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微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99930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愤》微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书愤》微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书愤》微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书愤》微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书愤》微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愤》微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愤》微课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书愤设计者尹静莉单位(学校)内黄县第一中学授课班级高二(3)班章节名称书愤学时1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本节(课)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陆游和本诗的写作背景。学习曰标2、把握诗歌的情感和表现手法。3、学习和体味陆游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怀。知识和能力:理解南宋陆游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过程和方法:诵读法。朗读诗歌,体会诗情;研讨法。师生合作,理解诗歌主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高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阅读,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可以以此为基础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浓厚兴趣,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够积极参加讨

2、论,发表自己学生特征的见解,对于较难理解复杂情感,可以通过讨论来共同解决。学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习81知识和能力目理解南宋陆游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标82过程和方法诵读法。朗读诗歌,体会诗情;研讨法。师生合作,理解诗歌主旨。描8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述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诗人陆游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通过诵读和合作讨论,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教学难点体味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通过讨论和教师点拨想,联系诗人的生平和理想追求。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

3、来源8-1知识和能力课件1(图片文字)诵读文中插图B、IF、G、H1走进文本初步感知5分钟自制网上8-2过程和方法课件2(图片文字)语言赏析相关问题A、G、KI、K2B、DH1品味主旨把握手法25分钟自制8-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件3(图片文字)诗人形象文字描述B、H、IG、H1、H2拓展延伸体会爱国情怀10分钟自制网上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媒体

4、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一播放一讲解;B.设疑一播放一讨论;C.讲解播放一概括;D.讲解一播放一举例;E.播放一提问一讲解;F.播放一讨论一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自定义。板书设愤计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无人领军愤“国家”愤“朝廷”愤“自己”)教学模式:讲研结合一、情景导入教学过程结构:开始、整体感知过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出示文本整体感知一题目:书愤本诗的感情基调:愤整体感知二陆游诗歌突出特点:“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结合本诗写作背景和一生志向。)整体感知,把握诗歌节奏,感知诗歌情感。前两联:激昂豪壮。后两联:低沉沉郁。首联:“世事艰”听

5、配乐朗诵学生个体试读全体朗读颈联:空、衰鬓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三、合作探究结合课本注释疏通文意,为合作探究做准备。研讨问题一研讨问题二四、拓展延伸诗人的那种情感贯穿全诗?本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对比、用典、直抒胸臆首联颈联尾联(颔联:教师重点点拨)世事艰空、衰鬓诸葛亮出师表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8-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下面内容,给陆游写一段颁奖词。要求: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子数50子左右。少年时他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

6、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形成性评价学生在阅读和第一个研修问题上把握的不错,但是由于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上还是有所欠缺,导致在第一个和第三个研修问题上把握不是太准确,最后的学生书写上还是透露出学生在字体上的问题,今后将在这两个方面加强培养和训练。教学反思我这堂课的呈现之所以不理想,和我愚钝的反应大有关联。上课伊始,解读书愤一题,一学生回答“看见书就很愤怒”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也是一个展现教师教学机智的良好契机,但是我却直接将“书愤”的含义展示在了PPT上。这里如果灵机动,将“书”的意义的演变大略地解释下,学生就理解诗题的含义了。教学手段不够婉转,牵引的痕迹太过明显,这一点在课堂很多地方都表现出来。那种“雁过无声,风过无痕”的教艺境界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