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6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02393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6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6 篇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篇 1研究性学习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了更好的贯彻研究性学习,在这 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本学年计划如下:一、课程设置目的: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重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改变, 是开设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

2、验,激发学生探索和 创新的积极欲望。2、激活学生各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3、经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 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及成果。4、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 的意志品质等。5、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两类。1、探究性的小课题研究。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主面的简单研究,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创造性 能力。2、实践性的专题调查研究。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

3、本方法,形成质疑和创新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 注。课程实施基本要求:1、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和掌握。要注意研究内容和原有的知识能力以 及经验之间的联系。2、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自选其中一个课 题。课题设置尽可能涉及各个学科。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成: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允许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篇 2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发

4、展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能够积极的解决各类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物,为今 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1整体概述: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 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

5、打好 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 究能力。2单元简析:(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 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

6、力。(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 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1)第一单元沉和浮: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

7、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 木条。(3)第三单元热: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 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

8、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 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5(1)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5(2)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 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四、教学目

9、标: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 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 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 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

10、值观。五、基本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 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 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 的解释。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篇 3一、现状分析五年级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了一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地完成,而且比较配合老师开展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于

11、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比较好,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 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 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3.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作出 决定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勤奋、积极地生活态度.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 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1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 决问

12、题.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适合本校实际的活动过程,对整 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可行的活动时有所创造, 有所收获.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同时让学 生多渠道的获得更多的知识.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 助共同提高的机会.五、教学进度及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周一、怎样进行考察第二周二问卷的设计第三、第四周三、月圆中秋情 第五、第六周四、我是小小发明家 第七、第八周五、果蔬雕刻第九、第十周六、巧手学刺绣第十一第十四周 七、植物栽培第十五、十六周八、走进农贸市

13、场五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篇 4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 活动。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 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

14、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 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 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 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三、教材分析:1 在知识方面,划分为六个教学单单元:(一)水的三态变化:包括第 1、2、3、4 课。在低年级学生认识了水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沸腾,水蒸气的凝结、凝华,冰的融化、升华,以及露和霜的成因;进而指导学生认识水在液态、气态、固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变化的。(二)空气:包括第 5、6、7 课。在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空气的热胀冷缩、大气压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 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成因及风的观测。(三)植物:包括第 8、9、10、11 课。在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