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00440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Netilmicin Sulfate for Injection)(圣迪新)本品主要成份为硫酸奈替米星,其化学名称为:O-3-去氧-4-C-甲基-3-甲氨基书-L- 阿拉伯毗喃糖基(14)-O-2, 6-二氨基-2, 3, 4, 6-四去氧-a -D-甘油基-4- 烯己毗喃糖基-(16)-2-去氧-N3-乙基-L-链霉胺硫酸盐。【性状】【药理毒理】药理作用奈替米星为一种半合成的氨基糖甙类广谱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与细菌核糖体 30S亚单位结合,通过抑制敏感微生物的正常蛋白质合成而起作用。本品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属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包

2、括枸橼酸菌属、肠杆菌属、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摩根变形杆菌、绿脓杆菌、 沙门杆菌、志贺杆菌、和葡萄球苗属(耐青霉素和甲氧西林)。本品体外对某些 分离的不动杆菌、奈瑟杆菌、吲噪阳性变形杆菌、假单孢菌属、沙雷苗属也有活 性。多数链球苗和厌氧微生物如拟杆菌属和梭菌属对氨基糖甙类药物耐药。毒理作用遗传毒性:致突变实验结果为阴性。生殖毒性:大鼠生殖毒性实验表明,本品对动物生育力无明显影响,但是妊娠妇 女给予本品可损伤胎儿。致癌性:大鼠和小鼠的终身致癌试验结果表明,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肿瘤发生。【药代动力学】据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54版)介绍,奈替米星在肌肉注射后被迅速 而完

3、全吸收。在肌肉注射后,通常在30-60分钟内达到血清浓度。并且血清浓度 (以mcg/ml为单位)的数值通常约为其单一剂量的数值的3.03.5倍。例如: 可以预料给2.0mg/kg的剂量达到血清峰浓度为7mcg/ml。在以推荐范围内的剂 量给药后的8小时或更长时间后,血清浓度通常为3mcg/ml。当以60分钟静脉 输注的方式给单剂量的奈替米星以后的血清浓度同肌注方式给药后达到的浓度 相似。在快速的静脉注射后,血清中浓度是60分钟输注方式达到的2到3倍。 奈替米星能迅速分布到组织内同庆大霉素相似,奈替米星单剂量给药后的半衰期 通常为2至2.5小时。且并不依赖给药途径。在给药剂量增加后,半衰期也相应

4、 延长了。(例如:给药剂量为1mg/kg时的半衰期为2.2小时,而给药剂量为3mg/kg 时的半衰期为3小时)。在24小时内,约有80%的药物在尿中排泄。在单剂量给 药后,尿中奈替米星的浓度经常超过100 mcg/ml。没有关于奈替米星在代谢中 发生转化的证据,药物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排泄。丙磺舒(利尿酸药)并不 能影响肾小球的转运作用,肾小球分布的溶剂大约为体重的20%,总体清除率为 80ml/min肾清除率约为60ml/min。在志愿受试者的多剂量给药研究中,每12小 时给药一次,范围在1.0到4.0mg/kg,在第二天观察到稳态血药浓度。稳态血药浓度比首次给药时得 到的血药浓度高出不到

5、20%。同其他氨基糖甙类一样,在肾功能下降导致清除率 降低时,奈替米星的半衰期也增加了。内源性肌肝清除率和血清肌肝水平同奈替米星的半衰期有高度的相关性。以上几 项测试的指标可以作为在有肾脏损害病人使用奈替米星时调整剂量的依据。当有肾功能明显损害的病人,尿中氨基糖甙类的浓度下降,同时氨基糖甙类向有 损伤的肾实质渗透性也发生下降。这在治疗尿路感染的病人应当加以注意。在一 项针对肾功能丧失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成人的研究中,奈替米星的血清浓度在进 行8小时的透析后下降了约63%在进行较短的透析时被移除的药量也减少了。没 有关于儿童血透方面的信息。腹膜透析后氨基糖甙类也会有所减少,但速度比血 透要慢。由于

