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994418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习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西晋人,曾做尚书令、司徒等官。诸小儿:许多小孩。游:游玩。走:跑。信然:的确如此。1王戎“不动”的理由是( )A.他跑不快。B.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他不取。C.他认为在路边的树上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2这个小故事给你的启发是:_2. 文言文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

2、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婶。”不可改也。1本文的作者是_(朝代)的_。2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字义。(1)所宝以百数(_)(2)拊掌大笑(_)(3)尾搐入两股间。(_) (4)谬矣(_)3“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的意思是_4本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3. 拓展阅读。骂鸭邑( )西白家庄居民某1,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 )生鸭毛2,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 )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3,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4。某诡告

3、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 ),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 )不骂。某益窘( ),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5。(注释)1邑:县。振作者家乡淄川县。2茸生:细毛丛生。3雅量:度量宽宏。晋书李寿载记:“(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4征:表露,表现。5良已:完全痊愈。6攘:窃取。1给加点的字注音。2解释加点的字。(1)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_(2)民诡告翁曰_3在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4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从“某”身上得到的启示:_从“翁”骂“某”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_提示: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坏人醒悟、改恶从善。4. 阅读

4、文言文,完成练习。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1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1)若不与我,“与”:_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2)犬引颈下视井中,“引”:_A延续 B伸长 C举 D导引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_3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代_,“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指代_。4

5、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用自己的话回答)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c):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卮(zh):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舍人相谓曰:_终亡其酒:_2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人

6、饮之不足: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B.吾能为之足:我能够为它画脚。C.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蛇固然没有脚,你为什么给它画脚呢?D.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3根据上文内容,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6. 文言文阅读。枭将东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注释)枭(xio):猫头鹰。鸠(ji):斑鸠、雉鸠的统称,形似鸽子。子将安之:你打算到哪里(安家)?徙(x):迁徙。恶:厌恶,讨厌。以:所以。更:改变。犹

7、:还是。1结合注释,说一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_2“枭将东徙”的原因是“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你觉得斑鸠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_4下列对寓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做任何事都应从根本着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B.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只有让自己的声音更好听。C.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竭泽而渔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吕氏春秋(注释)竭:使干涸。薮(su):指野草。田:通“畋”,打猎。1“竭泽而渔”中,“渔”的意思是()。

8、A.捕鱼B.捕鱼的人C.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D.姓2对“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理解正确的是()。A.欺诈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勉强可行,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B.欺诈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C.欺骗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D.欺骗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勉强可行,以后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3从这则成语故事中,我懂得了_的道理。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钻木取火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鸮,以口啄树,灿然火出。

9、圣人感焉,因取小枝钻火,号燧人氏。选自太平御览(注释)燧(su)明国:传说中燧人氏建立的古国。不识:不知道。四时昼夜:春夏秋冬(四季)和白天黑夜。屈盘万顷:曲折盘绕起来有一万顷。顷,面积单位。圣人:古代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至于:来到。鸮(xio):鸱(ch)。鸮,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灿然:明亮的样子。感焉:有感于此。焉:于此。因:于是。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识:_(2)息此树下 息:_(3)因取小枝钻火 因: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_(2)圣人感焉,因取小枝钻火。_3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教给我们许

10、多生存的本领,故事中的圣人就是被“_”这一自然现象所启发,悟出了钻木取火的道理。(用文中原句填空)4古今中外,依据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而发明创造的事例不胜枚举,试举两例。_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这里的“子”指的是_。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_3这三个句子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谈了学习方法,谈了_谈了与人沟通的气度。10.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吕布为曹操所缚,将死之际,乃语操曰:“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操竞杀之。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

11、的意思。吕布为曹操所缚_将死之际_乃语操曰_明公之所患_2为什么吕布愿意投降并效力于曹操却仍然被杀?请谈谈你的理解。_11. 文言文阅读。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1解释加点词语。曝书画_谬矣_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只断一处)力 在 角 尾 搐 入 两 股 间12. 古诗文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誉之曰(_)于物无不陷也(_)2把“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成现代汉语。_3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i,哄骗)云“不见”。嘿(同“默”)然大喜,赍(j,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