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99326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摘 要】本文概述了医院集团化理念,分析了医院集团化的优越性。从温州的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出发,通过对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的前景、医院集团化纵向联合模式的构建进行论述:以区域“三甲”公立医院为核心;以区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基本;以医院文化的整合为保障。集团构建中应把握的几种原则: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原则;坚持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原则;坚持便民医疗服务为出发点原则。【核心词】 公立医院;集团化;纵向联合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在目前国内发布的新医改文献中,只是指明了要建立什么样的体系目的,并没有明确指出国内医疗卫生体制要成

2、为如何的一种体制模式。特别是对于作为医改主战场的公立医院来说,应积极摸索具体要走哪一种道路。纵观国内外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现状,医院集团化作为一种医疗资源重组模式,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一、医院集团化概述目前,对于医院集团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原则。简朴而言,医院集团就是由多家医院以资本、技术、管理或支付方式等为纽带而构成的医疗服务统一的利益体。根据医院集团战略合伙方式,可分为纵向联合和横向联合1。在医院集团建立初期,多以横向联合为主,即以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强强联合为主,互通技术、管理。当医院集团逐渐壮大,医院集团更倾向于纵向联合,由管理、技术、社会基本等各方面都较为突出的医院,联合乡镇或社区卫生院,使

3、医疗资源得到充足的整合,并且通过统一有序的制度,合理配备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构造、逐渐实现双向转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稳定医疗市场,这是医院集团发展的最后目的,也是医院集团发展的必经之路。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中国的医院集团化起步较晚,九十年代后2,全国各地才浮现了多种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医院集团。如南京鼓楼医院集团、沈阳东方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集团等。二、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的前景1、有助于解决公立医院属地化管理难的问题属地化管理,是指由设区市政府为区域根据政府卫生行政职能赋予的相应权限,在不变化从属关系和投资渠道的前提下,采用的一种由设区市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等医疗资源实行“全管不全办”的管

4、理体制。虽然属地化管理有助于本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但在其实际运营过程中,却很难付诸于实践。由于一方面,若实行属地化管理,在从属关系、条块管理、干部任免、人员编制、政府投入比例、医疗资源合理运用和优化配备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城乡、农村等贫困地区而言,进都市大医院看病却成了她们的最大阻力,从她们进城看病那一刻起,患者及家人找关系和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陪护家属的误工费,每项都是额外支出,这些费用数目可观,无疑加重了她们的费用,最后导致“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现象。因此,重新规划医疗区域成了众望所归。实行纵向联合模式的医院集团化发展,可有效克

5、服条块分割带来的资源相对局限性和挥霍共存现象,减少医疗成本,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医疗服务。2、有助于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备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致使医院、卫生服务站、诊所、卫生院等机构多集中在较发达的地区,而其她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市县拥有的卫生机构较少。以温州市为例:可见,在卫生资源配备、医疗技术人员、人均医疗资源上都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而实行纵向联合模式的医院集团化发展,可使区域内公立大医院能更好地优化地方医疗机构,使既有的医疗资源得到充足的整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3、有助于缓和区域看病难问题目前,尽管国家提出了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等系列政策,并推出了减少

6、药物价格、发展社区医院、建立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等系列措施,以缓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随着国内工业化、城乡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长期以来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不协调发展,一方面导致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以及病人的医疗承当加重;另一方面群众卫生服务需求迅速增长与医院诊断服务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实行纵向联合模式的医院集团化发展,可以通过公立大医院与县(市、区)医院和社区的联合,统筹卫生资源配备,有效实现双向转诊,形成大病上大医院,小病在社区的良性就医格局。三、医院集团化纵向联合模式的构建1、以区域“三甲”公立医院为核心一般

7、觉得公立医院是国家或集体举办的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截至年终,国内有公立医院186家,拥有床位27万张、医院卫生人员346万人,分别占全国医院数、医院床位数和医院卫生人员数的、90%和9%3,提供了诊断服务101亿余人次,住院服务7万人次,占全国医院诊断和住院人次的90%以上4。公立医院在卫生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可见一斑。因此,要充足发挥公立大医院的核心作用。在人事上,建立统一的进人机制,由核心医院进行人才的选拔,并分派给其她各个集团成员机构,并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对新员工和下级医院的医务、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在财务上,实行一体化的财务战略,进行财务资源的整合;协

8、调解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行全面预算控制方式,在集团的统一协调下,使资金的弹性得到增长5,从而减少单个成员医院的财务风险。在设备上,合理配备中小医院购买不起的高档医疗设备,从而提高使用率,减少医疗设备成本。在信息共享上,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在技术上,大医院更要对中小医院和社区医院进行技术指引和支持,根据工作实际定期或不定期派出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坐诊、会诊等业务工作指引,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使其能有效开展健康教育、避免、保健、康复、筹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用病、多发病的诊断服务。2、以区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基本实行公立大医院与社

9、区医疗服务中心之间的双向转诊,可实现病人在社区与医院之间合理分流。这种合理的双向转诊可以有效缓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医院集团的纵向联合,使得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医院集团的一部分,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利益是统一的,在患者转上、转下的决策中,不存在利益冲突,而是业务指标的考核;另一方面,在集团内设立全科医学科,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学历教育及资格审查,增强其医护水平;第三,出台相应考核、奖励制度,鼓励大中型医院中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医护人员参与到社区的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第四,集团内的诊断和检查成果互相承认,避免病人反复检查带来的费用承当;第五,医院集团制定

