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说明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03718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说明(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设计总说明(一一、总则:I 主要设计依据: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11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7.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号:K20100556II 结构类型及安全等级:1。工程地址:2。结构类型:本工程为主体五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高度为 20.050m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桩基础设

2、计等级:丙级4。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 年.III抗震设计: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7 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 15g.2。本工程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3. 本工程建筑物结构抗震等级:框架构造为二级,计算为三级。4。本工程的抗震构造措施按 8度采取,框架按抗震等级为二级进行施工。5. 本工程地基场地类别:四类,属轻微液化场地。W.露面、屋面主要活动部分活载标准值:1不上人屋面:0。050KN/m22。上人屋面: 2.00KN/m23办公室:2。00KN/m24。走廊、卫生间: 2。 50KN/m25。门厅及楼梯前室:3.50KN/m26。会议室: 2

3、。 00KN/m27消防疏散楼梯:3。5KN/m2 8资料、档案室:2.50KN/m29。阳台、挑蓬:2.5KN/m2特别注意:使用及施工堆料均不得超过上述荷载值;水箱间及设备房根据相关 专业提供荷载设计,严禁兼做其他用途;所有楼面的后期装修荷载不得大于 0.8KN/m2。V.自然条件:1. 基本风压:0.55kN/m2,地面粗糙度:B类2。基本雪压:0.35kN/m23. 本工程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大沽高程 7.880米二、本工程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计算机铺筑设计PKPM系列软件(2010版三、地基基础:1. 场地标准冻土深度:0.6 米。2. 抗浮设计水位

4、:室外地坪下约 0。5米.3. 依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地下水在干湿交替和无干湿交替作用环境下对混凝土结 构具弱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桩、承台、地梁、地下室底板及侧 墙混凝土中需掺入钢筋阻锈剂和矿物掺合料,满足防腐蚀性能要求.4. 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础说明参见结施 -03。5基础底部持力层为第093层粉质粘土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960KN。6。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可靠措施,以降低基础底板砼施工时的水化热对 结构的影响。7。地下室竣工后,周边开槽范围内采用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 实,压实系数不小于 0.94.无地下室时,地坪垫层

5、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 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 0。 94.8。施工时应人工减低地下水位至施工面以下500mm,开挖基坑时应注意边坡 稳定,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基坑支护措施,定期观测其对周围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物 有无不利影响。9. 深基坑开挖后,应按有关要求进行坑底回弹及坑侧变形等项目的监测10.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进行建筑物的长期沉降观测,要求施工单位做 好设标配合,创造观测条件,即使向设计单位提供信息。11. 沉降观测控制要求按相关规范执行,并应符合市建委签发的建质安管 【1999】529号条文规定,沉降观测结果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交设计单位一份存档。12. 本工程最终允许沉降差Q 0

6、03L.13. 本工程上不结构的嵌固部分为基础顶面。14. 基坑降水应特地上三层及室内外覆土完成后方可停止。四、钢筋混凝土结构:I。混凝土部分:1. 混凝土强度等级:a。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耐久性要求详基础设计说明。b. 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层号标高混凝土强度备注墙、柱梁、板楼梯其他2 及以上 4。 150 以上 C30 C30 C30 C301 基础顶面 s 4.150 C30 C30 C30 C30注:地下室外墙、底板及室外的顶板均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等级为二级,抗 渗等级为 P8。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最低要求:a。混凝土的环境类别:基桩为二类a ; 0。000以下部分为二类;0。

7、000以上部分:室内为一类;室 外为二类 b。b。无特殊注明处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应符合下标的要求:环境类别最大水胶比最低混凝土强度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3一 0.60 C20 0。 30 不限制二 a 0。 55 C25 0。 20 3.0b 0.5 C30 0.15 3。 0注:其他措施详 GB50010-2010 第 3。 5节的规定.c。根据天津市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规程(DB/T29-1762010,本 工程0.000以下砼工程属III类,地上部分为I类,应按天津市预防混凝土碱一集 料反应技术规程(DB/T29-1762010采取相应措施。II。钢筋与钢材部分;1。

8、钢筋:a。9HPB300级钢;一HRB335级钢;HR400级钢。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 95%的保证率b。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受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的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钢 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 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 9%。2。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拉抗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0.85;钢材应有明显 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 20%;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3型钢及钢板:Q235B或Q345B,详据图

9、施工图。4。焊条:HPB300级钢焊接采用E43型焊条,HRB335级钢焊接采用E50型焊 条,HRB400级钢焊接采用E55型焊条。5。在混凝土结构中,钢接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详见11G1011第54页。b。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最外层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c。构件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保护层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e。基础部分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有垫层基础、承台、筏板为 50mm,无垫层基础、承台、筏板为70mm;基础梁为35mm;地下室外墙为25m

