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河道改河施工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99310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河道改河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施工方案】河道改河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施工方案】河道改河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施工方案】河道改河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施工方案】河道改河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河道改河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河道改河施工方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编制范围、依据31。1 编制范围31。2 编制依据32 工程概况32.1 工程简介32。2 现场地质、水文情况42。3 工程特点52.4 工期目标及计划安排62。5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目标63 施工总体部署安排63.1施工总体部署63。2 施工用电63。3施工便道73。4施工作业人员安排(如下表:)73.4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如下表:)74 主要工序施工工艺及方案84.1施工测量84。1。1测量依据84。1。2 测量仪器84。1.3 施工测量84。2 围堰筑、拆施工94.2.1 围堰型式的选用94.2.2 打桩设备94。2。3 围堰施工94。3方桩、板桩施工104。3.1 施工工艺流程及

2、打桩方案104.3.2 方桩、板桩预制104.3.3 打桩施工104.4钻孔灌注桩施工114。4.1施工工艺流程124。4。2钻孔灌注桩施工124.5 河道土方开挖164。5.1土方开挖164.5.2 明沟排水174.5。3 土方回填174.5。4 余土处理184。6 防汛墙、桩顶圈梁施工184。7浆砌块石、干砌块石护坡194.8变形缝施工204。9防汛墙监测205、施工各项保证措施215。1 工期保证措施215。2质量保证措施225。2.1 质量创优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225.2.2 工程质量计划及控制制度225.2.3 夏、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35。3 安全保证措施245。3.1安全生产的

3、计划及目标管理措施245。3.2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见下图)245.3.3安全施工保证措施255。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55.4.1 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体系255.4.2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265。4。3施工中“渣土垃圾”整治措施276防汛应急预案276.1防汛应急目的276.2应急管理机构及职责286.3防汛应急主要措施286。4防汛应急一般措施296。5防汛应急物资、设备307施工附表、附图(如下:)30 附表1:华泾港河道改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图1:第一阶段施工布置示意图 附图2:第二阶段施工布置示意图附图3:水上打桩平台示意图附图4: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华泾港河道改道工程施工方

4、案1、编制范围、依据1.1 编制范围白龙港南线完善工程SST1.3标华泾港河道改道工程(以下简称“河道改道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华泾港河道改道北岸,北岸防汛墙与现有华泾港防汛墙接顺,长约288m;南岸与规划湿地护岸接顺,干砌或浆砌块石护坡和挡土墙相结合,长约307m,两岸防汛通道长约595m(两岸防汛通道施工待泵房沉井结构下沉完毕、周围土体稳定后,与泵站平面布置工程同期实施).1.2 编制依据1. 本工程招投标文件、设计施工图纸及设计交底;2.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现场踏勘情况;3. 国家及上海市现行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 工程测量规范

5、(GB500262007);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022002);4)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7)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GJ08-90-2000;8) 防洪标准(GB50201-2008);4. 我公司近年来施工类似工程的经验。2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2。1。1河道改道布置河道改道布置为:自华泾港水闸西侧约65m处向南偏移改道约60m,改道后的河道与原华泾港河道接顺,改道后河道上口宽度20m26m、下口宽度4m8m,设计河底

6、标高0.500m,北岸防汛墙顶标高4。900m、南岸挡土墙顶标高4.800m,护坡坡度为1:2。51:3,防汛通道宽6.0m,设计水位3。500m、常水位2。5m.2。1。2施工主要工程量(见下表)河道改道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施工部位备注1板桩500250,长4。5m184根南岸桩基2板桩500250,长6m427根南岸桩基3板桩500250,长7m555根北岸桩基4方桩300*250,长7m226根北岸桩基5方桩300*250,长9m16根北岸出水口段桩基6灌注桩600,长12m10根北岸顶管穿越段桩基7防汛墙现浇钢筋砼结构623。65m3北岸防汛墙8圈梁现浇钢筋砼结构97

7、。76m3南岸板桩顶圈梁9干砌块石300mm 护坡397。91m3两岸护坡10浆砌块石护坡、挡土墙结构290。49m3北岸出水口、西边与老河道接顺段锥形溜坡,北岸顶管穿越段护坡,南岸挡土墙11土方开挖驳岸及河道开挖约20000m3驳岸挖土3800m3河道挖土16200m32.2 现场地质、水文情况2。2.1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工程地质位于华泾港、黄浦江口附近,距离黄浦江约150m,目前场地内建筑物基本已拆除。沿线地形较平坦,陆地地面标高在+3。90+5.69m。但施工范围内尚有部分架空、埋地的10KV电力电缆、通讯光缆及周边单位的雨污水排水管道尚未搬迁。根据地质勘察资料,防汛墙工程范围地质情况

