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缝机常见故障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024231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缝机常见故障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包缝机常见故障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包缝机常见故障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包缝机常见故障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包缝机常见故障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缝机常见故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缝机常见故障(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名称 :包缝机的使用和维修实验目的: 学会维修和使用实验设备: MO6700S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穿线1.用不同颜色的线分别穿直针、上弯针和下弯针;穿线方法如下图:2.试缝,了解和掌握三枚针线在缝料上的分布;3.调节三个压线器的压力,观察线迹在缝料上的变化,学会包缝机线迹紧松的调正。二、学会针迹密度、包边宽度和差动送料的调正1.针迹密度的调正用左手姆指按住针迹密度调节按钮,右手转动皮带轮,直至按钮铀端进入送布凸轮缺口,(此时凸轮已被卡住)继续转动带轮,让带轮上的刻线对准机座上的标记,此时,带轮上刻线的数字大则针迹密度稀,数字小则针迹密。可正反转动带轮,选择密度。2.包边宽度的调正旋松上刀架

2、压紧镙丝,旋松下刀架紧定镙丝,把上下刀架向移动,包边缝变宽,向左则狭小。3.旋松差动送料调节镙姆,把调节杆向上移,正差动幅长大,向下移幅度小,镙姆处于刻度”0”时为标准送料。三、上下刀的修磨和按装1.用砂轮修磨下刀口的磨损处,保持原刀口的角度,注意刀口不要被退火,修整后用细油石平贴磨去刀口毛边。上刀口一般用特种钢制成,不用修磨。2.下刀装定时,刀口应与针板上平面相平,(1)上下刀侧面要紧贴,(2)上刀运行到最低时,上下刀应有0.51mm的交叠量。(见下图)四.直针和上下弯针的配合调正1.直针最低时,下弯针尖距直针3.54mm,(见下图)旋松下弯针臂固紧镙丝,左右移动弯针臂,使弯针尖距直针3.5

3、4mm。2.针向上运行、下弯针向右摆,下弯针尖到达直针中线时应处于直针孔上沿1.5mm处,间隙0.010.05mm。(见下图) 包缝机的调节 我们有了高速平车的操作经验,再来学习包缝机的操作维修,自然就更容易入门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包缝机的操作调节。望学员能够克服急躁心理,成功的完成这一课的学习,因为在维修过程中,很多故障在这里就可以得到排除了。一、包缝机主轴轮旋转的方向从皮带轮外侧看是顺时针的。 如果反转则可能是电动机电源线接反的缘故。GN6-4型包缝机的转速为5000针/分,在正常使用时,要根据缝料性质和缝纫工艺要求来调整转速,一般由操作者熟练控制,另外还可以通过更换电机飞轮的大小来调节,

4、但最大转速不能超过核定数据。二、机针的选用及安装 机针的选用和安装在任何缝纫机中都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在平车中已提到过机针的安装要点,现在就包缝机的机针运用再作介绍,望学员能够真正掌握。包缝机的机针一般分为直针和弯针两种。直针有包边机针和链式机针;弯针有上弯针(小)、下弯针(大)与链式弯针。关于弯针,因各机型的不同,一般都是专用的。直针则可以通用。下面我们着重介绍直针的选用,至于弯针,我们在调位一节中再讲。国产直针规格为81型(GV4) 和88型,链式机针为GV13型。普通缝料用11#,厚料用14#-18#,薄料用9#。88型机针针柄直径为1.7mm,81型机针则为2mm,链式机针也是2mm。另

5、外包边机针针柄比链式机针长。日本包缝机直针为DC1, 链式机针为DM13。现在众多机种使用DC27等。机针的安装除了在平车中讲过的要点外,还需区别注意将机氲某鄱哉僮髡撸肴背蟆硗猓盟南呋靼叻欤恍璋沧耙桓耄谡敫苏爰型飞嫌凶笥伊礁霭沧翱祝莅叩目矶任颐强梢匀我庋瘛摺摺逑呋陌呋朐蛭薮搜窳恕逑呋幕氚沧笆币庹爰凶蟊呤橇聪呋耄冶呤前呋搿?/FONT安装机针时,先顺时针旋转皮带轮,将针杆上升至最高位置。如用夹针螺母紧固机针(一般为二线和三线机),则用右手拿小扳手向左旋松装针螺母,左手用镊子夹住机针,使机针的长槽面对操作者,再把针柄向上顶足,然后用小扳手向右旋紧。不能用力太大,否则会使装针孔*口失去弹性。如果机针

