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汉语》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5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014194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汉语》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汉语》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汉语》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汉语》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5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汉语》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5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汉语》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汉语》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汉语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1. 章句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 姜氏欲之,焉辟害的“辟”子后来写作“避”。( )A.对B.错参考答案:A3. 从政治思想体系来说,孟子属于( )A.墨家B.儒家C.道家D.纵横家参考答案:B4. 下列属于词义缩小的是( )。A.辇B.商C.理D.绪参考答案:A5. 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A.对B.错参考答案:B6. “有朋自远方来”中“朋”的意思是同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 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

2、后二书转注、假借,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赵太后新用事”指的是赵太后刚刚办完喜事。( )T.对F.错参考答案:F9. 下列句子中,没有动词的使动用法的是( )。A.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B.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D.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参考答案:D10. 下列各句,用有古字的是( )。A.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B.子路共而立C.在天者莫明于日月D.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参考答案:B11. 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把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是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3、( )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词类活用D.词类借用参考答案:B12. 下列各句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丁壮号哭,老人儿啼B.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C.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D.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参考答案:A13.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中“社稷”的本义是土神和谷神的意思。( )T.对F.错参考答案:T14.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正确翻译是“在我还没有跌进沟里的时候想把他托付给你”。( )A.对B.错参考答案:B15. 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 下列例句“鄙”字用其本义的是( )。A.焚符破玺,而民朴鄙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4、C.我皆有礼,夫犹鄙我D.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皆兢为义参考答案:D17. 下列各句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A.韩魏之经营B.不吾知其亦已兮C.何为其然也D.而今安在哉参考答案:BCD18. 下列句子中的“走”,当“逃跑”讲的是( )。A.双兔傍地走B.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参考答案:B19. “道家者流”中“流”的意思是流派。(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0. “还报孟尝君”中“报”的意思是报告。(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1. “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句中“善”可以理解为( )。A.指美好B.指有道德C.指高明D.指做得对参考答案:C

5、22. “穷来从我”中的“穷”是贫穷的意思。(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3.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的正确翻译是:“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T.对F.错参考答案:T24.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的意思是( )。A.使人心动B.让人感激C.感伤D.触动参考答案:C25. “赵盾弑其君”中“弑”在古代是指下杀上。( )A.对B.错参考答案:A26.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竟”表示的意义是竟然。( )A.对B.错参考答案:B27. 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参考答案:D28. “为长者折枝”中“折

6、枝”的意思是( )。A.折取树枝B.指按摩C.比喻轻而易举D.折断手臂参考答案:B29. “宣子骤谏”中“骤”的意思是屡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0.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中的“女”是女儿的意思。( )A.对B.错参考答案:B31. “反不讨贼”中的“反”后来写作“返”。( )A.对B.错参考答案:A32. “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中“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副词,大概B.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或理由C.语气词D.副词,恐怕参考答案:C33. 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T.对F.错参考答案:F3

7、4. “庖厨”的意思是厨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5. “虽然,必告不谷。”中的“虽然”和现代的虽然意思一致。( )T.对F.错参考答案:F36.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中的“女”是女儿的意思。( )T.对F.错参考答案:F37.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众若眉而B.间益逐鸟C.初齿网休D.牧采取射参考答案:D38. “五亩之田,树之以桑”中“树”的意思是( )。A.树木B.森林C.树立D.种植参考答案:D39.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中“劳”的意思是( )。A.劳动B.劳累C.慰劳D.使他劳累参考答案:C40.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的正确翻译是“于是

8、辞别平原君而离开赵国,终身不再见面”。( )T.对F.错参考答案:T41. 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 郑”。空格内应补入的词请从下列同义词中选一个( )A.代B.攻C.侵D.袭参考答案:D42. 古代的“社稷”指的是土神。( )A.对B.错参考答案:B43. 下列句子中的“平”,含有“平允,公正”之意的是( )。A.从上观之适与地平B.昊天不平C.法平则吏无奸D.既和且平参考答案:BCD44. “王齐国,子万民”中的“王”和“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A.对B.错参考答案:B45.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 )A.学而B.为政C.里仁D.公治长参考答案:B46. 下列

9、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参考答案:C47. 古代汉语的常用介词有( )。A.以B.于C.为D.与参考答案:ABCD48. 下列古代专有名词,古音与今音相同的是( )。A.可汗B.大宛C.陛下D.尉迟参考答案:C49. 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B.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D.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参考答案:D50. “君子引而不发”中“引”的意思是开弓。(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