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性材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99379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题性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话题性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话题性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话题性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话题性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话题性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题性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7 类 话题性材料备战 2020 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型分类演练话题型材料作文,是指兼顾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种作文题型特点的作文命题形式。要认识话题型材 料作文,首先要认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传统的材料作文是相对于命题型议论文而言的,即在提供材料的基础上写议论文,其特点是要求作者 必须根据材料进行规定写作。话题作文则以某一话题材为范围,不限文体、不限题材的作文,其特点是思 考时围绕一则材料或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全面拓展思维空间。传统的给材料作文,作文的主题必须直接从材料中提炼、挖掘,并且材料必须运用到写作中,作论据 使用。话题作文的主题则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话题作文

2、又是也有材料,但材料的 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话题 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较,在命题形式和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只要求作文 主题与“话题”相关。话题作文中对材料的运用比议论文的材料运用更为灵活,更具创造性,不像材料作 文,引用材料是作为引出论点的楔子。话题型材料作文,像传统的材料作文一样,其命题者往往在题目中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学生在感知 和把握这些材料的基础之上,选取一个最佳角度,进行写作。但是,它不像传统的材料作文那样,文体要 写成议论文,中心论点一定要从最佳角度提练出来,行文一定要紧扣材料,写作一定要

3、联系现实生活等。 话题型材料作文,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一般都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 写作者要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然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这个“中心”其实就相当于话题,只是多 了提炼中心的环节。话题型材料作文,必须根据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能像话题作文那样可以抛开材料,所以他归根到底还 是材料作文,可是它又保留了话题作文的某些特点,可以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给写作者更多 的自由,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话题型材料作文。【立意探索】话题型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是要读懂材料,读懂材料是话题型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 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

4、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 端。2015 年是话题型材料作文的鼎盛时期,下面以这一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例,介绍几种话题型材料作文的 审题方法。一、主旨领悟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作时,认真地审读材料,准确地提炼出材料 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进行写作。领悟材料的主旨,一般可采用三个步骤:第一,明确材料写了 什么人,什么事,有怎样的结果;第二,明确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第三,从明确的道理中选择恰当的内 容作为立意的依据。2015 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以大树的果实为材料,材料写大树要实现旅行的愿望,在飞 禽、走兽不肯帮忙的情况下,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

5、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 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结合故事情节,不难发现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许多道理,如: 求人不如求己,要善于借助他人;要及时转换思维,理想、愿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智慧;等等。领会了 寓言的主旨,也就明确了立意的方向,决不会出现偏题的问题。二、关键把握法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有时会有一些评议性语句,或者是命题者对材料的评论,或者是材料中的人物 对相关情况的评论,这些评议性语句是材料的关键句,它往往就是“文眼”所在,具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 用,抓住这些关键性语句就有了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2015 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以地下泉水和喷泉为材 料,其中有一句:“

6、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这就是材料的关键性语句,它集中体现了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一句,结合材料,可有如下几种立意:从地 下泉水的角度考虑,可以歌颂默默的付出者,颂扬光艳和成功背后的沉默的大多数;从喷泉的角度考虑, 可以有“要有懂得感恩的胸怀与境界”“成功之后,继续前行”等立意;从材料的整体教的考虑,可以有 “耐得住寂寞终有辉煌的成就”“根深才能叶茂”“风光背后是沉潜”“伟大源于平凡”等立意。三、舍次求主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到许多人和事。对这类材料的作文题,在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背景材 料,哪些是中心事件,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

7、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立意时可以而且应该舍弃 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进行考虑。2015 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以蝴蝶的翅膀为材料,涉 及的人和事较多,有科研人员,有学生,有无生命的显微镜,有色彩斑斓蝴蝶。这里的信息,有的是主要 的,有的是次要的,还有的是干扰信息。从材料的结构看,前面两节是背景介绍,属次要信息和干扰信息, 考生不应在此盘桓,材料的最后一句话,即“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 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才是主要信息,应当抓住这一句话中“特殊的微观结构” 和“光线的照射”“缤纷的色彩”等词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由此及彼的联想,就会有“自

8、我成长,等候阳 光”、“个人奋斗,机遇成全”、“我有翅膀,只等阳光”等立意。四、求同存异法这里所说的求同存异法,实际上针对多则材料所运用的审题方法。这种审题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 涵有不相同处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先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比较材料的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 摒弃相异之处,寻找相同、交叉或重合的点,并以此作为文章立意的依据。2015 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以关 于“路”的名言为材料,三条名言重点各有不同,以每一则分别单独立意未尝不可,但却不是最佳立意。 深入研读,我们可以发现三句话都是从“人”与“路”的关系来谈的,其共同点是: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人在走路的过程中,都会遭遇“没有路”“

9、走错路”“走不通”的境况。由此,可以立意如下:敢为天下 先,才能开辟出新路子;路是人走出来的,但必须是有远见与卓识之人;开路须有胆,更要有识有德;等 等。五、细节切入法话题型材料作文有一些叙事性材料,常常会涉及到一些细节,如果抓住材料中有启发意义的细节来确 立文章的主题或中心,也是审题立意的重要方法。2015 年高考重庆卷作文题以“请求等一等”的小故事为 材料,其中有这样一句:“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有考生抓 住“沉默”这一细节,从中析出“惭愧”的意涵,便以“惭愧也是一种美德”为题作文,阐释人当有羞愧 之心的道理,立意独特而深刻。话题型材料作文的审题不止这

