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01123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电缆敷设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0KV电缆敷设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0KV电缆敷设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0KV电缆敷设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0KV电缆敷设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KV电缆敷设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电缆敷设施工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嘉县人民医院供电线路增装项目工程l=J1=110KV高压柜就位、电缆T接施工方案审批:刘海滨审核:李星编制:邱万隆温州中展电力建设有限公司2013年 04月22日永嘉县人民医院供电线路增装项目工程I三1=110KV高压柜就位、电缆T接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电缆走向三、电缆敷设技术方案四、五、六、七、业主职责施工进度计划安全要求危险点、环境因素辨识与控制措施10KV高压柜就位、电缆T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永嘉县人民医院配电室10KV供电新增电源线路接入工程。目前县人民医院10KV供电电源为单回电 源,不能满足重要用电设备(一级负荷)供电可靠要求,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由两个变电所

2、 10KV 双回路电源供 电要求,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在原来仅有35KV城关变永中787线(T接)10KV供电的基础上,新增35KV上塘变城南 674线(由城南674线10#电缆分接箱T接)电缆引入永嘉县人民医院10KV配电所,新增10KV高压出线柜、计量柜各 一台,本次施工新增高压柜就位、高压进线电缆、出线电缆以及低压出线电缆T接。二、电缆走向本次电缆敷设走向依据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施工图。根据现场实际勘察,基本走向为10kv城南674线10# 电缆分线箱(农业银行旁)引出电源经原有电缆管道沿县前路向东北角县前路与永建路交汇处(供销超市) 设中间头经原有电缆管道沿永建路向西北角经环城北路直

3、行永嘉县人民医院 10kv 配电所。(详图参照页脚内容3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施工图)三、电缆敷设技术方案依据及引用文件序号标准,文件相关章节条款1GB 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AA-第五早2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3DL/T 5161-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五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4Q/DSG11105-2008国家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第二编第八章5上级单位10kV配网验收相关标准及文件本工序作业前施工条件序号项目内容确认人说明1任务单根据本单位实际设置内容(包含本项工作)。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2图纸设

4、备更动、设计图纸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3预算材料表主辅材料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4万案施工措施、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级)。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5相关证照根据需要办理涉及进入工作场所的手续、证件。本工序施工负责人有效6确认上一工序检查合格1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3. 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 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4. 电缆沟排水畅通。5. 检查电缆路径转弯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6对设计图指定的排管和过路孔进行疏通检查,所用管孔应双向畅 通。7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

5、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允许现场施工负责人合格XT页脚内容6弯曲半径的最大者。8金属电缆支架、桥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9桥架(托盘)在每个支吊架上应固定牢固;桥架(托盘)连接板 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桥架(托盘)的外侧。铝合金桥架在钢 制支吊架上固定时,应有防电化腐蚀的措施。10. 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超过15m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 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11. 钢绞线及电杆无锈蚀、没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12. 钢绞线应满足荷载要求,并全线有良好接地,在转弯处需打拉线或顶杆。施工准备序号项目内容说明1人员

6、配置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配备足够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明确施工负责人、技术冈位必须持有与作业工种、相应、有效的上冈证。技术负责人、质安员、安装施工作业人员组织到位。辅助工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安装等专业工作。2施工内容相对应的电力电缆。1、电缆型号、电压、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设备2、应检查电缆盘和电缆外护层的质量。对电缆质量有怀疑时,应取样检验或测试,并做好详细记录。3.收集电缆出厂证件、技术资料。3施工内容相对应的机械、工器具及仪表工器具:施工电源盘、电缆滑轮、放线架、盘轴、装卸电缆的钢丝 绳、牵引钢丝绳、千斤顶、通管器、电缆盘制动装置、安全带、登 杆工具、梯头、防捻器、入水槽、退扭架、潜水设备、车内胎、电

7、 缆牵引套、管口保护喇叭、绳索、皮尺、钢锯、抽排风机、手锤、 凿子、对讲机、彩旗、销子、安全文明施工用具等。机械:卷扬机、吊车、大车等、敷设施工船、履带牵引机、埋设机、 高压水泵等。仪表:入水角测量仪、测距仪、长度记录仪、DGPS定位系统等。根据现场情况使用的工器具、机械符合相关要求。 钢丝绳荷重,需保证其安全系数,根据吊车臂角度确定荷 载,不得超载使用。4技术准备1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 缆,减少电缆接头。接头位置应选择在直线部分,与管口的距 离应在3米以上,应避免设置在道路父叉口、有车辆进出的建 筑门口、电缆线路转弯处及地下管线密集处。2计算电缆牵引力,制

