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统一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048610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统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统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统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统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统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统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统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统一一般而言, 人们倾向于通过句子的真之条件理解句子的意义。这一做法在戴维森于1967年发表他的论文?真与意义?之后更为盛行。达米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 句子的意义应该通过它的证实 (verification) 或辩护 (justification) 条件来理解。虽然达米特的这一思想并没有充分地落实到对自然语言的分析之中, 而只表达为一种理论设想, 但它毕竟为理解句子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因此值得我们重视。从这个角度来讲, 理清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并试图理解这些不同的思想来源如何被达米特统一在一种意义理论之中, 是必要的。一达米特因解释弗雷格的思想

2、而出名于世, 他本人也明显受到弗雷格思想的影响。从意义理论的角度来看, 我们认为, 这种影响主要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达米特同意弗雷格将句子而不是语词作为理解意义的根本单位;其次, 达米特赞赏弗雷格严格区分逻辑的东西与心理的东西;再者, 达米特认同弗雷格对涵义和意谓之间所做的区分。我们首先来讨论第一个论点, 即将句子而不是语词视为理解意义的根本单位。这一论点在当今的分析哲学领域之中, 并不是一个很新颖的论点, 但是在弗雷格时代, 情况并非如此。根据达米特的考察, 是弗雷格首次在哲学史上提出这一论点。在弗雷格之前, 哲学家们常见的做法是将语词视为意义理论的根本单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

3、、康德、黑格尔等人都是如此。弗雷格改变了这一看法。在他看来, 语词的意义只有通过它在句子中的作用才能被理解。也就是说, 只有当我们首先理解了句子的意义, 我们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中语词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 句子比语词的地位更高。弗雷格的这一思想被概括为他的语境原那么;。语境原那么;是弗雷格在他的?算术根底?中所提出的三条原那么中的第二条原那么。它的原文表达如下:必须在句子联络中研究语词的意谓, 而不是个别地研究语词的意谓。;【2】我们可以发现, 语境原那么最初是弗雷格在他研究数学哲学的背景之下提出的, 但这不阻碍我们将这一原那么扩展到自然语言的领域之中, 因为弗雷格曾明确主张我们可以将研究数

4、学哲学所获得的成果扩展到对自然语言的分析之中。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弗雷格强调句子作为意义的根本单位, 但这并不否认语词的作用, 因为归根结底, 句子是由语词按照一定的原那么构成的。分开语词, 句子将不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 相比拟句子而言, 语词更具有优先性。从外表上看, 这个结论与弗雷格之前的那个结论是相矛盾的, 但其实不然, 因为这两个结论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句子与语词之间的关系。语词之所以具有优先地位, 只是在句子构成的意义上说的;而句子之所以具有优先地位, 是在理解意义的根底上说的。换句话说, 弗雷格之所以主张句子比语词具有更高的优先性, 是从解释角度考虑意义问题所获得的结果。达米

5、特非常欣赏弗雷格的这个论点, 以致于当弗雷格后来将句子视为与复杂的单称词项等同时, 他认为这是弗雷格思想的一种退步。在达米特看来, 将句子等同于复杂的单称词项模糊了句子与语词之间的区别, 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分。但是在笔者看来, 无论在何种意义上, 弗雷格都不可能不知道句子与单称词项之间的区别。因为区分句子与语词是弗雷格所创立的现代逻辑的要求, 弗雷格最初区分函数与自变元的工作便表达了这一点。我们认为, 弗雷格将句子视为单称词项, 很可能只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谓是真值这一论点。在现代逻辑创立初期, 人们倾向于承受的是专名的意谓是对象, 但是对于句子的意谓是真值这一论点, 多数人比

6、拟难以承受。甚至于后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 都有不少哲学家认为句子意谓的对象是事实、情境等实体。弗雷格通过将句子与单称词项进展类比, 有利于人们把握他的根本思想。而且达米特本人也成认, 将句子与单称词项进展类比, 在方便性和简易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假如我们的这个论点是合理的, 那么这意味着在意义理论中, 弗雷格至始至终都成认句子相对于语词而言具有优先地位。达米特同意句子是构建意义理论的出发点, 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理由。首先, 达米特承受弗雷格所创始的从现代逻辑出发考虑意义问题的思维方式。虽然达米特倾向于承受直觉主义逻辑, 而不是弗雷格的一阶逻辑, 但它们都属于现代逻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 我

