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遗产保护论文-工业遗产保护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203706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遗产保护论文-工业遗产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遗产保护论文-工业遗产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遗产保护论文-工业遗产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遗产保护论文-工业遗产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遗产保护论文-工业遗产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遗产保护论文-工业遗产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遗产保护论文-工业遗产保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遗产保护论文摘要: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见证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综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内涵和价值,分析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模式,指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以及保护主体缺位和资金缺乏的挑战; 通过加强工业遗产宣传与知识普及、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规的研究与制定、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规划制定等措施来保护工业遗产。关键词:工业遗产,内涵,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模式,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一、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1、研究背景 工业遗产是人类文化进步与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知识价值、技术价值和

2、艺术价值。21世纪,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各地留下了很多工厂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国家文物局于2006年5月12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充分认识工业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意义,随后,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大都将工业遗产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多老工业基地正在着手进行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2、研究意义和目的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转型加快,一些废弃厂矿、工业旧址等正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消失,如何保护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是现今面临的一个

3、新课题。目的为使人们了解工业遗产的概念、价值,并认识到保护工业遗产是国内外的共识,从而唤醒人们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引起人们对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视。二、工业遗产的内涵1、工业遗产的概念和构成 工业遗产是在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工业遗产涉及的领域宽泛、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2006 年4 月18 日, 国家文物局在无锡举行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 与会形成的无锡建议首次在国内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的概念, 并将工业遗产定义为: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具有历史、社会、建筑、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相

4、关设备, 相关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2、工业遗产的价值 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中对工业遗产的价值做了描述,认为工业遗产具有历史、社会、技术、科学、审美价值等。( 1) 历史价值 工业遗产是研究近现代工业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凝结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历史价值的核心要素是时间性和真实性。时间性是指遗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过。时间越长, 相对越. 珍稀., 历史性就越长。真实性是指现存工业遗产的历史信息必须是可信真实的。( 2) 科技价值 工业遗产见证了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 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 体

5、现在机器设备、工艺流程、工业企业建筑物等中, 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为以后的科技发展产生了启迪作用。如1921 年兴建的大连金州纺织厂一纺车间率先采用了钢筋混凝土锯齿形屋顶, 体现了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 3) 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见证了城市文明的进程, 不仅承载相对完整和真实的工业时代的历史信息, 记录普通工人的日常生活, 而且传承产业工人的优秀品德。作为城市景观一部分的工业遗产承载了社会的共同记忆, 是普通劳动群众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对于长期在此工作的企业职工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价值。( 4) 经济价值 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利用工业遗产厂房建筑结构坚固、

6、空间宽敞、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开展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以开发它的商业价值。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也避免了资源浪费。( 5) 审美价值 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景观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 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立性。城市的差别性在于文化的差别性, 认定和保存这些有着特殊形象的工业遗产, 不但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维护城市的地方特色, 而且可以成为城市鲜明的识别标志。三、 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模式 国际社会早已形成共识开展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而我国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保护和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充分研究和借鉴国际社会的保护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从世界范围看,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主要有四种模式。1、

7、 主题博物馆模式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足迹, 工业建筑遗产就像是城市的记忆库, 将其改造成博物馆是对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回归。2、景观公园模式 对于一些市区内占地面积较大, 具有较高保留价值的工业遗产, 运用景观设计的手法将其改造成公众休闲公园。3、创意产业园区模式 在工业遗产中, 一些厂房、仓库等建筑内部高大宽敞, 结构坚固, 工业气息浓厚, 成为艺术家们向往的创意场所。798位于北京东北方向大山子地区,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从2002年开始,一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开始进驻这里,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

8、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h。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4、综合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原来的工业中心区建立一个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场所等,集旅游、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元开发模式。”以上几种保护再利用模式,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试用范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叉使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模式加以利用。四、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工业历史虽然不长, 但是也保存有不少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我国工业遗产除了具有工业遗产的共有价值外, 还表现出其独有的特色: 一是由于中国历史文

9、化悠久, 遗留有丰富的农业文明时代的古代技术; 二是经历过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洗礼, 近代工业遗产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三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使得近代民族工业遗产成为了近代工业遗产的精华; 四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变化日新月异, 现代工业遗产正面临着技术更新或更替。 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评估、保护和再利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国内目前还处于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体系建设及实践的初级阶段。如何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 以充分挖掘我国工业遗产的价值, 并对其进行保护和再利用, 赋予其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国一些城市, 如上海、北京、无锡、青岛、沈阳等, 在工业遗产保护和

10、再利用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如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沈阳铸造博物馆等。但是, 我国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1. 历史文化价值观的挑战 农业社会时期留下的古城、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经过长期的宣传, 其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尤其是文化旅游的兴起, 古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已经被很好地保护起来。而工业遗产多数只是近百年的积累, 并且只是过时的工业技术的代表, 往往不能将其和历史文化连起来, 这种片面的认识, 导致了许多珍贵的工业遗产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而不知不觉地消失了。2. 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 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 主要对可移动文物

11、、历史街区、河流、名居名宅等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现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则集中体现在工业文化遗产上。快速的城市化建设, 使得各个城区产业结构大幅调整, 导致主城区开始“退城进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 逐步兴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使得旧产业慢慢退去、转移或消失, 并且新城区的空间扩张, 使得原工业区环境日益受到挤压, 原来还在继续使用的工业遗产面临着拆除和衰败的困境。这些情况在许多城市都客观存在。因此, 工业遗产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3. 保护主体缺位和资金缺乏的挑战 许多身处困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基本都以搬迁、转让、转制为结局,而老厂房、设备等往往变成牺牲品, 遭到

12、被拆除、摧毁的命运。谁是保护这些工业遗产的责任承担者, 保护资金从何而来, 这些问题都是工业遗产保护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工业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 对其保护稍有不利, 就会面临被摧毁或消失的可能, 将导致文化遗产的断层, 并对城市肌理、特质内涵都有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工业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宣传工业遗产价值、确定遗产保护主体、提高公众保护意识、落实具体保护措施, 是当前解决工业遗产保护问题的重点。五、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对策 国家文物局已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并纳入管理工作范围。继无锡建议后, 2006 年5 月12 日, 国家文物局下发国

13、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 对加强工业遗产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 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首次将工业遗产纳入普查范围。2009 年8 月10 日, 国家文化部颁发了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首次将“ 工业遗产”列入文物范畴。但是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如何落实还需要有力的后续措施来保证。1.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宣传与知识普及, 提高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对工业遗产理解的偏差导致不少反映近代工业文明的遗址在城市建设中被推倒,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与宣传活动, 使公众了解工业遗产的丰富内涵、认清工业遗产的价值, 进而提高公众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的力度。2. 制定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做

14、到工业遗产保护有法可依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得有重要意义的工业遗产通过法律手段得到有力的保护。3.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规划制定工作一方面, 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不易被识别和受到广泛重视; 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尚未受到重视的工业建筑物等相关遗产正逐渐从现代城市消失。为此, 开展工业遗产的认定、评估及规划制定工作已迫在眉睫。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历史, 记录着城市辉煌, 传承着城市精神, 延续着城市文明, 只有将工业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融入城市建设, 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得到有效保护。参考文献: 1 岳宏. 从世界到天津.工业遗产保护初探.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 2 邢怀滨, 冉鸿燕, 张德军. 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 J .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3 姜晔. 工业遗产保护初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