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驿语――质疑与反驳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00216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林驿语――质疑与反驳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林驿语――质疑与反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林驿语――质疑与反驳(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林驿语(一)一一质疑与反驳时间:2015-11-0611:12:08|作者:八面威风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安静,享受思绪的飘飞,享受在质疑的过程中对思维的训练。昨天读到一本萨托利的民主新论,其中不少有力的观点,极具批判性,不乏建设性。从质疑对民主词源学考察的现实意义,到对民主的主流理论的考察,无处不体现着作者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做研究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吸纳、整合、反叛质疑的能力。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中的文献综述,训练的正是一种吸纳不同理论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核心,是教会我们如何质疑。在后现代语境下,没有什么是不能被重新加以审视的。读书重在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不疑这大概是读书的辩证

2、法与方法论吧。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每一本书的撰写,都有一个逻辑、理论的基点,而这些基点难免受制于作书者的时代、个人等因素。驳倒书籍中的观点,可以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将其理论基点证伪即可。而驳倒终究不是目的。解构的同时,还需建构。如何修正前人的理论,乃至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体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学界中的不少论争,实际上是不能在逻辑上成立的。因为不同的流派采取的理论基点实则不同。试想,出发点不同,如何提出真正有理有据的反驳呢。学术型阅读,从某种程度上,是在共同的基点上,寻求新的发现。所谓求同存异,在学界是更加重要的。在反驳前人观点之前,需要做到的是:真正了解前人。就如弗洛伊德面对他的反对者时所说一样,“甚至至少要读一读我的书(再发表反对意见)”。这是“驳论”的最基本要求。“驳论”的第二个要求,就是要有整合不同观点的能力。在某个观点提出之际,前人必有论争。要清楚地知道这些论争的“争点”何在,抽丝剥茧地还原学者之间的对话,对于往后的工作大有裨益。无论是支持一个观点,还是反对一个观点,都需有理有据,都需深入思考这才是学人的正确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