7、们可以认为直觉主义逻辑必须以一阶逻辑为根底, 因为直觉主义逻辑承受弗雷格的一阶逻辑在函数和自变元之间所做的区分。而区分函数和自变元的过程恰恰表达了句子相对于语词而言具有优先地位。达米特承受句子是构建意义理论的出发点的第二个理由, 与维特根斯坦对他的影响有关。达米特承受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在这种观点下, 句子比语词重要, 因为我们只有通过一个完好的句子才能施行一个语言行动, 比方说做出一个断定, 给出一个命令等等。关于弗雷格的第二个论点, 即区分逻辑的东西与心理的东西, 这在达米特看来, 也是弗雷格的一个重大奉献。达米特说:在明确斩断与传统这一传统流行于英国经历论者之中并且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8、亚里士多德之间的联络这一方面, 弗雷格是第一人。;37-638达米特所说的流行于英国经历主义者之间的传统指的是这样一个论点:它主张一个语词或表述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在说话者的心灵之中引起相关的心智图像、感觉印象等之类的东西。洛克、休谟等人都持有这种观点。弗雷格将这些与心灵相关的心智图像、感觉印象等之类的东西统称为表象;, 将语词或表述的意义称为思想;。在弗雷格看来, 思想不同于表象。为了支持这个论点, 弗雷格首先从四个方面区分了表象与客观的外界事物。比方说, 表象看不见、摸不到, 但外界事物是可感可触的;表象可以被主体所拥有, 但外界事物不能被拥有;表象需要承载者, 但外界事物不需要承载者;每个表

9、象只有一个承载者, 且不同的人的表象不同。在此根底上, 弗雷格通过说明什么是思想, 阐述了思想与表象之间的不同。弗雷格阐述什么是思想的过程是以毕达哥拉斯定理为例进展说明的。在他看来, 两个不同的人都能理解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表达的思想, 这一现象说明思想与表象不同。因为两个不同的人不可能拥有同一个表象, 但他们却可以理解同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假如思想和表象那样, 需要承载者, 那么将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即某人所理解的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表达的思想是真的, 而另一个人所理解的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表达的思想是假的。而且有可能, 某人所理解的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表达的思想只属于他个人的思想。但这些情况是不可能

10、的。因此, 弗雷格认为, 我们应该将思想与表象区分开来。思想属于逻辑的东西, 表象是心理的东西。区分思想与表象实际上说明逻辑的东西与心理的东西应该区分开来。虽然达米特并不完全赞同弗雷格的论证过程, 比方说他认为弗雷格坚持主体内部经历和心智图像的主观性和不可交流性是一种错误, 但他赞同弗雷格的结论。也就是说, 达米特认为逻辑的东西与心理的东西是不同的。达米特之所以认同这一点, 因为他和弗雷格一样, 认为语词或表述的意义可以被不同的人所共享。假如一种意义理论不能保证这一点, 那么不同的主体可以同时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是不可能的。弗雷格的第三个论点即区分涵义和意谓, 达米特对此评价很高。在他看来, 这

11、是弗雷格对当代意义理论最为突出的奉献。当然, 严格说来, 弗雷格不仅区分了涵义和意谓, 他还区分了语力。也就是说, 弗雷格实际上区分了句子的三个不同层次, 即涵义、意谓、语力。只是由于弗雷格对语力问题讨论的比拟少, 学者们才比拟重视涵义和意谓之间的区分。达米特非常清楚这一点, 他后来非常强调句子的语力因素也正是基于弗雷格的这种区分。涵义和意谓之间的区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弗雷格最初是通过对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开场阐述他关于涵义和意谓的理论。同一性问题即关于相等;问题的考虑, 它考虑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相等关系到底是关于对象之间的关系, 还是关于对象的名字和符号之间的关系?弗雷格认为:与一个符号 (名

