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巧用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概念教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001713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课堂巧用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概念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立足课堂巧用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概念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足课堂巧用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概念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课堂巧用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概念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课堂 巧用电教媒体 优化数学概念教学 在现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之本,解题之源,学好它既是基础又是关键。理解掌握概念的过程是学生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学好数学概念极为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讲,思维是以形象化为主,而数学概念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何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巧用电教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数学中的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并能很好地运用数学概念,本人就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 妙用媒体激发兴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源动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2、之者”。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利用电教媒体以图、声、色、文等物质材料构成多种激人心扉的具体形象作用于学生感知器官,产生课堂的直观性的良好效应,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时,利用电教媒体动态地演示“蜻蜓、蝴蝶、树叶的轴对称”伴随着美妙音乐把“轴对称”这一抽象理性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学生从直观的形象思维过渡的思维特点,积极调动学生耳,眼,脑等器官投入学习。因此,电教媒体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妙用媒体静中求动,对比出概念的异同。数学

3、概念是静止的,抽象的,很多概念有相近之处,有的只是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如果理解掌握得不好,学生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直线、线段、射线”这三个概念,教师可设计能动能静的课件,让学生主动,形象地获取知识。先将一条弯曲的橡皮筋映在屏幕上,然后拉紧,以曲衬直,强调直线是“直的”接着把拉直的橡皮筋又向外延长,显示“延伸”的动态过程,一直拉到屏幕显示不出来为止,以说明直线是“无限长”的,进而使学生获得“直线无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的认识。教学射线时,可将一端拉直,一端不动,使学生获得“有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伸”的认识。而教学“线段”时,则只将弯曲的橡皮筋拉直,则不能延伸的演示,这样,学生将易混的静

4、止的概念,通过媒体形象静中求动的演示,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了。 三 妙用媒体,抓概念的关键词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有些概念只要教师利用媒体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就会让学生将概括性的知识具体化。如教学“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如何理解“线段首尾相接”的意思,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第一条线段的尾与第二条线段的首相接,第二条线段的尾与第三条线段的首相接,第三条线段的尾与第一条线段的首相接,由此得出“三角形”是封闭的图形这一概念,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只要我们巧妙运用电教媒体,能充分发挥出它的独特感知优势,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就会将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掌握数学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