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00104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章末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据此完成12题。1下图各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天雨新晴,北风寒彻”天气的气压变化的是()A B C D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意思,“天雨新晴,北风寒彻”表明是冬季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现象,由于锋面过后天气转晴,且受冷气团控制,则气温变化是由高到低,气压变化必然是逐渐升高,所以曲线符合。答案:B2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下图中()Aa减弱 Bb减弱Cc减弱 Dd减弱解析:锋面过后天气转晴,且受冷气团控制,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小,易产生霜冻现象。a表

2、示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b表示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c表示大气逆辐射,d表示地面辐射,所以是c减弱,造成“是夜必霜”。答案:C读下图,完成34题。3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解析:根据图中所示,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太平洋上是低压,应为冬季。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受强冷空气的影响。答案:D4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为()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C乞拉朋齐降水量多的时候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解析:德干高原是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这时气温较低,降水也少,是一年中

3、最凉爽的时候。答案:A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56题。5图中a、b、c、d、e五地中最有可能降水的是()Ab地、d地、e地 Ba地、d地、e地Ca地、b地、d地 Da地、c地、d地解析:根据图中的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b地位于冷锋锋后、d地位于暖锋锋前、e地受低压系统控制,这几处都易形成降水。答案:A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天气系统控制我国时,可能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乙天气系统冬季控制我国时会带来寒潮灾害在春季,A天气系统可能会给北方带来沙尘天气江南丘陵的绵绵春雨可能与丙天气系统有关丁天气系统会给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梅雨天气A BC D解析:甲为高压,受

4、其影响,易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A为冷锋,我国北方受其影响会形成沙尘天气;丙为低压,受其影响,会造成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春雨绵绵。答案:D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78题。7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加剧城市涝灾缓解城市缺水有利于雨污分流有利于地下水回灌A B C D解析:左图采用雨棚收集雨水,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既能减少地表径流,又能缓解缺水状况,这种模式和洪涝灾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答案:B8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主要表现在()A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B增加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C增加水循环中的蒸

5、发D增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解析: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雨水的下渗。答案:A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读图,完成910题。9以为中心的环流圈()A其中的一支是东澳大利亚暖流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解析:属南印度洋,为南半球副热带环流,其中一支是西澳大利亚寒流。答案:C10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在该洋流影响下,会形成世界性大渔场B该洋流会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故该洋流沿岸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C该洋流会使自南向北航行的船只航速增加D在该洋流的影响下,沿岸地区形成了沙漠气候解析:为东澳

6、大利亚暖流,对流经的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答案:B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B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C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D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答案:C12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A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B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C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D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答案:B下图为我国两广地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处的构造地貌为()A背斜 B向斜C背斜谷 D向斜谷解析:图中处地势较低,为

7、谷地地形,同时岩层年龄中心老、两翼新,说明为背斜构造。答案:C14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关于其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向斜沉积断裂B向斜断裂沉积C向斜侵蚀断裂D向斜断裂沉积侵蚀解析:从岩层弯曲形态上看,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飞来峰两侧岩石年龄不同,说明出现了断裂;另外较老的岩层位于较新的岩层之上,必然出现了别处较老岩层到此处沉积现象;图示飞来峰呈尖顶形状,应该受到外力侵蚀作用。答案:D15造成山峰两坡坡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降水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解析:图中飞来峰东侧较陡,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受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故影响坡度差异的因素是降水。答案:B二、综合题16读下面两幅

8、图,回答问题。图1图2(1)判断两图各自所处的季节并说明理由。(2)图1中的C和图2中c及e分别受哪个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这说明影响它们气候的因素是什么?(3)图1中A处气候类型是_,成因是_;E处气候类型是_,此季节的特点是_。(4)若图中大陆为亚欧大陆,图1中与下面甲、乙气候类型相同的地点分别是_、_。甲乙答案:(1)图1为冬季,原因是30N40N大陆西岸受西风控制(或大陆东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图2为夏季,原因是30N40N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大陆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2)C处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处受东北信风控制,e处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这说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3

9、)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温和多雨(4)EB17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海域,理由_。(2)该海域海雾多发的时间是_。A1、2月 B3、4月C7、8月 D11、12月理由是_。(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4)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因此海域易出现海雾。第(2)题,夏季,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暖

10、湿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因此选项C正确。第(3)题,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时要观察其位置,考虑水汽来源和抬升运动,综合分析风、地形因素,另外还要考虑洋流的影响。第(4)题,图示海域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其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且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答案:(1)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2)C夏季,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当暖湿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3)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4)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的大陆架地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繁茂,鱼类的饵料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