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亩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012294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亩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1000亩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1000亩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1000亩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1000亩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0亩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亩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00亩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2010年某某药业1000亩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扩建1.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建设单位:某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地址:某某县某某镇某某路88号法人代表:某某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伍仟万元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地点:吉林省某某县某某乡某某村建设内容规模:公司于2003、2004年已建成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等中药材基地160亩,本次拟扩建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规范化栽培基地

2、840亩,其中:北五味子基地380亩;北细辛260亩;北柴胡200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可达到年产1000亩中药材规模。建设辅助工程及综合办公室400m2;库房1000 m2;中药材干燥室1000 m2;1.0t/h蒸汽锅炉一座;50KVA变电站一座;新增生产、辅助设备9台,其他设备10台,检测设备4台。1.1.5项目建设期2010年4月2010年12月。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1026.54万元(新增),基本建设投资826.54万元(含建设期利息10.71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0万元。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202.70万元;购置设备及其安装工程155.70万元;科技费305万

3、元;无形资产53万元;开办费39万元;预备费60.43万元;建设期利息10.71万元。1.1.7资金筹措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26.54万元;新增流动资金投资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中,申请银行贷款200万元,申请国家资助450万元(其中:无偿资助135万元;有偿资助315万元);企业自筹176.54万元;新增流动资金200万元;由企业自筹解决。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经济指标一览表(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年耗量)备注1设计规模中药材种植基地亩1000含原有160亩2年工作日日365生产班次班/日一三3年主要原料用量3.1五味子吨85年产量3.2细辛吨48年产量3.3柴胡吨55年产

4、量3.4原材料3.4.1无机肥吨2003.4.2农家肥立方米60003.4.3农药公斤15003.4.4稻草捆15万3.5包装材料3.5.1纸箱个59204公用系统消耗水m3/年27880电Kwh/年296970煤吨/年1575总定员人108工人人100管理人员人86土建工程三大材估算钢材吨105木材立方米76水泥吨6657总资额总投资万元1026.54其中建设投资万元826.54流动资金万元2008资金来源申请中央财政资金万元450申请银行贷款万元200企业自筹万元376.549销售收入万元715.65达产年10总成本万元297.34平均11利税总额万元341.86平均12利润万元341.8

5、6平均13财务评价指标(1)静态指标投资利润率%33.30投资利税率%33.30成本利润率%114.97投资回收期年6.10所得税前贷款偿还期年5.16(2)动态指标内部收益率%24.68税前净现值万元1328.12税前(I8%)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31.86经济指标一览表(2)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新增总产值万元715.652增加值万元3净利润万元341.86各年平均值4新增固定资产万元815.83不含建设期利息5带动农民数量户3006受益农户增收总额万元120.007安排农村劳动力人3008新增生产能力万公斤18.89生产厂房平方米2554.0010生产厂房投资总额万元191.70

6、11生产设备台、套2312生产设备投资总额万元150.701.1.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该项目投产后,年种植中药材1000亩。该项目的建成可带动周边农户300多户,农民年均增收4000多元。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300余人,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建设单位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3吉林省中药现代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4吉林省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基地发展纲要;5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6省、市、县有关无公害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的相关文件;7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8其他相关资料;

7、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3.1综合评价项目技术依托某某大学某某学院规范的栽培技术,采用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生产无公害的道地中药材,产品科技含量高。在生产中使用无公害农药,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产品不仅可以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还可以打入国际市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建设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无公害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是十分必要的。项目立项依据充分,完全符合国内外形势发展要求和国家、省内有关的政策、方针,符合吉林省中药现代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发展目标,符合中药饮片市场的整治、规范。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环保效益型农业项目,既能保证产品质量的优

8、良和稳定,又对环境无任何污染。1.3.2研究结论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一个符合GAP药材种植基地是完全可行的。1.4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项目所存在的问题是在建成投产后,可能遇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干旱、洪涝的自然灾害,导致中药材产量下降、影响药材质量。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适当增加一些农田水利设施方面的投入,以抵御旱涝自然灾害的侵袭。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独到的疗效闻名世界,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这一丰富遗产,使其发扬光

9、大。中药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促进中医药这一传统产业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规范中药材种植业,提高中药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是我国中药产业的当务之急。为此,中央及地方制定出各项相关政策,扶持和促进我国中药材GAP基地的建设。实践证明,中药现代化策略的提出,对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药材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中药材无公害规范化生产基地,生产出无公害、高质量的中草药,是保证中药制药业健康发展、保护中药材资源的唯一途径,为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专门下发了“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拟通过示范中药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高技术成果,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中药高技

10、术示范性工程,提高中药的二次开发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推动中药产业的技术跨越,变传统中药产业为现代中药产业。近年来,由于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及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应用领域的拓宽,使得以上三种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随着人工采挖量的不断加大,导致野生中药材资源已面临稀缺濒危的状况。为保护中药材资源,人们开始尝试人工栽培、种植中草药,但是传统的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栽培方式存在着药效不稳定、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产品质量低等问题,这种状况既影响了中药材的使用价值,也严重的制约了以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为主要入药原料的药品企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某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

11、3年起,开始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已建成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基地160亩,现需扩建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无公害规范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840亩。2.2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十一五”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社会步入小康的关键时期。在吉林省农业经济“十一五”规划中制订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在制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调整种养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农村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6:42:22,农业增加值年递增6%,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全省农村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生活质量实现新的提高”。规划吉林省东

12、部建设重点是:“以东部长白山农业资源立体开发为重点,实现多层次增值”。发展目标是:“重点建设以长白山药材为主的国家级中药材基地和以山野菜、食用菌、野生桨果为主的纯天然特产食品基地”。目前,围绕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某某市广大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首选项目。经多年的生产实践,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和较成熟的管理经验。为实现中药材生产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中药材生产的产业化和规范化。充分依靠长白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科技的原则,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在项目建设中,即要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农民增收,地方财政增效,还要兼顾生态效益

13、,达到三大效益并重兼得。某某长白山区中药材现代化GAP基地的建设,应达到省级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区要求,为全市及东部山区发展中药材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为中药饮片加工打下良好基础。引导和组织农民进行中药材生产,重视中药材生产,发展中药材产品,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增加乡镇财政收入。同时通过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快制药企业的发展,加快医药城建设。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2.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可促进某某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民快速脱贫致富某某药业1000亩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完全符合国家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指导思想,符合吉林省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规划,将大大促进某某县的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形成某某县区域性产业化格局,培育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这一区域性支柱产业。通过带动和扶持农民,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从而进一步振兴县域经济发展。项目按照技术依托单位某某大学某某学院提供的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采用优良品种种植北细辛、北柴胡、北五味子,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市场前景广阔。可为300户农民提供稳定经济收入。(2)项目建设可进一步培养壮大主导产业某某县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医药业为龙头的医药、轻工食品、化工建材、冶金矿产四个产业体系。某某县具有60余年的中药材栽培经验及适宜北五味子、北柴胡、北细辛种植的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