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99837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查找、梳理并比较关于红楼梦主题研讨的研究论述,了解学者研究的现状,深入思考红楼梦的主题,写一篇综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概述宝黛爱情的发展历程并探究造成“木石前盟”悲剧的原因,使学生获得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意蕴,自主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鉴赏品位。 文化传承与理解从作品红楼梦中吸取营养,培养健康的婚恋观,实现精神的成长;体会红楼梦的主旨,领悟小说深厚的社会内涵。 教学

2、重点梳理并比较红楼梦主题研讨的研究论述,深入思考红楼梦主题,写一篇综述。 教学难点对红楼梦的主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综述的写作技巧,大胆发表自己看法。 教学方法查阅资料、比较、讨论分享、读写一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情境阅读任务 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 伟大的古典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倾注了毕生的心血,集中了全部的思想和艺术智慧,灌溉和培育出了一株香溢千古的艺术奇花红楼梦,把我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无论思想上或艺术上都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创造了一代文学的奇迹。但是,作者饱和着血泪“哭成此书”的婉曲用心,两百多年来却一直没有真正被人们所理解,那渗透全书的主题,当然也无从获得科学的阐释。众口哓哓,言人

3、人殊,评论界甚至出现了许多附会的谬论和歪曲的妄说。难怪作者在红楼梦第一回,面对茫茫人寰,不胜感慨地发出知音难逢的深长慨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究竟谁是红楼梦具有深识鉴奥的解味者呢?请以前面的阅读成果为基础,研读相关章回,并联系全书内容,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任务1:中国传统小说爱情描写大都是才子佳人模式的。这个模式情节大体是:一见倾心相思痛苦幽期密约金榜题名终成眷属。红楼梦的爱情描写,不但继承了传统小说的精华,而且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束缚,达到了在今天看来也不落后的深度和高度。请梳理小说中宝黛之恋的内容,说说贾宝玉、林黛玉的感情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宝黛之间爱情

4、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推动二人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谁又是宝黛爱情(“木石前盟”)的破坏者?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同时查找关于红楼梦爱情主题的相关材料。 章回阶段表达方式推动因素破坏者备注 任务2: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综述,交流讨论综述的特点,探讨综述的写法,初步感知撰写综述的要求。以任务1提供的角度为基础,深入思考红楼梦的主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准备写一篇红楼梦主题的综述。 教学过程 一、导读 红楼一书,千门万户,千头万绪,如泰山、北海复叠、浩渺,非一目所能穷,非一言所能尽。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前无古人的高超艺术成就,为后世全方位展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

5、生活画卷和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挖掘不尽的文学宝藏,是为“说不尽的红楼”。 正如鲁迅所指出,道学家看见“淫”、经学家看见“易”、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帏秘事后来者还看到了“阶级斗争”、“十三条人命”等等,甚至还有人看到了“儒法斗争”、“骂雍正”、“骂皇帝”不一而足,五花八门。 本专题将以前面的阅读成果为基础,围绕“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这个阅读任务,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学习综述的写法,深入思考红楼梦主题,写一篇综述。 二、阅读成果分享 任务1宝黛爱情的发展历程及破坏者 根据对学生阅读成果的检查、评价,教师确定一到两个重点成果分享,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6、(1)学生分享宝黛爱情阅读成果。 章回阶段表达方式推动因素破坏者备注 第三回相遇:初见已是旧相识一见如故、宝玉摔玉三生石畔的前世缘分作者的悲剧意识绛珠还泪的神话,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第五回、第十九回等相识:单纯的友情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贾母朝夕相处,“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孩童纯真的友情,还未产生爱慕的情谊,但是为后来暗生情愫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八回、第二十九回、第三十回等相知:爱情的萌生互相的试探坚实的生活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宝钗黛玉品性: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7、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一回“金锁”的出现让宝黛矛盾初显;清虚观打醮张道士说亲之后二人各存一段心事,又不便直接道出。 第三十二回、第三十四回等相恋:爱情的升华相互之间袒露各自内心的真实想法灵魂上的伴侣,志同道合的知己命运、薛宝钗第三十二回贾宝玉“你放心”的肺腑深情;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林黛玉探伤的厚意,至此宝黛情意相通,无需多言。 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七回、第九十八回等相离:爱情的痴情黛玉焚稿断痴情;宝玉疯癫却尘缘贾宝玉的痴情林黛玉的身体状况;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金玉良缘”;封建家长;家族利益“金玉良缘”的说法;张道士提亲;宫里的贵妃娘娘送给众姐妹的礼物,惟独宝玉和宝钗的一样最终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8、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2)交流对红楼梦“爱情主题说”的认识。 三、课堂阅读推进 任务2红楼梦综述写作指导 红楼梦的主题是20世纪的红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索隐派提出“清康熙朝政治小说”,新红学派提出“自叙传说”到1949年后又提出“爱情主题说”“政治历史主题说”“家族衰亡史说”“反封建主义说”“歌颂女儿才华说”等,共有30多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正因其思想博大精深,才使其“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可以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并将之写成综述,以加深自己对红楼梦主题的认识,同时也供读者对红楼梦主题研究的发展脉络有一大体的了解。 1.综述概念。 综述就是作者针对某一问题

