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临床中医治疗腰痛的初步心得体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028101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跟师临床中医治疗腰痛的初步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跟师临床中医治疗腰痛的初步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跟师临床中医治疗腰痛的初步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跟师临床中医治疗腰痛的初步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跟师临床中医治疗腰痛的初步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跟师临床中医治疗腰痛的初步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师临床中医治疗腰痛的初步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跟师临床中医治疗腰痛的初步心得体会腰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腰部或连腰脊疼痛为主的病证。腰痛在 很多疾病都能出现,如各种妇科疾病,男科疾病,淋证,虚劳等 疾病皆会出现腰痛。这里主要论述以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腰痛 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肝肾,尤其是肾,内经云:“腰者肾之腑,转 摇不能肾将惫矣!”涉及的经络主要是督脉,膀胱经脉,带 脉等经脉。腰痛的病因病机大致有五:1、外感风、寒、湿、热,痹阻腰 部经络,不通则痛。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 项腰脊强”。2、外伤致瘀,或久痛入络,以致腰部经络痹阻,不 通则痛。素问.刺腰痛论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 仰,仰则恐扑,得之举重伤腰,恶血归之,刺之在郄

2、阳筋之间, 上数寸,衡居为二瘠出血。”3、情志失调,气机不和,致腰胁络 脉不通,不通则痛。故灵枢.本神篇:“肾盛怒而不止,则伤 志,志伤则喜忘其言,腰脊不可于俯仰屈伸。”4、饮食不节,脾 胃纳化失调,痰湿食浊之气痹阻腰部经脉,不通则痛等。5、劳欲 过度,年高体弱,肾精亏虚,腰府失濡养而腰痛;阴损及阳,肾阳 亏虚,腰部失去温养而痛。寒湿腰痛:腰部重着,冷痛时作时止,遇寒加重,得热则痛 减,若湿偏胜腰部酸痛沉着,若风邪偏盛,腰左右脊腿膝关节疼 痛游走不定,舌淡红苔薄白,脉紧。治以散寒化湿为主。拟与苓 术姜甘汤合小续命汤加减。方药如下:茯苓、白术、甘草、干姜、 人参、制附子、麻黄、防己、防风、川芎、

3、川断。跟师经验:服用上方寒湿渐化,即改用吴氏秘方治腰痛验方 二吴氏腰痛丸去知母,黄柏加补骨脂,药方如下:杜仲海马、续 断、九香虫、酒金毛狗脊、酒当归、酒白芍、熟地黄、陈皮、酒 小茴、沉香、破故纸、人参、酒牛膝、茯苓、炙甘草、制乳香、 砂仁、黑老虎、枸杞子、木瓜、千年健、鹿茸、盐补骨脂。此方 药性平和温补肾阳,填精养血,温散寒湿,实为治本之方。湿热腰痛:腰间热肿重痛,或兼重坠,热天雨天加重,痿软 无力,不能倪仰,小便黄赤,舌苔黄白腻,脉濡数。治拟化湿清 热,通络活血。拟与二妙散加减,药用苍术,黄柏合宣痹汤加减! 加牛膝,木瓜。跟师经验:对于湿热型腰痛服用二妙散加减,湿热渐化,即 改用吴氏秘方腰痛

4、三方加吴氏腰痛汤加栀子:盐酒杜仲、酒当归、 酒白芍、生地黄、黑老虎、熟地黄、陈皮、盐酒小茴、酒破故纸、 酒牛膝、茯苓、人参、黄柏、酒知母、炙甘草、续断、巴戟天。 此方即养肾阴,益肾阳,又清热化湿。即祛邪更扶正,亦是吴氏 治腰痛又一法门。瘀血腰痛:腰部损伤史,腰痛如刺,持续不己,入夜痛甚, 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拟与吴氏 秘方书中跌打损伤验方一即“太保救命十三汤”加减:乌药、苏 木、红花、三棱、酒归尾、酒骨碎补、桃仁、酒醋香附、赤芍、土炒蓬术、元胡、木香、砂仁、散血丹、见肿消、郁金、羌活、 苍耳子、川断、杜仲、气滞腰痛:腰胀痛连两胁或少腹,每情志失调而诱发或加重, 舌淡

5、红,脉弦,拟与疏肝理气,壮腰和络。拟与柴胡疏肝散合青 娥丸。药用柴胡、川芎、香附、白芍、枳壳、甘草、破故纸、杜 仲、胡桃肉等药。痰浊食滞腰痛:痰浊腰痛多见肥胖之人,自觉腰痛,止在一 处或有冷感,或腰痛有形,苔滑或脉滑,方用导痰汤。饮食不化, 腰常隐痛,四肢不用,天阴久痛发作。治宜化食运中,通浊安肾, 拟方与神曲酒送青娥丸、参苓白术散。肾虚腰痛:腰疫隐痛,喜欢按揉,遇劳痛甚,卧息则减。舌 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治法:补肾壮腰通络,拟方吴氏九 世中医秘方书中246页腰痛验方二合青娥丸加减:盐杜仲、川断、 枸杞子、酒金毛狗脊、黑老虎、牛蒡根、锁阳、巴戟天、仙灵脾、 肉苁蓉、仙茅、酒黄柏、九香虫、