6、奈替米星分布在细胞外液中,那些细胞外液体积增大的病人(例如浮肿和腹 水)中血清浓度可能会下降。在同样剂量情况下,氨基糖甙类在孕妇体内的血药 浓度可能低于那些没有怀孕的妇女。当体温回到正常后,药物的血清浓度可能会 上升。怀孕和贫血的情况可能会使半衰期比通常情况下的要短。(剂量通常不需 调整)严重烧伤的病人体内,氨基糖甙类的半衰期可能会显著降低,同时,一个特别剂 量所达到的血清浓度可能会比预期要低。在生命的第一周的奈替米星消除半衰期同体重紧密相关,体重1.5到2.0kg的新 生儿约为8小时,而体重3.0到4.0kg的新生儿约为4.5小时。6周甚至更大的幼 儿和儿童的消除半衰期为1.5至2.0小时。

7、通过非胃肠道给药,氨基糖甙类能在血清、组织和唾液,在心包、胸膜、滑膜和 腹膜液中检出。可用于检测奈替米星在体内的浓度的方法包括微生物法,酶法和 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在通常情况下在肾脏皮质要比在血清中的浓度明显要高。在 停止给药30天后仍可在尿中检出微量的氨基糖甙。在肝脏的残留量小。同所有 的氨基糖苷类一样,在非胃肠道给药后,奈替米星只是少量扩散进入蛛网膜下腔。 奈替米星在脑脊液中浓度通常较低,并且同剂量和脑膜炎的程度有关。奈替米星 可通过胎盘。并能在脐血和胎儿中测出。对哺乳期妇女所作的研究发现少量药物 在乳汁中排泄,奈替米星口服给药后在胃肠道吸收很少。同其他氨基糖甙类一样, 奈替米星在体内的血清

8、蛋白结合率较低(030%)。【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包括新生儿、婴儿、儿童等各年龄的患者的严重或 危及生命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短期治疗。这些感染性疾病包括:(1)复杂性泌尿道感染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孢菌、肠杆菌属菌、奇异变形杆 菌、变形杆菌属细菌(吲噪阳性)和枸橼酸菌属细菌以及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2)败血症: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孢菌、肠杆菌属菌和沙雷菌属细 菌以及奇异变形杆菌等引起。(3)皮肤软组织感染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孢菌、肠杆菌属菌、奇异变形杆 菌、变形杆菌属细菌(吲噪阳性)和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和非青霉素酶

9、产酶 菌)等引起。(4)腹腔内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腹内脓肿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孢菌、肠杆菌属菌、奇异变形杆 菌、变形杆菌属细菌(吲噪阳性)和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和非青霉素酶产酶 菌)等引起。(5)下呼吸道感染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孢菌、肠杆菌属菌、奇异变形杆 菌、沙雷菌属细菌、变形杆菌属细菌(吲噪阳性)和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和 非青霉素酶产酶菌)等引起。【用法用量】本品可肌肉注射,也可静脉注射。为了正确计算剂量,应在给药前获知病人的体重,对于肥胖病人的剂量应按瘦人 的体重计算。肾功能状态可根据血清肌酐浓度的测定而估计,或根据内在的肌酐 清除率而计算。

10、另外,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肾功能。对于体表过度烧伤的病人,由于药动参数的改变,其血清浓度可能下降,通过测 定血清药物浓度来指导用药剂量显得更重要。疗程: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通常的疗程为714天, 在有并发感染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虽然延长治疗时间,奈替米星的耐受性好, 但长时间给药,应检测肾功能、听力和前庭功能,如果临床有表征,应适当调整 剂量。在应用过程中,应通过测定血清药物浓度的峰谷值,以确保在所给剂量下有效且 安全。当测定方法可行时,峰浓度范围为412mcg/ml,不能超过16 mcg/ml。个 体间由于肾功能状态(正常或异常)的差别,其药物浓度会变,峰浓度应控制在 6

