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994019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培养方案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8)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行政及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学、科研、管理能力与一定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双师型人才。1.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及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良好;2.具有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理论素养,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熟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3.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和实际的能力;4.掌握并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相关的专业著作和文献资料;5.取得相关职业的中级

2、或中级以上职业*书。二、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原理:职业教育基本问题、认知科学与职业教育教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培训等各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职业教育学校管理、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三、学制与学分学制:全日制硕士生学制为三年。学分:总学分为34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8门,22学分(公共学位课程3门,10学分;专业学位课程4门,12学分);限定选修课须修满6学分;任意选修课至少须修满4学

3、分。学术实践共计3个学分。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至少2-3门主干课程,不计学分,具体工作由各导师负责。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学位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1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3622考试第一外国语(英语)基础英语14441、2考试口语与写作361考查专业外语36 22考试专业学位课程职业技术教育原理5431考试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5432考试职业教育管理5431考试职业教育心理学5432考试非学位课程限定选修课程教育哲学3621考试职业教育原理方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3

4、622考试教育政策与法规3621考试职业教育专题研究3622考试教育政策与法规3621考试职业教育管理方向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3622考试职业学校管理专题3622考试教育哲学3621考试现代教育技术3622考试教育技术方向教学系统设计3622考试教学技能训练法3622考试教育哲学3621考试教育政策与法规3621考试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非学位课程任意选修课程职业教育课程设计3623考查教育测量与评价3623考查职业教育史3623考查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3623考查职业教育社会学3623考查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3623考查教育名著选读3623考查五、学术实践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教学实

5、践、学术活动、发表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共3个学分1、社会实践:职业教育调查实践 管理实践 1学分2、教学实践:职业教育教学 1学分3、其它学术实践(文献信息、撰写综述、开题报告等) 1学分六、培养方式与方法本专业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共同培养的方式。每名硕士生确定一名责任导师,责任导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副导师,副导师可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副导师的人选须得到导师组认可。本专业采用课堂讲授、项目教学、专题研究、教学实践与社会调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为主,同时第四学期初完成论文开题工作;第五、六学期以学业论文

6、工作为主,第六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七、考核方式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统一为考试(开卷或闭卷,以笔试为主),并按百分制记录成绩。非学位课程和学术实践环节的考试可选择考试或者考查。考查可以采用笔试、实验报告、综述、程序设计、课程作业等方式进行,并按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录成绩。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的46周完成。由本学科点的中期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以及健康状况,进行考核,同时提交所开课程的课程报告,并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打分方式进行评分。八、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不少于15本)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教育,19982、X合群.职业教育学.

7、*高等教育,2004。 3、X春生.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20024、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科技,20065、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19936、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19967、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师范大学,20048、X瑞璠.中国教育哲学史:第1卷.*教育,20009、俞立,郭扬.现代职教课程论研究.中国科技,199510、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卷.*教育,20001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20011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教育,200213、威廉威尔斯曼,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199714、

8、肖宗六、余白.学校管理学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515、X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199716、闻友信.职业教育史.*,2002 1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教育科学,2001九、学位论文工作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专业文献阅读、选题、论文开题报告、学术调研、发表论文、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 (一) 论文工作期间,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并根据实际需要对论文工作计划进行及时和必要的调整。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期完成论文工作的硕士研究生,须提前三个月提交延期答辩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延期,否则不予受理学位论文答辩。(二) 选题。为确保学位论

9、文的质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学术调研,尽早确定论文选题范围,选题具体要求(1)导师应指导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在研究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定选题。选题要求要有理论创新,又要有应用价值,体现学科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应用性。(2)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或对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见解独立,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言之有理,资料翔实,逻辑严密,文理清晰,语言流畅。(三)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应由学科点负责组织公开进行,开题报告的有关材料由研究生处保存至硕士研究生毕业备查。开题报告要求:(1)所确定选题的前期研究情况;(2)个人研究的创新性,其理

10、论与实际价值所在;(3)完成论文的步骤方法及时间安排;(4)尚未搞清的问题;(5)调查实验等的设计方案;(6)经费;(7)需要领导和导师协助解决的其它问题。(8)开题报告应提交由导师组和相关人员组成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进行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的下一步工作。(四) 论文答辩 。论文开题后,按进度要求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直至论文答辩。论文答辩的有关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每门课的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应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或已被采用即将公开发表1篇或以上论文。没有达到要求者,不能进行论文答辩。(2)在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由研究生处统一组织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

11、查,按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保存在硕士研究处。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将亮黄牌给予警告,并对其进行跟踪检查。(3)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导师要加强检查指导,不仅要保证内容有创新性,形式上也要保证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尽量减少疏漏。要把论文答辩过程作为最后考查研究生水平的重要手段。(4)参加论文答辩的教师要认真阅读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提出有份量的疑难问题,不做任何默许。论文不合要求,回答质疑不理想,不能通过论文答辩,不能授予学位。通过的论文要区分是优秀论文还是合格论文。十、其它1、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

12、须定期检查硕十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2、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3、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学业考核与成绩管理暂行办法执行。4、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二级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职业技术教育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职业技术教育原理Principle of Vocational and

13、 Technical Education课程编号:04010801开课单位:教育学院总 学 时: 54 开课学期:第1学期学 分: 3 任课教师:X合群内容概要:职业教育原理是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和主干课程,旨在提供扎实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尤其是了解培养和开发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基础理论,能用职业教育原理分析职教现实问题,运用相关职教规律,掌握相关教学技能,能很好地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以后成为专业化教师奠定基础。本课程主要掌握职业教育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包括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与结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职业教育课程;职业

14、教育教学;职业道德;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学生;职业技能实训;职业与职业指导;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与展望等内容。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X合群.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20042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2004 3周明星,杨金梅.职业教育学通论.*人民,2000 4X春生,X长发.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2002 5X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2001 6高奇.职业技术教育原理.经济科学,19987. 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卷.*教育,20008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教育,2002教学方式:专题讲授、导读与讨论预修课程: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Voc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