8、如下表:地质地层特征表序号土层层号土层名称底层标高(m)平均标高(m)土体颜色备注11杂填土0。65-4.653.05杂色22浜填土1.00-2.81。7灰黑色30灰色粘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0.8314.818。37灰色41褐黄色粉质粘土0.001.70.9褐黄52灰黄色粉质粘土0。5-2。051.11灰黄61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1。454.372.45灰色72灰色粘质粉土0.65-2.47-1.2灰色81灰色淤泥质粘土(6.7/-12.65)-9。24灰色2.2。2 水文地质情况施工场地地下水属于潜水型,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影响,施工时按照常年地下水为0。5m(地面以下)计算,地下水对

9、混凝土无腐蚀性。2.3 工程特点1、本工程施工时电力、信息管线搬迁工程会仍在作业,区域存在交叉作业,施工干扰大,管理难度较大.2、上海地区汛期一般在5月7月,正值施工高峰期,给防汛安全、排水措施、施工围堰等带来难度。3、工程范围离黄浦江较近,地下水位相对较高。2。4 工期目标及计划安排河道改道工程计划总工期为196天.施工前期准备时间为10天,2012年3月29日计划开工,至2012年9月30日计划完工。详细施工节点计划见附表1:华泾港河道改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2。5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目标质量目标: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为100。安全目标:无管线事故,无人员伤亡事故.文明施工:争创市级文明

10、工地。3 施工总体部署安排3.1施工总体部署华泾港河道改道工程施工共分为两个部分,即新开河陆地部分施工和与老河道接顺段施工。在保证河道正常水系沟通的情况下,根据施工工艺及特点将施工整体划分为三个阶段施工。第一阶段施工陆地部分和南岸接顺段(共计桩基1057根、南岸块石挡土墙及护坡307m、北岸现浇防汛墙164m),由于南岸接顺段板桩延伸到老河道当中,则施工打桩采用搭设水上平台施工;第二阶段施工北岸接顺段和老河道处理(共计桩基361根、北岸现浇防汛墙124m、老河道清淤回填处理120m),先临时围堰筑坝、清理老河道淤泥、回填素土夯实(沉井部分回填中粗砂)后打桩施工防汛墙。详细见附图1:第一阶段施工

11、布置示意图。附图2:第二阶段施工布置示意图。3。2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从上海环境实业有限公司(徐浦垃圾中转站)借用临电,采用电缆地埋形式,在穿越原华泾港河道时采用沿穿越华泾港的临时便道铺设。3。3施工便道进场便道设置在现状华泾港河道的北侧,进场路线为龙吴路徐梅路华泾港河道边便道施工现场,便道采用15cm砾石砂基础+22cm混凝土面层.其中在穿越华泾港河道时采用涵管方式保证原华泾港河道通水,涵管采用2排20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管接口处设混凝土坞膀.其中,位于华泾港河道上的便道部分结构层采用15cm砾石砂基础+22cm钢筋混凝土面层,钢筋网片按照16150双层布置。3。4施工作业人员安排(如下表:

12、)序号施工队名称人数(人)专业技工(人)任务划分1桩基作业队204打设预制方桩、板桩,钻孔灌注桩2结构作业队2010现浇防汛墙,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护坡3土方开挖及运输作业队102挖土、运土4围堰作业队152筑拆围堰5合 计65183.4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如下表:)序号机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履带式挖掘机1.0M3台2自有2柴油打桩机1。8T台1自有3钻孔机GPS-10台1自有4汽车吊12T台1自有5土方车15T辆5租赁6插入式振捣器1.1KW台5自有7平板振捣器1。5KW台2自有8蛙式打夯机HW210台2自有9电焊机35KW台2自有10钢筋切割机LBDS400台1自有11钢筋对焊机台1

13、自有12木工刨床MJ104台1自有13木工锯床MB503台1自有14潜水泵2寸台6自有15泥浆泵4寸台4自有16空压泵0。9M3台3自有17卷扬机1。03。0T台2自有18全站仪尼康PTM-352C台1自有19水准仪苏光DSZ3台1自有4 主要工序施工工艺及方案4.1施工测量4.1。1测量依据测绘院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设计施工图;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1。2 测量仪器本工程平面测量的主要仪器是尼康PTM352C精密全站仪,高程控制测量用苏光DSZ3、1.0”精密水准仪,测量前应对所有测量仪器和度量工具进行校验,并报监理部门检查核实,施工过程应对测量用的所有仪器标尺、钢卷尺等经常性维修、保养、定期检测,以确保测量精度。4.1。3 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对业主提供的控制成果进行复核,正确无误后进行施工用控制网的布设,采用二级导线布设现场平面控制网点,要求测距中误差+2毫米或-2毫米,测角中误差+10秒或-10秒,核对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