10、些,其他还有由果溯因法、倾向揣摩法、寓意揭示法等,限于篇幅,这 里不议一介绍。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的雨巷脍炙人口,迷恋了多少痴 情的人们,油纸伞成为中华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把精致的油纸伞卖150 元,普通的只卖50元,虽然制 作材料不贵,但耗时耗力,做一把伞要 3 天,赚二三十元。作为广西最后一位油纸伞手工艺人,陆玉贷从 业 60 多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传人,2016 年 5 月 16 日,84 岁的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人世。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注意:角度自选,

11、立意自定,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标题自拟; 不得抄袭。【立意分析】 箍桶匠走街串巷,用他们精湛的手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油纸伞飘逸在江南雨巷,成为中华文化 一道独特的风景但是,这一切在我们追求现代化的脚步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这个时代,崇拜标准化、 数字化、机器化以及快速的时尚,我们忽略手工制作,忽略手工艺人,忽略以前沉淀下来的生活习惯。雨 果曾经呼吁为法兰西的民族性立法,为怀念立法,为我们父辈集体的成果立法。在城镇化势不可挡的进程 中,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是在冲击下固守,还是在传承中变革,抑或在时间的浪潮中渐渐消失,面对严 峻的现实,我们不能不作出深刻的思考。角度一

12、:珍惜民族记忆,强化身份认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珍惜民族记忆, 维系民族情感,强化身份认同。角度二:抢救文化遗产,落实记忆工程。社会要发展,许多独特精湛的工艺及文化现象退出生活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这些独特精湛 的工艺及文化现象,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我们应对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抢救 文化遗产,落实记忆工程。角度三:学会区别对待,实现动态传承。传统文化是复杂的,对传统文化要加以分析甄别,只能找回于今人有用人东西,正在使用

13、的未必就应 该永世长存。不能割断历史,传承是最好的保护,而实现动态传承,让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发挥作用,这才 是最有效的传承。【范文精选】一梦黄梁一壶酒某生那一季烟雨空朦,杏花船摇摆而过,像是在船橹咿呀间穿梭千年。小巷深深,酒香悠悠,且从云水月 以中舀来一壶,在晶莹剔透间找那久远的故事。这是一家不知传承了多少年的老店,隐藏在小巷深处,却不见冷清。顾客多数都是老者,面前一盏黄 酒,闲适地聊着,店里的伙伴正在忙,一问才知道,这雨天,最是酿酒的时节。说是店里的伙计,其实主要负责酿酒的,还是老店主。将米放进酒器,加上水,老人有些吃力地躬下 身子,细细感触米的湿度是否合适。酿酒,最重要的是酒曲。老店的酒曲应

14、是秘方,这用锦缎盒子包着, 盒子样式古朴,略显沉旧。只见老人小心翼翼量出一块酒曲放进酒器,又仔仔细细地包起来收好,指挥小 伙儿把酒器封上。也没见有多复杂的工序,怎么这儿的酒那么出名?我怀着满腹疑惑,见老者得空,忙迎上去问。老人 听罢开怀大笑:“工序当然有,这才是第一步,不过这“黄梁醉”出名不是靠得酿酒的工序哩!“老人请 我坐下,信手斟了一酒盅,开始了回忆。这“黄梁醉”靠的是手法,酒曲的制作犹为重要。怎样选黄豆,怎样碾夫皮,总共五道工序,每道工 序学两年。然而这之前,还要先“练手”,要做到能捏着刚出锅的大豆不松手,为了释放大豆最本真的粮 香,这一学又要十几年。半生弥坚,老人十八岁和父亲学艺,四十

15、几岁才能酿出一壶优等的“黄梁醉”。这手艺纯靠代代相传,除苦练别无它法。“其实现在啊,都不藏着掖着了,只希望有个人把手艺传下 去,谁管什么家族了。”老人狠狠的抿了一口酒,出神地看着门外朦胧烟雨,双眼也朦胧起来,是映着门 外的雨,还是匠人无人知晓的孤独?我亦要了杯“黄梁醉”,深棕色的酒浆看着平淡,又有谁知道,这酒水沉浮间翻滚着多少未知的故事。 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一次又一次的改良,一辈又一辈的传承,一口酒下肚,回荡在胸腔中的,是匠人们流 传千载的情怀。走出小巷,酒帘在风中徐徐招摇,小桥流水一如千年前古拙,好像从未改变,我知道有一种东西,它 在酒曲与米粒的碰撞间升华,在杯盏的推换间流动,在酒香盈绕中弥

16、散,我看不见它,却知道,它就在这 儿。在老者湿润的眼中,不是黄粱一梦,是匠人的守候。【点评】文章通过店遇,突出造酒师傅对“黄梁醉”的痴情和对后继无人的忧虑,题材新颖独特,视野开阔, 表达了作者对民间工艺日益凋零的忧思和深广的人文情怀。融情于叙事中,不见热烈的抒情,娓娓道来, 平和的语言中蕴含深情。“年轻人走出小巷,酒帘在风中徐徐招摇,小桥流水一如千年前古拙”,“他知 道有一种东西,在酒曲与米粒的碰撞间升华,在杯盏的推换间流动,在酒香盈绕中弥散”,诗样的语言, 耐人寻味。突然停电还会上课吗?某生据说,某大学教授从教几十年,一直坚持手写板书上课,课程常常是一座难求。这让人不解,在以3PT 为主的大学校园里坚持手写板书上课,明明是一种落后的行为,为什么如此受热捧呢?是不是一种盲目的 怀旧情绪作怪?有这种看法的人,是因为没有看到手写板书背后为师者的拳拳匠心。诚然,作为现代化教学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