10、m。6纵向手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及抗震锚固长度LaE详见11G101-1第53 页。7. 受力钢筋的连接:a。钢筋的锚固及连接详见11G1011第55页。b.钢筋直径d25mm时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c。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避开梁端、柱 端及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d。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被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钢筋面积不应大于钢筋总面积的 25 (受拉区和 50%(受压区。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 径 35 倍且

11、不小于 500mm 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钢筋面积不应大于钢筋总面积的 50%,且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在任一机械连接接头 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 35 倍区范围内,有接头的钢筋面积不应大于钢筋总面积的 50%,且同一根钢筋不得两个接头。e。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 较大直径的 0。 25 倍。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 100mm。f。粗细钢筋搭接时,按细钢筋截面积计算接头面积百分率,按细钢筋直径计算搭 接长度。g。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底钢筋不得在跨中搭接,应在支座处搭接。板顶钢筋为 通长钢筋时不得在

12、制作处搭接,应在跨中 1/3 范围内搭接。h。所有梁、柱钢筋和拉筋的末端应作成不小于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 不应小于10d,详见11G1011第56页相关要求。除特殊标注外,拉筋应同时钩 住纵筋和箍筋。i。未经设计同意,不得随意用强度等级较高或较大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纵向受力 钢筋.如确有必要代换,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 小配筋率及挠度裂缝要求。III。现浇梁、板、柱、墙部分:1. 本工程基础、墙、柱、梁、板等钢筋按平面整体表示法绘制,处特殊注明部 分外,表示方法及构造均应照11G101系列图集施工。2图中未注明的板顶钢筋分布筋可按如下原则选取:板顶受力筋直

13、径三10mm时,分布筋取申6200受力筋直径12mm时,分布筋取为申8200。3. 对相邻的板顶标高相差不超过 30mm 时,支座盖筋可以打弯通过,如图 1 所 示。三图 1 楼板高差处理4。对于配有双层钢筋的楼板,除注明外,均应加支撑钢筋申8,其形式为,每平方 米不小于一个.5双向板的短跨LN4000时,上部钢筋应有50%贯通或假设8200双向构造钢 筋网片,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6。双向板的钢筋放置:短跨方向下(上部筋放置在长跨方向下(上部筋之下 (上,当露屋面梁板底标高齐时,板支座构造做法如图 2 所示。边梁中梁图 2 楼屋面梁板底齐时构造做法7。在现浇板上

14、砌有轻质隔墙时,应根据层高及板跨度情况,在板内下册延墙 方向加设 214316 通长钢筋,钢筋梁端锚入支座内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位 置详建筑图。8. 在现浇板上留有孔洞时,当洞口尺寸不大于 250mm 时(图中未标注,不另加钢 筋,板内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如图 3;当洞口尺寸大于 250mm 时,应按设 计要求加设洞边钢筋或加设洞边梁,洞边加筋如图 4,具体位置应结合建筑平面图 及结构平面图施工,结构图内已标注处以结构图标注为准。图 3 楼板洞口补强图 4 楼板洞口板底加筋示意图9. 板中预埋电线管时,电线管应与受力筋平行或交叉设置,不得垂直受力筋设置 预埋电线管,预埋管应置于板截

15、面高度的中部,管子上下的砼净厚度2 30mm,并 在电线管上表面放置申6200十字钢筋网片,每边伸过管线边缘线200mm .当管线 横穿板跨时,置于板跨度中部 1/3 范围内;当两条管线平行放置时,中间净距2 100mm 。10。框架梁柱交叉处,梁纵向钢筋应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的内侧11。除特殊标注外,主次梁连接点处附加箍筋及吊筋做法如图 5所示每侧三组50次梁型式同原箍筋梁宽主梁图5附加横向钢筋构造主次梁相交节点处主梁箍筋照常设置 20d20d 附加吊筋每侧三组50次梁型式同原箍筋梁宽主梁12. 板短边跨度三3。60m,梁跨度三4。0m时,悬挑长度大于1。5m的悬挑 构件,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起拱。13. 当墙、柱与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小于两级时,其接头处应按混 凝土强度等级较高的施工。14。设备管线如需穿梁,当孔洞之间小于梁高的1/10及100mm时,孔洞周边 可不设置补强钢筋;当孔洞之间不小于梁高的1/10或100mm时,应与结构设计人 员核对并采取相应补强措施后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