6、安装在针夹上(四线、五线机),则用螺丝刀旋松支针螺丝,装好机针再紧固。三、穿线方法包缝机的穿线法是先穿弯针线,再穿机针线。下面将二线、三线、四线和五线机的穿线法介绍如下:在穿线之前,注意1)要调整好线架与线团放置的关系,这点跟平车一样;另外,还要确定好机针线团和上、下弯针线团的排列顺序,以防止缝线绞结在一起的故障。根据线架来说,锁边机的线架有三线线盘架与三线过线板相对应平行安装,二线线盘架与二线过线板相对应。二线线盘架与二线过线板一般安装在机器台板上的右侧,供放置上、下弯针线用;三线过线架与其垂直,供放置左右机针线和链式弯针用。穿过线架时,要求放线位置适当而稳固,线架各过线钩要对准各自的线盘上

7、线柱。因为包缝机夹线器压线簧的压力一般较小,如果缝线过线的阻力稍大,就会影响线迹的正常结合。2)通过各夹线器缝线夹角,最好调整在小于90的范围内。因为夹角过大缝线往往在缝纫中跑出夹线板,使线迹结合不好。面线夹角可拧松夹线螺丝,转动桃形过线板来调整。3)上弯针线钩一定要挂线,如果漏挂,也会影响线迹的结合。上弯针线穿法是将缝线从二线过线架第二个过线孔拉出,穿入机壳上盖上面的导线杆右边第二个横孔中(由后往前穿过来),再将縫线自上而下穿入第二个纵向孔,如此绕一下,再拉出来;穿进四眼过线板的上第二孔中,再绕过夹线器的夹线板(缝线经过夹线板的角度应小于90),从四眼过线板下第二孔中拉出,穿过机壳对应导线孔

8、,再穿入线量调节板的左小板中,穿过上弯针轴揔线第二孔,穿过固定在机壳上的过线架,再由前向后穿进上弯针,拉出50mm的线头。下弯针线的穿法是将缝线从二线过线架第一个过线孔拉出,穿入机壳上盖上面的导线杆右边第一个横孔中(由后往前穿过来),再将縫线自上而下穿入第一个纵向孔,如此绕一下,再拉出来;穿进四眼过线板的上第一孔中,再绕过夹线器的夹线板(注意缝线经过夹线板的角度应小于90),从四眼过线板下第一孔中拉出,穿过机壳对应导线孔,再穿入线量调节板的右小板中,穿过上弯针轴揔线第一孔,再穿过上弯针摆杆揔线,穿进下弯针轴揔线的两个孔,然后再穿下弯针线;下弯针自下而上有三个孔,将缝线由前向后穿进第一个孔,再由

9、后向前穿入第二个孔,最后沿线槽前而后穿入第三个孔,再拉出50mm长的线头。以上是三、四线包缝机弯针线的穿法。若是五线机(如日夲飞马五线L32),则要加上一条链式弯针线,它的穿法是:从三线过线架右边过线孔拉下缝线,在机壳背面,有一过线板固定,将缝线依次自上而下穿过过线板的过线孔,再穿入下面导线管的孔内,拉出,再按次穿过压线器、挑线凸轮过线板、导线板、过线环,最后穿进链线弯针,并拉出50mm的线头。关于锁边机的穿线法,要根据不同机种的特点以及缝制要求灵活掌握下面我们讲机针线的穿法:先穿包边机针线,从三线过线架中间的过线孔拉下缝线,穿入机壳上盖上面的导线杆左边第二个横孔中(由后往前穿过来),再将縫线

10、自上而下穿入左边第二个纵向孔,如此绕一下,再拉出来;穿入机针夹线器的四眼过线板右边第二个过线孔(下),再经过夹线器,由四眼过线板左边第二个过线孔(下)穿出,再经过上过线板前孔,挑线器,再穿入中过线板右孔,小夹线架右侧,穿入针夹右过线孔,由前向后穿过机针孔并拉出50mm长的线头。需要注意的是:若是三线机,机针线通过上过线板前后孔,是有选择性的,因为它决定了三线的包缝线迹和包边线迹。包缝机针线的穿法与包边机针线的穿法相类似,这里讲四线机的穿法:从三线过线架左边的过线孔拉下缝线,穿入机壳上盖上面的导线杆左边第一个横孔中(由后往前穿过来),再将縫线自上而下穿入左边第一个纵向孔,如此绕一下,再拉出来;穿

