力总资源数的7%。表2.年龄分析年龄周岁人数比例%16-19135.120-391194740-5410340.755-601873、文化结构开发区农牧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24人,占劳动力资源总人数的49%;高中及技校45人,占劳动力资源总人数的17.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4人,占劳动力资源总人数的33.2%。表3文化程度分析调查对象初中级及以下高中、技校大专及以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农牧民124494517.88433.2253名转移就业人员从事的

5、行业涉及加工制造业、公益性岗位、个体经营及其他行业,工种涉及机械类,效劳类等。2007年2022年开发区共组织开展农牧民创业培训45人,共为26名农牧民工提供32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三、农牧民工就业效劳情况。目前,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场地主要依托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乌斯太校区现有资源,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学校总占地面积31.5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0000平米,其中,可用于职业技能鉴定产地面积7710平方米,理论考试场地2610平方米,技能考核场地5100平方米;可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场地包括,12030平方米的实验实训中心车间和46间实验实训室。并根据开发区目前和长远的

6、开展实际,建设了以化工、机电、汽修、物流、计算机为主导的19个专业实验室和5个实训车间,30个多媒体教室。现在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乌斯太校区共有专职教师、临时工及外聘教师147人,专职教师64人,兼职25人。2007年2022年共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1426人,其中2022年、2022年,由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人社局牵头,联合乌斯太镇以及*毛道嘎查和*敖包嘎查共开展两期农牧民转移转产外出考察培训,共计103人,培训补贴标准根据培训类型、培训课时计算,截止目前已全部拨付;四、农牧民工根本权益保护情况截至2022年底,开发区企业就业农牧民人数共33人,其中32人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将其纳入劳动用工备案,1人

7、劳动合同已到期但仍在原单位工作。由于受国际国内金融危机的影响,局部企业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企业不仅没有裁员和降薪,反而加强员工岗位培训,并对富裕员工进行调岗、转岗,从而稳定了员工队伍。尽管年中拖欠近3个月的工资,年底已经全部补发。农牧民劳动平安卫生权益保障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切实保障农牧民工劳动权益,平安知识教育和平安管理培训课程已经纳入开发区农牧民工培训范围之内,同时劳动监察大队也定期下企业进行平安隐患排查,发放平安宣传手册,真正实现对农民工生命平安健康权益的保护。五、农牧民工公共效劳情况情况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免费教育极大的保障了农牧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情况。开发区新型农村

8、合作医疗实现了制度统一、模式统一、运行方式统一,绝大多数的农牧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户、特困户等一些困难群体也参加了这项“惠民工程”,对收入不高的农牧民来说,这极大的缓解了其医疗保障问题。多年以来,方案生育工作坚持嘎查与社管局联合开展工作模式,经常入户开展方案生育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实行方案生育。204户农牧民住房问题根本得到解决,退牧牧民大都搬至社区生活,20户牧民住廉租房,2户住公租房,未退牧牧民共19户,六、农牧民工土地林地、草场权益保护情况开发区农牧民大都已退牧,现有68名农牧民工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持有草原证。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的根本情况是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嘎查用

9、每笔资金都需要理财小组签字同意,理财小组代表全体牧区行使权力,全民共享。七、开展农牧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开发区农牧民劳动力就业市场呈需方市场趋势,开发区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远远多于本地劳动力,但仍有局部劳动力处于失业或不稳定就业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农牧区转移劳动力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不愿外出务工,同时由于缺乏一定技能和自我约束能力,即使外出务工,也因受不了企业的管理,主动放弃,导致转产转移就业难度加大;二是大局部工业企业聚集区远离市区,企业相关配套效劳设施不够完善,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年轻员工无法安心工作;三是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劳动

10、者的维权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企业的用工环境、福利保险待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劳动者的及时就业;四是近年来,随着惠农惠牧政策的实施,不少农牧民认为在家也有收入,又能照顾到家庭,外出务工的意愿降低、人员减少。针对此类问题,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效劳系列活动和就业门户网站、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对劳动者开展实地帮教、就业典型宣传等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劳动者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起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正确就业观;二是加强就业培训,有效提升农牧民劳动者就业技能。大力开展各类针对性、实用性技能培训;同时,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创业培训促就业作用;三是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积极争取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投入,增加贷款发放额度,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工程开发、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和贷后跟踪的“一条龙”效劳;四是加大对农牧民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工程,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就业,继续实施“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农牧民就业困难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