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莲说》教案模板汇编五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02433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爱莲说》教案模板汇编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爱莲说》教案模板汇编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爱莲说》教案模板汇编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爱莲说》教案模板汇编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爱莲说》教案模板汇编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爱莲说》教案模板汇编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爱莲说》教案模板汇编五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爱莲说教案模板汇编五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_大意。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理解作品,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3、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引导学生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教学重点:探究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托物言志的手法,衬托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插图,谈感受(请同学们将书翻到插图第一页,这是什么?看到这幅图你有何感受?请同学来谈一谈。那么宋代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看到了盛开的荷花又会有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敦颐赏荷有感而发写成的绝世佳作爱莲说。)二、文学常识1、“说”如何理解?(划下注释一,

2、齐读)2、作者简介(齐读)3、30秒识记常识。三、诵读课文1、欣赏录音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节奏、语速、语气。2、跟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准确。3、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感情。4、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四、疏通文意1、自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2、不懂的词句可以作上记号,小组讨论交流。3、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4、自主读译课文,巩固重点文言词。5、齐读课文(要求:口读心译)五、研读探究1、_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为什么爱莲呢?(用原文回答)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莲具有哪些品质特点值得作者喜爱?(自己思考写一写,然后小组讨论补充

3、)3、由此看来,作者写莲,已经赋予了莲花人的品质,作者不仅仅是写莲,实质是写人,做人也应当做一个洁身自好,通达正直,高洁端庄的人啊!作者爱莲,写莲,不正是表达自己这种志向吗?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托物言志)4、请同学们带着赞美之情诵读这几句。5、_写的是莲,文中却多次提到菊花和牡丹,这是为什么?有何用意?(正衬,反衬)6、作者对爱菊和爱牡丹的人各持什么态度?(惋惜,鄙视)最后三句应该怎样来读?明确:“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

4、出“鄙视”的语气。7、请同学们自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8、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三句。六、教师小结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他志在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我们也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周敦颐高洁傲岸的人格,学到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更应该学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一切,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写出的_才会方香四溢。爱莲说教案篇2教学目的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2.背诵课文教学设想1.课型:语言自读涵咏课2.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

5、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设计二: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生:(略)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喜爱的花,并说出喜爱的原因。生答:(

6、略)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设计三:师:这节课,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国画“莲花”)。多美的莲花啊!清纯,脱俗,她从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请同学们搜索一下记忆中有关描写莲花的古诗文句,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生答:(略)(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现场调阅网上有关“莲花”的古诗文句)师:同学们平时看的书很多,朗读得也不错,这些诗句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莲花,赞美了莲花,令人陶醉,令人难忘。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宋代哲学家的名作-爱莲说(板书

7、课题:爱莲说)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3.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4.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师: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师: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_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作者借莲花来写人。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