11、入机针夹线器的四眼过线板右边第一个过线孔(上),再经过夹线器,由四眼过线板左边第一个过线孔(上)穿出,再经过上过线板后孔,挑线器,再穿入中过线板左孔,小夹线架左侧,穿入针夹左过线孔,由前向后穿过机针孔并拉出50mm长的线头。四、锁边机出线量的调节 关于缝线的穿法,我们已在上面作了概说,下面我们研究一下缝线张力及出线量的调节。现在我们了解一下出线量的含义出线量是跟完成一个线迹单位的缝线长度,(针距)及缝线的张力和缝料的厚薄有关。另外还与机针和弯针的运动幅度有关。具体地说,出线量就是完成一个线迹单位后开始到下一个线迹单位完成为止,所需的缝线长度。机针、弯针都有各自的出线量。出线量的计算方法虽然对普

12、通机修人员来讲意义不大,但我们也有必要了解一下:机针和弯针运动完成一个线迹单位所需缝线的长度,是取决于机针、弯针的行程,布料的厚薄,针板的厚薄等因素来决定的。出线量的调节原则是:先调夹线器,再调过线架,再调打线器。夹线器张力越大,出线量越小,反之,越大;缝线与过线架的角度越小,出线量越小,反之,越大;打线器打线运动幅度越小,出线量越小,反之,越大。相对来说,机针的出线量最小,上弯针的出线量更大,下弯针和链线弯针的出线量最大下面我们就出线量的调节方法讲解如下:出线量的调节必须根据缝料的种类、厚薄、线、针距及包边宽度等不同而调节。在进行调节时,应先将弯针、机针线夹线器夹线板弹簧压力放松,只有轻微的

13、压力时,再作如下调节。(1)调节上弯针线 旋松线量调节左小板固定螺丝,使左小板上移,上弯针线张力小(即放松上弯针线) ;将左小板往下移,线的张力大(即收紧上弯针线) 。旋松螺钉,将上弯针线轴揔线向下移,使上弯针出线量大;上弯针线轴揔线向上移,上弯针出线量小。(2)调节下弯针线 旋松线量调节右小板固定螺丝,使右小板上移,下弯针线张力小(即放松下弯针线) ;将右小板往下移,线的张力大(即收紧下弯针线) 。旋松螺钉,将上弯针摆杆揔线向下移,使下弯针出线量大;上弯针摆杆揔线向上移,下弯针出线量小。要保持线迹的美观取决于:其一、出线要均匀;其二、当上下弯针在相距最远(即机针针杆在最低位置)时夹线板出线应

14、一次完成。严防针杆上升到最高点时,上下弯针还有出线现象。(3)调节机针线 要增加机针出线量(缝制包边线迹时),应先将机针线夹线器螺母旋松,然后将挑线杆的螺钉旋松,向操作员方向移动挑线杆,使机针出线量增多,直至满意为止。 在缝制二线接头线迹时,其尤为重要。应将挑线杆向外移足,使出线量达到最大值。每针出线量为20毫米。要使机针线张力紧(一般用于缝制三线、四线包缝线迹),则应将机针挑线杆向操作者反方向推进,使其拉不出线,只松、起稳线的作用。按照上述几种方法调节,就可获得各种正确、美观的线迹。至于旋紧或旋松夹线螺母,对上下弯针缝线张力只起微量的调节作用。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调节出线量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旋

15、夹线器,否则超出夹线弹簧限量范围,同样造成线迹不好。(4)调节链线机针出线量 调节过线架和小压线板的位置,打松过线架固定螺丝,将过线架往下移,则链线机针出线量小,往上移,出线量大;小压线板的移动与过线架相对形成的角度越大,则出线量越大,角度越小,则出线量越小。包缝机下弯针断线的处理方法包缝机线迹的形成及下弯针缝线在线迹形成中所受的拉力 1、上弯针在右端的位置。缝针从最下位置开始上升,而后开始形成针线环,为了要将针线环绊住,下弯针开始由左端往右端移动。带着缝线上升,缝线要于弯针孔,弯针槽进行摩擦而形成一定的摩擦力,所以需要弯针孔,弯针槽一定要光滑不能有毛刺,在分析下弯针断线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下弯针的光洁度。2、缝针继续上升,绊住针线环的下弯针向右继续移动,上弯针开始上升,此时,我们看到,下弯针线与针线在进行摩擦,形成了一定的摩擦力。3、下弯针向右继续移动,上弯针与下弯针相交叉并绊住下弯针线继续上升,针渐渐达到最上的位置,这个过程中,下弯针线与针线继续摩擦,而且不断的增大摩擦力,而且这个时候下弯针运动到行程的最高点,应该注意到针板与下弯针的距离,这在现场维修中是很重要的,往往因为下弯针距离针板的位置太近而使下弯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