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体育制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0393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体育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美体育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美体育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美体育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体育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大体分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下面以竞技体育为主,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为辅谈谈各国的不同制度。中国举国体制是中国主要的体育制度。严格意义上,中国足球进行了市场化和职业化改革,但改革相当不彻底,是半截子市场化,职业化,或者说是伪市场化,伪职业化。在举国体制的大环境下,足球运动虽然在最开始通过市场化改革,俱乐部产生了,足球市场活了,球员富了,足协也富了。但最后我们渐渐发现比赛之中政府意志无处不在。篮协与排协,虽然也说是向西方学习的市场化结果,其实本质上还有很多举国体制的影子,比如人才引进,仍旧是少年体校和体工队的比较多。而为什么我国的三大职业联盟并不能良性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

2、的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也就造成了,以篮球为例,中国人篮球人口相对较少的情况。中国在篮协注册的篮球运动员也就几千人,然而立陶宛这样的欧洲篮球强国注册篮球运动员竟然有几十万之巨,相比之下篮球人才选拔本身就存在难度。再加上我国的教育制度,一个普通学生想一边打好篮球,另一边算上个几十分的运动员加分就想考上中国的一流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下面简要谈谈举国体制。举国体制是中国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形成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培养“专业运动员”。举国体制是由政府选拔和培养有天赋的运

3、动员参加比赛,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集中力量,使优秀的教练员都有统一的观念和训练计划。在这种制度下,运动员守纪律,训练刻苦,求胜欲望非常强烈,这在奥运比赛中是致胜的关键。短期培养竞技人才效果十分显著。美国和举国体制对应的是市场体制。指的是选拔和培养运动员的经费及其它费用由市场行为来筹集。在美国,普遍的是这种体制。但也只有少数职业化程度高、商业化程度强的体育项目可以通过市场解决,大多数的其它体育项目,因商业性比赛根本没人看,靠市场体制是不可能解决的经费问题的,最后还是要靠政府的支持。金牌是要花钱的,而且要花很多钱。在没有群众基础的体育比赛项目上要想出成绩,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的,不管你是什么

4、体制。美国也有奥林匹克训练中心,美国奥委会的费用是政府根据税法的规定由民间组织或个人捐助的。美国奥委会一年的开支大约是4亿美元左右,主要来自私人和团体捐助。奥委会主要支持国家队和少数顶尖运动员,基层的竞技组织基本不管。英国、德国、日本等的也是如此。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放弃对基层竞技组织的投入,只是采取的是市场化的奖励制度。如美国每年就对大学中的体育特长生和教练有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奖学金资助,并且还有国家奖励基金为一些项目的普及提供帮助:雅典奥运会上美国代表团体操成绩的迅速提高,就与美国政府大力推进体操运动的开展不无关系。而对于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运动,例如足球、篮球等,政府则是在其合法经营内完全不

5、予干预。能做到这一点,和中国相比,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人才的供给很充足。中美比较,在我看来,我们很需要学习的一点仍是人才培养的方式,当然这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和教育制度紧密相关。另外,是我曾经和老师交流过的,百度里面也有相关内容,引用如下:对比发达国家体育制度。中国的举国体制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透明度和效率,而且没有前者,后者就无法进行评判。这两点也正是批判举国体制的重点。由于发达国家体育采取的是市场化的做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操作的透明度。也提供了参与竞技运动是否值得的依据,身价数百万美元的美国游泳神童菲尔普斯,拍一次广告3000万-5000万日元的日本游泳健将北岛康介。其成长完全

6、由自己家庭和学校负责,培养其费用也是有据可查的.。透明度强了,行政干涉一手遮天的情况就会少,有了群众的监督,效率也一定会提高,资源的浪费就会相应减少。会有更多的热爱体育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年轻一代获得更多的健康,公平和平等的机会参与到体育运动甚至竞技体育之中。这样的竞技体育才会是可持续的,健康的,可信赖的,激励人心的。前文对中美两国的体育制度都已经有了很好的说明,再重点说一下两国体育制度上的区别。首先,我认为中国和美国代表了世界上截然不同的两种体育制度举国体育制度和以联赛俱乐部为主的商业化体育制度,而俄罗斯的体育制度则是介于这两者时间。中国和俄罗斯都继承了前苏联的举国体育制度,不同的是现今两国

7、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了举国制度推行难度的不同。俄罗斯的各项社会资源正在大规模的向全社会开放,体育资源也不例外,近几年俄罗斯的俱乐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莫斯科中央陆军俱乐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篮球和足球方面就有非常大的提高,相比中国而言,他们的俱乐部更加商业化,有自己对运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但是在体育发展的方向是有些模糊不清,而中国则相对有明确的目标。但是两国还是以举国制度为基础的,所以说面对奥运会这种国际性赛事俱乐部和联赛还是要给国家队集训让步的。中国和美国的体育制度区别就非常大了。1、就联赛来说,中国的联赛是为国家队培养人才,一旦有重大比赛就会对赛程进行调整,而美国的联赛则是以商业利益为重。

8、以两国的篮球联赛为例,中职篮每个赛季的比赛场数就和美职篮相去甚远,这就是目标不同导致的联赛赛程安排的不同。2、就对社会的影响来说,中国的体育制度带来的是金牌,给社会大众所带来的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祖国的骄傲感;而美国的体育制度则是让社会大众更加广泛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同样也会给大众带来文化的认同,但这种文化认同不同于中国的集体主义认同,更多的是对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传统的认同,例如个人英雄主义认同,我想在美国应该不会有人纠结先感谢国家还是先感谢父母这个问题。3、就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来说,中国是资源和教练的水平是逐级提升的,运动员的培养由国家负担,运动员由体校和一些专门的体育机构培养。美国则是由

9、学校和俱乐部共同培养,培养目的是以商业联赛为目标,所以体育资源非配较平衡。但是美国近几年来为了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也效法中国的举国制度。例如美国女排,先是请了中国的排球名将郎平做主教练,然后运用集训的方式快速提高水平,如今美国女排已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排球队之一,也是本届奥运会上的夺冠热门。那么中国到底要在什么地方向这两个国家学习呢?在我看来,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这两个国家面对体育开放的心态和大胆改革的勇气。其实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文化现象,而中国本来是不存在于西方的文化体系中的,所以也就没有体育运动这个传统,自然在民众中的普及就有一定困难。举国制度已经让中国的民众们认识并了解了体育运动,下一步应该更多地让人民有参与进来的机会,所以普通大众的想法和愿望才应该是中国体育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体育管理者用开放的心态来倾听,有巨大的勇气来改革。俄国在开放,所以他们的体育正在商业化;美国以开放和自由自诩,所以他们应民众的要求效法举国制度提高了奥运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