8、定牵引方向及牵引方式。8 页脚内容85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现场施工负责人参照本单位的“电力工程危害辨识清单及风险评 价、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案、现场情况制定控制措施;根据本单位 的“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案及现场情况 制定可行的危害环境的相应预防控制措施。6完成开工程序向项目负责人报开工,由项目负责人完成向监理单位开工报审手续施工准备完成可报开工,当施工准备不足时,上报该 项目负责人协调解决。主要作业内容序号项目内容说明1作业前工作1. 现场施工负责人向进入本施工范围的所有工作人员明确父代本次施工 设备状态、作业内容、作业范围、进度要求、特殊项目施工要

9、求、作 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危害环境的相应预防控制措施、人员分工并签署(班 组级)安全技术交底表。2. 工作负责人负责办理相关的工作许可手续,开工前做好现场施工防围警 示措施。3. 现场施工负责人检查确认进入本施工范围的所有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劳保按安规规定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佩戴有个人相片的作业证(或胸卡证);用品和按安规规定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佩戴有个人相片的作业证(或2 开始主要作业3 作业程序胸卡证),并带领进入作业现场。4在带电区域内或邻近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现场施工负责人发出许可开工命令。现场施工负责人正确、安全地组织作业,现场施工质安员负责

10、现场作业全过程的安全、质量4一般规定1电缆盘就位可用起重机或人工将电缆盘放置指定位置,电缆在装卸的过 程中,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2采用吊车装卸时,装卸电缆盘孔中应有盘轴,起吊钢丝绳套在轴的两端, 不应直接穿在盘孔中起吊。人工移动电缆盘前,应检查线盘是否牢固, 电缆两端应固定,线圈不应松弛,电缆盘只允许短距离滚动,滚动时 滚动方向必须与线盘上箭头指示方向一致。(见图2-1)3根据电缆长度和截面,选用的牵引绳长度比电缆长3050m。牵引绳连 接必须牢固。其连接点应选用防捻器。布放电缆滑轮,直线部分应每 隔2.53m设置直线滑轮,确保电缆不与地面摩擦,所有滑轮必

11、须形 成直线。弯曲部分采用转弯滑轮,并控制电缆弯曲半径和侧压力。监控。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电缆盘的平衡要以钢轴是否平衡为准。电缆盘离开地面高度应为50mm100 mm。图2-1电缆就位牵引方式牵引头钢丝网套受力部拉钢导体铝导体铅护套铝护套塑料护套允许牵引强度(N/mm 2)704010407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在关键部位应有专人监视(如;转弯位、管口、与其它管道交叉的部位)。(见图2-2)4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5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6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如设计没要求时,其长度、型号

12、、规格应相同7电缆敷设时,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 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对于较重的电缆盘,应考虑加 装电缆盘制动装置。电缆走动时,严禁用手搬动电缆及滑轮图2-2钢丝绳、电缆轮布置页脚内8敷设电缆时,机械敷设电缆速度不宜超过15m/min,并监测侧压力和拉 力不超过允许强度。在较复杂的路径上敷设电缆时,其速度应适当放 缓。机械敷设时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不宜大于下表数值。电缆类型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单芯多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无铠装20D15D有铠装15D12D油浸纸绝缘电缆铝包30D铅包有铠装20D15D无铠装20D注:D表示电缆直径9电力电缆在切断后,应将端头

13、立即做好防潮密封,以免水分侵入电缆内部10. 若电缆沟内并列敷设多条电缆,其中间接头位置应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米11.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及桥架上每隔2米处;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米处;应将电缆加以固定。12. 电缆敷设后,应及时排列整齐,避免交叉重叠,并在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电缆拐弯处、管口等地方的电缆上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与起讫地点。(见图23 )13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或电缆金属管道,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敷设

14、方式分解直埋敷设14.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还要将盖板缝隙密封。在施工完的隧道、电缆沟、竖井、电房出入口、管口进行密封。各种敷设方式的特点、技术要求电缆直埋敷设施工除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沟底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2电缆沟底应平整,并铺上100 mm软土或沙。电缆敷设完后,上面应层150mm软土或沙,盖上保护盖板。也可把电缆放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槽盒内填满砂,然后盖上槽盒盖。3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要求,不得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最小允许净距(详见表2-1)。4.电缆与铁路、公路等交叉以及穿过建筑物时,可将电缆穿入电缆管中,以防止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同时也便于日后拆换电缆。管子距轨道底或路面的深度应不小于1m,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0.5m以上;伸出排水沟0.5m;在城市街道应伸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