6、制马钱子、人参、红花、破故 纸、胡桃肉。偏于阴虚,见口干舌燥,手足心热,面颤潮红,心 烦少寐,小便黄赤,脉细数或虚大无力,苔薄质红,可选用六味 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偏于阳虚伴有畏寒,四肢不温,腰以下更甚,气短乏力,面 色晞白,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无力。师父常拟吴氏秘方书100 页吴氏腰痛汤合右归丸加减。师父治腰痛除内服中药外,常配合针炙,拔罐,正骨,中药 外贴,吴氏壮骨膏外贴,吴氏中医至德堂祛风除痹镇痛液,紫外 线电磁波烤灯,及常配合火疗。至于配合哪种理疗方法,需要根 据具体病情而选用。病在脏即肾虚腰痛,可选穴:命门,肾俞, 腰阳关,太溪,三阴交,后溪等穴,调补肾中阴阳,偏于肾阳虚 可于命门,

7、肾俞,关元,气海做艾炙,以温阳散寒。若病在脊椎, 有椎间盘突出,可采用吴氏腰椎正骨手法以正脊,吴氏正脊手法 采用“推、点、按、捏、压、挤、扳等手法,具体手法详见师父 所编临床心得汇编第112页。正骨手法可使筋柔骨正,骨正 筋柔。脊椎正骨后再使用中药外贴或膏药外贴,再用电磁波烤灯, 以加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腰痛持续不己,拒 按,可于痛处拨罐刺血,及委中放血,委中或小腿青筋暴露处点 刺放血,此方法甚合内经远络泻瘀。”适量刺血可以尽早放出恶 血,疏通经络,再于腰痛处用电磁波烤灯加热,以加强温通气血 的作用,甚合内经旨意“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行,温 则消而散之。”对于寒湿腰痛配

8、合火疗,亦可获得一定效果。火 疗可温经络,散寒湿,火疗后再涂擦吴氏中医至德堂祛风除痹镇 痛液,更可增加温经止痛之功。以上理疗法皆可配合吴氏定痛三 针,选用:印堂,委中,悬钟,膝眼,曲池,大陵,孺俞,命门, 阿是穴各留针30 一 60分,此组穴位可通经络,行气血,益肾壮 督,十天为一个小疗程,体息二天,再继续下一个疗程。案例一:刘某某,男,5o岁,安康市高新区青峰村。2018年8月2日来至德堂中医诊所就诊。首诊情况:腰酸痛,左臀酸 痛,左臀根部有一手掌大麻木,左大腿至小腿酸痛不适有2年余。 遇阴雨天加重,语声低沉,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师父辨为寒湿 腰痛。拟与吴氏秘方书第100页腰痛验方二吴氏腰痛

9、丸合独活寄 生汤加减:独活60、杜仲60克、酒当归30、酒白芍30、黑老虎 30、熟地黄10克、陈皮24、酒小茴18、酒破纸30、酒牛膝30、 茯苓30、人参27、炙甘草18、续断45、巴戟天30、肉桂30、桑 寄生30。1付水煎12袋,日服3次,1次1袋。针炙配穴:吴氏定痛三针,印堂,委中,环跳,昆仑透太溪, 后溪透合谷,腰痛穴,吴氏腰部九通神针布阵。留针40分钟,再 配合火疗及吴氏至德中医外用药酒涂擦,如此半个月即获痊愈。案例二:李某,男,44岁,公务员,汉滨区高新区,双肾区 胀痛10余年,经多处治疗未能痊愈,2018年7月2日转我所治 疗。首诊情况:腰痛牵引致双腿胀痛,双肾区胀痛,纳差,

10、眠差(因 双肾胀痛所致)大小便尚可,面色萎黄无华,语声低沉,舌淡苔白, 质厚,舌中有裂纹,脉沉细迟弱。师父辨为肾阳不足,寒湿着腰, 气滞不畅。拟与肾气丸合吴氏秘方书100页腰痛验方三吴氏腰痛 汤加减:肉桂20、制附子20、干姜20、小茴15、沉香15、仙灵 脾30、巴戟天30、山药30、泽泻30、木通、茯苓30、熟地38、 黑老虎38、砂仁20、生姜12、大枣6、焦三仙各30、枣皮40、 鹿衔草30、盐杜仲60、寄生30。1付,煎药12袋,1日3次, 1次一袋。针炙配穴:肾俞、命门、腰阳关、后溪、太溪透昆仑、照海、 印堂以调肾中阴阳。并于命门、肾俞做艾炙。按上方药穴调治20 余天诸症消失,病情

11、获得痊愈。按此患例系劳欲过度,肾中阴阳受伐,且脾阳不运,寒湿着 腰,气滞不行,腰府不利,故肾区胀痛。脾阳不运,化源不充故 纳差,面色萎黄,语声低弱。舌淡苔白厚,脉沉细弱迟,系脾肾 阳虚,寒湿不化。方中肉桂、制附子、熟地黄、枣皮、茯苓、泽 泻为肾气丸之意;寓阴中求阳,加仙灵脾、巴戟天、盐杜仲增加 补肾阳,强腰膝,重在治肾脏;黑老虎,鹿衔草,祛风湿,通经 络,强腰膝,重在治经络;小茴香,干姜温脾暖肝,培土制水, 则寒湿自化;生姜、大枣、焦三仙调脾胃助其纳化之功效,得小 茴,干姜相合,更可助脾胃旋运纳化之功,中枢运,则轮维转。 更妙的是恩师用沉香,沉香下能暖肾散寒,更能顺气降气,而善 治胀痛之病症。总之师父治腰痛以内调外,以外治辅内治,务使理法方药丝 丝入扣,故而疗效如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