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岭加固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99179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岭加固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赵岭加固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赵岭加固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赵岭加固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赵岭加固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岭加固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岭加固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奥基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方案第1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一、编制依据本安装方案编制依据见下表序名 称编 号一设计文件113楼拆墙加钢梁图第一部分212楼拆墙拆板加固图第二部分312楼开墙洞加固图第三部分4拆两个墙洞加固图纸第四部分二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标准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8钢结构设

2、计规范GB50017-20039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0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二、编制说明1、 本加固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现场的施工特点和难度,本着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合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确保施工安全等原则,为工程设置了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机构,并对工程作出施工程序规划。2、 加固工程是专业性强的施工过程,工程总承包方和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密配合、相互沟通、及时联系,才能高质量、高效率、按时圆满完成任务。3、 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具体措施中,贯彻了当地有关部门对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精神和要求。4、 本安装

3、方案报请业主同意后方可实施。第2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项目名称: B楼12层、13层开洞加固工程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工程施工单位: 北京奥基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按设计图纸要求主要分四部分,本次改造主要施工项目有:1、13楼拆墙加钢梁:将B-17轴/*-*的墙体拆除,该墙体厚度为180mm,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拆除前在梁的两侧搭设间距500mm的50*6的支撑立杆,在立杆上设50*6的横杆,间距1000mm。将混凝土墙拆除,拆除墙后,在墙的位置紧贴顶板安装HW300*300*10*15的钢梁,钢梁两端通过t=20厚360*330的钢板埋件及16根M20的化学锚栓与两侧的混凝

4、土结构连接。2、12楼拆梁拆板加固:将B-21轴B-22轴/B-E轴-B-G轴间的混凝土板部分切割拆除,将B-22轴的梁拆除。在板底纵横向增加HW300*300*10*15的钢梁为承重结构,钢梁通过两端的埋件及化学锚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3、12楼开墙洞加固: 将B-17轴/B-A轴-B-D轴间的洞口由2480mm宽扩大到2600mm宽,其中2480mm部分为填充结构墙体,可直接进行拆除。其余120m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将原洞口上部过梁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案进行加固。4、12楼两个洞口加固:原墙体上设计洞口2400*2370,在洞口的两侧为钢筋混凝土墙体,在洞口两侧新开洞口1070*2470

5、,原混凝土墙体的暗柱保留。新开洞口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的方式进行加固,暗柱采用L90*6角钢包钢加固。第3章.施工部署一、材料准备1、碳纤维布:本工程新开墙体的洞口加固方法主要为碳纤维布加固。根据国家规范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当中第四章中对碳纤维布的规定,碳纤维布应达到以下要求:A: 生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下简称纤维复合材)用的纤维应为连续纤维,其品种和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承重结构加固用的碳纤维,必须选用聚丙烯腈基(PAN基)12k或12k以下的小丝束纤维,严禁使用大丝束纤维; 2 承重结构加固用的玻璃纤维,必须选用高强度的S玻璃纤维或含碱量低于0.8%的E玻璃纤维

6、,严禁使用A玻璃纤维或C玻璃纤维; 3 纤维(复丝浸胶后)的主要力学性能必须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0.1的规定。B: 结构加固用的纤维复合材必须采用符合本规范第4.4.1条要求的连续纤维与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复合而成。使用前必须按本规范表4.4.21或表4.4.22规定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进行安全性及适配性检验。检验时,实测的纤维复合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置信水平C0.99、保证率为0.95的要求,按本规范第3.2.3条计算确定。表4.4.21 碳纤维复合材安全性及适配性检验合格指标 类别项目单向织物(布)条形板高强度级高强度级高强度级高强度级抗拉强度标准值ff,k(MPa)3400300024

7、002000受拉弹性模量Ef(MPa)2.41052.11051.61051.4105伸长率(%)1.71.51.71.5弯曲强度ffb(MPa)700600层间剪切强度(MPa)45355040仰贴条件下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MPa)max2.5,ftk ,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纤维体积含量(%)6555单位面积质量(g/m2)200、250、300200、250、300 注:1 表中ftk为被加固构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按现行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采用。 2 L形预成型板(L形板)的安全性及适配性检验合格指标按高强度级条形预成型板(条形板)采用。表4.4.22 玻璃纤维单

