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公园》音乐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00224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逛公园》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逛公园》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逛公园》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逛公园》音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逛公园》音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逛公园》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逛公园》音乐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逛公园音乐教案逛公园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2、圆圈行进走时,注意与前后的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5、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活动准备:幼儿站成内、外两圈的对形,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活动过程:一、律动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2、什么是幸福的事?(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3、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二、学唱逛公园1、倾听师边

2、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内容。2、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边唱边按歌词的内容依次指图中每个角色,并按音乐节奏轻轻摇动。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唱到弱起后的重音时,用较大幅度的动作暗示幼儿此处的唱法。三、学玩音乐游戏1、师边讲解边与部分幼儿合作,示范请朋友的方法。2、教师: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了,我请到谁,谁就跟在我后面走。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在幼儿围坐的半圆形内侧,按顺序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走动,当唱到第一段的最后爸爸逛公园的园时,用左手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请他扮妈妈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第二段结束的前一句时,教师停下来提示幼儿:该妈妈来找小弟了。然后帮助妈妈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后

3、一拍时,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最后一段开始时,扮小弟的幼儿任意指一个人扮小猫,大家停下脚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3、教师引导幼儿想一下: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4、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讨论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员同去逛公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执教反思应该来说经过详细的改动以后,这个活动在执教过程中,我心中比较有数,能更好地把握各个环节的侧重点,活动环节清晰、层次清楚,孩子们也都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和我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到位。在学唱歌曲这一环节,开始幼儿对于弱起小节开始歌曲有点不熟悉,经过多次练习后,孩子们能够很好掌握歌曲的弱起小节。

4、课后我反思,在对“弱起”这个技巧的掌握上,可以将图谱设计得更加有趣些,练习的次数也需再增加一次,有利于幼儿掌握其演唱的方法。但是在课后我发现我花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二十五分钟,而是用了差不多三十几分钟,时间把握上没有精准,原因是什么呢?我思考了一下,在一节音乐活动中,首先要充分考虑活动的侧重点,可将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歌曲上,音乐游戏则可以简单的进行一两次就可以。因为一节活动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能太多,否侧孩子们接受的信息量过于大,也会造成学习倦怠,或者缺失主体性的现象。逛公园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1.、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2.、圆圈行进走时,注意与前后的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

5、。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幼儿站成内、外两圈的对形,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活动过程:一、律动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2、什么是幸福的事?(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3、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二、学唱逛公园1、倾听师边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内容。2、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边唱边按歌词的内容依次指图中每个角色,并按音乐节奏轻轻摇动。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唱到弱起后的重音时,用较大幅度的动作暗示幼儿此处的唱法。三、学玩音乐游戏1.、师边讲解边与部分幼儿合作,示范请朋

6、友的方法。2、教师: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了,我请到谁,谁就跟在我后面走。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在幼儿围坐的半圆形内侧,按顺序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走动,当唱到第一段的最后“爸爸逛公园”的“园”时,用左手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请他扮“妈妈”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第二段结束的前一句时,教师停下来提示幼儿:该“妈妈”来找小弟了。然后帮助“妈妈”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后一拍时,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最后一段开始时,扮“小弟”的幼儿任意指一个人扮“小猫”,大家停下脚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3、教师引导幼儿想一下: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4

7、、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讨论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员同去逛公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教学反思:对于本次活动,首先我重点抓住两个重难点一是学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二是掌握两个重点的游戏规则:强拍带人,和猫叫后抓人和逃回座位.在这两点上我们最大的困惑是如何让孩子很好的理解“”第一强拍?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幼儿在开始部分的律动中、基本部分感受歌曲内容和旋律的过程中以及在游戏中引起对第一强拍的感知和充分的运用。其次,反馈目标我们发现由于歌词易于幼儿理解,幼儿很容易在边游戏边歌唱的过程中学会演唱,第一条目标基本完成,但是在幼儿唱弱拍起唱的歌曲时我过分注重了游戏性即让幼儿发现第一强拍,而忽视了第一

8、强拍因唱出强拍的重音的唱法的指导,对于第二条目标我们个别游戏和集体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幼儿尝试,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请大家帮助解决使游戏规则得到落实。第三条目标我个人认为完成的很好,孩子们在活动的最后都还是兴致勃勃,意由未尽的。但是原本在活动最后我们只安排了一次拓展游戏,但是由于我个人的疏忽把歌词接错了,因此又加了一次游戏,使整个活动时间超了一些。每一次活动尽管设计时自己认为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调整,我想只要心中有孩子,在不同的孩子尝试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学习的机会,给予能力不太强的孩子学习调整的机会,活动是孩子们的,面向全体

9、孩子让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经验和愉快的体验最为重要。活动开始,先让幼儿初步学唱逛公园,掌握弱起拍的重拍,这是幼儿学唱歌曲的难点,我只要求幼儿能刚上老师的节拍。接着是让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进行游戏。开始我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就是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小弟,一只小猫。尝试下来,等待的幼儿比较多,在第二次游戏时,我多请了几位男生做爸爸。在转圈时,幼儿对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感还不够明确。在最后一个环节,猫叫后追逐老鼠时,由于教室比较挤,“猫”一回头就捉到“老鼠”了,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刺激,应让幼儿有追逐的过程,以后游戏时可带幼儿到室外进行,还可以增加家庭中得其他成员。由于这个游戏带有趣味性,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可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