12、称, 词组, 文字符号) 相关联, 除要考虑被表达物, 即可称为符号的意谓的东西之外, 还要考虑那种我要称之为符号的涵义的、其间包含着给定方式的东西。;6根据这句话,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弗雷格在涵义和意谓之间所做的区分。对于一个符号而言, 它的意谓是符号的被表达物, 而它的涵义那么是符号所包含的给定方式的东西。虽然符号其间包含着给定方式的东西;这种表述不是很清楚, 但它明显与符号的被表达物不一样。因此, 符号的涵义和意谓是不同的。弗雷格并没有解释他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符号;这个语词, 但是根据他所给出的例子, 比方a=b;a=a;、晨星、昏星等, 我们可以知道弗雷格所说的符号既包括数学或逻辑中

13、的符号, 也包括自然语言中的相关表述。我们可以进一步以专名为例说明涵义和意谓之间的不同。弗雷格认为, 专名的意谓是它所表示的对象, 每个人在大脑中对专名形成的主观印象是表象, 而涵义那么在二者之间。弗雷格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我把月亮本身比作意谓。月亮是观察的对象, 而观察是通过望远镜内的物镜所显出的真实图像和观察者视网膜上的图像为中介的。我把前者比作涵义, 把后者比作表象或直观。;9从这个例子中, 我们可以看出, 弗雷格认为专名的意谓是它所表达的对象, 而它的涵义, 那么是客观的、固定的, 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 可以为不同的人所把握。除此之外, 弗雷格还认为, 一个专名有涵

14、义, 但不一定有意谓, 而一个有意谓的专名一定有涵义。比方, 离地球最远的那个星球;这个专名有涵义, 但没有意谓。达米特非常赞同弗雷格在涵义和意谓之间所做的区分, 他还亲自进展论证, 以证明这种区分是合理的。而且, 达米特所阐述的意义理论实际上也是以弗雷格的区分为根底的。比方他认为, 一个意义理论的核心局部是一个涵义理论和一个意谓理论的组合, 而语力局部那么是补充, 很明显, 这种观点是以弗雷格在涵义、意谓和语力之间所做的区分为前提。我们认为, 弗雷格的这三个论点, 第一个论点和第二个论点在方法论上为达米特构建意义理论提供了根据, 第三个论点那么为达米特提供了构建意义理论的根本框架。承受弗雷格

15、的第一个论点和第二个论点决定了达米特在构建意义理论时必然会从语言出发, 而不是像奥斯丁、斯特劳森、保罗-格莱斯 (Paul Grice) 等人那样, 以意图为根底来构建意义理论。因为意图是心理的东西, 区分逻辑的东西与心理的东西, 并且主张句子是意义的根本单位, 已经决定了意图不可能是构建意义理论的起点。达米特承受弗雷格的第三个论点, 决定了他所构建的意义理论至少包含两个局部, 它们分别用来解释句子的涵义和意谓。至于语力理论, 这是达米特在弗雷格区分的根底上, 为意义理论的开展所做出的奉献。因此, 这一局部内容对于达米特本人而言, 是至关重要的。二除弗雷格外, 另一位对达米特产生深入影响的人是

16、维特根斯坦。前期维特根斯坦被达米特视为弗雷格忠实的跟随者, 但对达米特影响更深的是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就意义理论而言,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对达米特的影响最大。根据第一节的阐述, 我们清楚达米特同意弗雷格区分逻辑的东西与心理的东西, 但是他对弗雷格的论证过程有些不满。弗雷格通过将思想与表象比照, 得出思想是独立于人且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东西。他将这些东西称为第三世界;中的东西, 分别与第一世界即客观的外部世界, 和第二世界即主观的内心世界相区分。第三世界中的东西与第一世界中的东西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们不能被感官所感知;与第二世界中的东西的不同之处在于, 当它们属于意识内容时, 不需要所有者。达米特将弗雷格的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