8、向织物复合材安全性及适配性检验合格指标 项目类别抗拉强度标准值(MPa)受拉弹性模量(MPa)伸长率(%)弯曲强度(MPa)仰贴条件下纤维复合材-混凝土粘接正拉强度(MPa)单位面积质量(g/m2)层间剪切强度(MPa)S玻璃22001.01053.2600max2.5,ftk ,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30045040E玻璃15007.21042.850030045035 注:同表4.4.21注1。C: 对符合第4.4.2条安全性及适配性检验要求的纤维织物复合材或板材,当它与另一种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配套使用时,仍须按下列项目重新做适配性检验: 1 抗拉强度标准值; 2 仰贴条件下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

9、正拉粘结强度; 3 层间剪切强度。 以上三项检验结果必须符合表4.4.21和表4.4.22的规定。D: 纤维复合材的安全性及适配性检验指标的测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抗拉强度、受拉弹性模量及伸长率,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3354进行测定; 2 对抗弯强度,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3356进行测定; 3 对层间剪切强度,应采用本规范附录D纤维复合材层间剪切强度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4 对仰贴条件下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应采用本规范附录E粘接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进行测定; 5

10、 对纤维体积含量,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纤维增强塑料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GB/T 3366进行测定; 6 对纤维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 9914.3进行测定。E: 当进行材料性能检验和加固设计时,纤维复合材截面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纤维织物,应按纤维的净截面面积计算。净截面面积取纤维织物的计算厚度乘以宽度。纤维织物的计算厚度应按其单位面积质量除以纤维密度确定。 注:纤维密度应由厂商提供,但应出具独立检验或鉴定机构的抽样检测证明文件。 2 对单向纤维预成型板,应按不扣除树脂体积的板截面面积计算,即应按实测的板厚乘以宽度计

11、算。F: 承重结构的加固,严禁使用单位面积质量大于300g/m2或采用预浸法生产的碳纤维织物(布)。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经验,本工程选用 的碳纤维布,其性能检测报告见附件,能够满足规范要求。2、碳纤维布配套树脂:根据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要求碳纤维配套树脂应符合下列要求:A: 承重结构用的胶粘剂,按其基本性能分为A级胶和B级胶;对重要结构、悬挑构件、承受动力作用的结构、构件,以及业主要求使用优质胶的场合,应采用A级胶;对一般结构可采用A级胶或B级胶。B: 承重结构用的胶粘剂,必须按本节的规定进行安全性检验。检验时,其实测的粘接抗剪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置信水平C0.90、保证率

12、为0.95的要求,按本规范第3.2.3条计算确定。性 能 项 目性 能 要 求试验方法标准A级胶B级胶胶体性能抗拉强度(MPA)4030GB/T 2568受拉弹性模量(MPa)25001500伸长率(%)1.5抗弯强度(MPa)5040GB/T 2570且不得呈脆性(碎裂状)破坏抗压强度(MPa)70GB/T 2569粘接能力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1410GB/T 7124钢-钢不均匀扯离强度(kN/m)2015()GJB 94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MPa)max2.5,ftk ,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本规范附录F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99GB/T 2793C: 浸渍/粘接纤

13、维(包括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等)复合材的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安全性检验指标必须符合表4.5.3的规定。承重结构加固工程中不得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等作浸渍/粘接胶粘剂。表4.5.3 碳纤维复合材浸渍/粘接用胶粘剂安全性检验合格指标。注:1 表中括号()表示B级胶不用于粘贴预成型板; 2 表中的性能指标,除标有强度标准值外,均为平均值; 3 表中ftk为被加固构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应按现行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取值; 4 当预成型板为仰面或立面粘贴时,其所使用胶粘剂的下垂度(40时)不应大于3mm。D: 打底和修补用的胶粘剂应与浸渍/粘接胶粘剂相适配,其性能应分别符合表4.5.41和表4.5.42的要求。注:粘贴纤维和混凝土的胶粘剂按其工艺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由配套的底涂、修补和浸渍/粘接等三种胶粘剂组成;另一类为免底涂,且浸渍/粘接与修补兼用的单一胶粘剂;可根据工程需要任选一种类型。表4.5.41 底胶的主要性能指标性 能 项 目性 能 要 求试验方法标准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当与A级胶匹配:14当与B级胶匹配:10GB/T 7124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MPa)max2.5, ftk,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本规范附录F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