10、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战略目的,在组织内自然地形成社区和医院分工明确,功能分明的构成架构。、以医院文化的整合为保障所谓医院文化重要是指医院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信奉和价值观,涉及精神文化、制度与行为文化、形象文化三个层次。作为医院发展的动力之一,医院文化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文素养的提高,可以协助我们打开视野,拓宽心灵的空间。特别是在实行医院集团化过程中,由于医院文化的差别性及其自身特性,其中必然随着着两种或多种医院文化的交汇与冲突,因此,文化的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组建的医院集团,需要建立与时俱进的集团文化。注重院内非正式组织在文化融合中的作用:在任何医院中都存在着多

11、种类型的非正式组织,注重重组前的意向调查,不同重组形式采用不同的融合方式。通过拟定统一的集团文化,统一的制服,统一的标记等,对集团成员进行文化渲染;开展各项有关医院文化的活动,让集团内成员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提高对集团的认同感和对集团化管理的理解度。四、应把握的几种原则1、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原则医疗卫生是关系民生的社会事业,关系到每个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贯彻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一方面,要充足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除加大卫生投入外,还要运用政府信誉、政治和信息优势,哺育并催化市场条件的形成,在建立健全城乡三级医疗机构的同步,调动某些公立大医院试点集

12、团化运营,协调公立医院集团的运作,并扩大其影响范畴。另一方面,公立大医院是社会健康保障体系的主力军,是卫生人才的孵化器,是医学创新的基地,也是政府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窗口。必须建设好、发展好公立医疗卫生队伍,在平常服务中可以发挥引方向、作表率的作用,核心时刻可以“调得动、派得出、用得上、干得好”。2、坚持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原则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运用率,减少挥霍,减少成本是解决目前医疗资源总量局限性的主线途径。因此,在纵向联合的医院集团化模式运作过程中,要统筹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备,通过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增进患者在社区医院和大医院之间的流动,这样既可实现优势互补,又可达到优化资源、盘活

13、存量、控制增量、减少反复投资,在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的同步也减少了医院的经营成本,最后达到总体优化、提高服务效率的目的。3、坚持便民医疗服务为出发点原则老百姓的“看病难”始终以来是个老大难问题。医院管理者要着眼医院内部管理,立足便民,不断改革和创新,为病人提供便捷、安全、有效、价廉的优质服务。同步,要使纵向联合的医院集团化模式更好运作,就要扭转过于强调医院创收的倾向,让其成为群众医治大病、重病和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平台。通过进一步明确医院集团的服务对象,对医院的既有和潜在服务对象进行分析,集团及集团内各医院根据患者的需求切实提供便民医疗服务措施,使人人都可以看得起病、以便看病。纵向联合的医院集团化模

14、式的运营,作为一种较为有效、成本较低的途径,是可行的,但需要政府、高等医学院校、公立医院以及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共同联动。虽然任重而道远,但相信,纵向联合的公立医院集团化将会给公立医院的改革开辟一条新路。【参照文献】1何镜清.公立医院的集团化发展.现代医院,5(3)90-91 宋文舫,谭枫都市医疗资源两次重组的异同比较中国卫生资源,3(3)11-3. 张灿灿,闫丽新.马晓伟在全国医疗服务监管工作会议上规定公立医院要投身改革当好表率.健康报,.2.4. 卫生记录年鉴.卫生部,.5. 陈勇,弓剑炜,荆新.财务管理案例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7.【作者简介】刘 洁(169.1)女,研究生

15、,温州人,任职于温州医学院发展规划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教管理研究(上接第页)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摸索廉洁文化建设渠道,夯实推动廉洁文化“四进”活动。一是廉洁文化进班子。公司中心组学习要坚持有筹划、有环节地安排廉洁教育内容。通过开展“读书思廉”活动,组织学习古代清廉官吏事迹和现代廉洁从业的先进典型,培养崇廉风尚,提高领导人员的廉洁素养;组织评比勤廉兼优领导干部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运用背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廉洁文化进科室、区队。运用黑板报、橱窗等阵地或运用班前班后学习时间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献精神;组织科室、区队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廉

16、洁从业有关规定、制度、法律,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三是廉洁文化进岗位。要结合职业道德、单位有关规章制度及廉洁从业行为规范,把廉洁从业的规定融入岗位职责;要摸索适合岗位实践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组织学习廉洁从业行为规范,把廉洁从业规范列入岗位培训和应知应会考核内容,增进党员干部岗位保廉;通过在重要岗位设立“廉洁警示牌”、“提示牌”,悬挂、张贴与岗位有关的廉洁从业道德规范、格言警句等,充足发挥廉洁文化对岗位的渗入和软化功能。四是廉洁文化进家庭。要有筹划、有选择地开展以创立廉洁家庭为内容,以陶冶情操为目的,以寓教于乐为形式的领导人员家属亲情助廉活动。如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领导人员家属助廉报告会、发放一部廉洁治家警示教育片、发出一份“兴廉洁之风,构建和谐家庭”倡议书、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