11、12mcg/ml,谷浓度应在0.52mcg/ml较好。对于特殊病人的血清药物浓度的有 效性,应考虑致病菌的敏感性、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肌体免役系统的功能。 推荐剂量并非一成不变,仅作为首次治疗或治疗期间不能测定血药浓度时选择剂 量的一个指导。1肾功能正常患者的剂量:表1 肾功能正常的不同年龄患者的推荐剂量患者体重复杂尿路感染(3-4mg/kg/天;全身严重感染 (4.0-6.5mg/kg;1.3-2.2mg/kg1.5-2.0mg/kg/次)/次或 2.0- 3.25mg/kg/ 次)每12小时剂量 每8小时一次 每12小时一次40 6080 5288 8013045 6890 5999 9

12、014650 75100 65110 10016355 83110 72121 11017960 90120 78132 12019565 98130 85143 1302117010514091154 :1402287511315098165 :15024480120160104176160260851281701111871702769013518011719818029395143190124209190309100 150200130220200325对于新生儿(出生6周以内的婴儿):每日用药总量为4.56.5mg/kg,每12小时 1次,每次用量为2.03.25mg/kg。对于婴儿(

13、出生6周以上)至12岁的儿童:每日用药总量为5.58.0mg/kg,可 以每8小时给药一次,每次用量为1.82.7mg/kg;也可以每12小时1次,每次 用量 2.74.0mg/kg。2肾功能损伤患者的剂量对于肾功能损伤患者,其剂量必须个体化,以保证有效治疗浓度。调整剂量的方 法有几种,但最准确的方法是基于血药浓度进行调整。如果血药浓度不能获得, 而患者的肾功能又稳定,测其血清肌酐水平和肌酐清除率是最可靠的。如果肾功 能进一步恶化,剂量需要大大减少。对于肾功能正常患者,其初始剂量和推荐剂 量相同。对于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损伤的患者,其全天剂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整 剂量:1)对于肾功能正常患者,根据

14、血清肌酐浓度,按前述表1所推荐的剂量调整患 者的个体剂量。2)如果肌酐清除率已知,回可经血清肌酐计算而得,可用下式计算调整剂量。 患者用药剂量=前述表1推荐剂量X患者肌酐清除率/正常肌酐清除率调整的每日总量可每日一次给药,(即每24小时给药一次)也可每日23次给药 (即每8或12小时给药一次)。一般而言,单剂量不能超过3.25mg/kg。对于正 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经透析所除去的药量与所用的仪器设备 和方法有关。推荐成人按2.0mg.kg补充奈替米星,直至血药浓度达所需浓度。 此外,剂量尚可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不良反应】本品的不良反应包括:1. 肾毒性:奈替米星引起的肾脏副

15、反应为每1000人中有7例。副作用可表现为 血清肌酐值上升,并可能伴随尿量减少;尿中出现肾小管管形细胞或蛋白质,血 尿素氮值上升,或者是肌酐清除率下降。这些副作用在老年人,有肾脏损害病史 的病人,接受长时间或者超过推荐剂量的药物治疗的病人身上发生的更加频繁。 虽然,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后可能会发生永久性的肾损害,我们观察到的由 奈替米星引起的肾损害通常是温和且可逆的,并且是在治疗结束后,在药物被排 泄时发生的。2. 神经毒性:有关于对听觉神经和第八对颅神经的前庭分支有副作用的报道。与奈替米星相关的听力改变在每1000人中大约发生4例。与奈替米星相关的主观听力丧失大约每250人中发生1例。与奈替米星 相关的前庭异常在每150人中发生1例。那些可能使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相关的耳毒性发生率风险增加的因素:肾损害 (特别是严重到需要透析的病人),药物过量,脱水,给药时伴随利尿酸和吠喃 苯胺酸,或先前已经经过其他耳毒性药物。也报道有外周神经病或脑病,包括麻 木、皮肤麻刺感、肌肉刺痛、惊厥和毒性样肌无力综合症发生。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耳鸣、眼球震颤和听力丧失。由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 耳毒性通常是不可逆转的。耳蜗损害,通常只是在高频音波下听觉测试结果发生 微小的改变,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