9、或专题,通过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在仔细阅读并深入理解和消化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把能代表该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进行系统的汇总、整理,并据此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和推论,得出作者自己的判断或结论,这样的过程就是综述。 2.范文借鉴。 【范文借鉴1】 红楼梦主题综述 红楼梦的主题是20世纪红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索隐派提出“清康熙朝政治小说”,新红学派提出“自叙传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了“爱情主题说”“政治历史主题说”“家族衰亡史说”“反封建主义说”“歌颂女儿才华说”,等等,共有30多种不同的说法。 索隐派的主题说 1.“明珠家事”说。清代梁恭辰在北东园笔录中说:“红楼梦一书,诲淫

10、之甚者也。乾隆五十年以后,其书始出。相传为演说故相明珠家事,以宝玉隐明珠之名,以甄(真)宝玉贾(假)宝玉乱其绪,以开卷之秦氏为人情之始,以卷终之小青为点睛之笔。” 2.清康熙朝政治小说。蔡元培先生在石头记索隐一文中说:“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既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元妃省亲,似影清圣祖之南巡。清世祖与董鄂妃之事,即黛玉死而宝玉出家为僧之本事,等等。 3.雍正夺嫡说。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中说:“以余所闻,则红楼梦一书,有关政治,诚哉其言!

11、然与其谓为政治小说,无宁谓为历史小说,与其谓为历史小说,不如径谓为康熙季年宫闱秘史之为确也。盖是书所隐括者,明为康熙诸皇子争储事。只以事涉宫闱,多所顾忌,故隐约吞吐,加以障幂,而细按事实,皆有可征。” 新红学派的“自叙传说” “自叙传”主题说是1921年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提出来的。他在考证曹雪芹生平和家世的基础上,得出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 爱情主题说 首倡“爱情主题说”的是何其芳。他在论红楼梦中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他进一步说曹雪芹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听见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终身误里,就告诉了我们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将是不

12、幸的。 封建家族衰亡史说 吴调公在评红楼梦的爱情主题说一文中说:“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以贾家的矛盾斗争图景作为当时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缩影的书。封建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包括官僚制度、宗法制度、科举制度、家庭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都触及了,都暴露了,也都批判了。当然,作者因为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否定得不彻底,而批判的同时也有所维护,但是从批判的精神和揭露的广度来看,不失为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女权问题说 汤龙发女权问题是红楼梦的主题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反对男权制对妇女的压迫和影响,提出了女权问题。 从对20世纪的红楼梦主题研究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它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一个由穿凿附会到“

13、小心考证”,直到深入文本的日趋科学、日益深入的发展过程。它的研究角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范文借鉴2】 20世纪上半期林黛玉形象研究综述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前无古人的高超的艺术成就,为后世展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全方位的生活画卷和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挖掘不尽的文学宝藏,是为“说不尽的红楼”。红楼梦诞生至今已经有两个多世纪,人们对林黛玉的评价也进行了两百多年,迄今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本综述旨在对有关林黛玉形象的20世纪上半期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这一时期的人物形象分析基本上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评判为出发点的。 1904年,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这是20世纪红楼梦研究的开山之作。其中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进行了评述:“兹就宝玉、黛玉之事言之:贾母爱宝钗之婉嫕而惩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袭人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