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论文:临床应用中药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991505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消化道出血论文:临床应用中药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消化道出血论文:临床应用中药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消化道出血论文:临床应用中药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消化道出血论文:临床应用中药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消化道出血论文:临床应用中药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消化道出血论文:临床应用中药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顾中国学术期刊洌wwv/ 论文发表专家一上消化道出血论文:临床应用中药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与2007年1月份2010年6月份就诊的7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39例。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 0. 20. 4 g,每6小时1次,静脉注射;奥美 拉唑注射液40 mg每12小时1次,静脉注射。治疗组在对 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及止血汤。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两组 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1中该病的诊断标准, 并排除因肿瘤、肝硬化、脑血管疾病所致

2、的消化道出血。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取平卧位休息,同时给予支 持疗法,并观察其呕血及黑便情况,多数患者需禁食。对于 血红蛋白低于70g/1者,给予西咪替丁 0.20.4 g,每6 小时1次,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每12小时1次,静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及止血汤。 药物组成:大黄15g,黄苓12g,三七粉3g(冲服),白及12g, 地榆10g。加减:胃火盛者,加黄苓、牡丹皮;热重者,力口 生地黄、茜草根等凉血之品;热盛便秘者,加虎杖清热解毒, 又助大黄以通便;烦躁失眠者,加木通、淡竹叶;胃痛者, 论文发表专家一加郁金;泛酸增加者,加吴茱萸、生牡蛎、珍珠粉;肾阳不 足

3、兼见腰膝酸软、大便稀塘、小便清长、畏寒、性欲减退者,加淫羊藿、益智仁、沉香、制附子。水煎服,1d 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均以 5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 程。1.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 中医血证急症治疗规范 制定。 治愈:1周内吐血或黑便停止, 大便潜血试验连续 3d呈(-), 出血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显效:1周内吐血或黑便停止,连续3d大便潜血(+),出血伴随症状有所改善。有效: 1周内 出血减少,大便潜血试验由(+)转为(+),出血伴随症状 略有改善。无效:治疗 1周,出血不止;重度出血经24 h治疗后无好转甚至加重,出血伴随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结果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 分析

4、,卩=3. 24, p0. 01,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1两组疗效对比(例)3讨论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学“血证”范畴。其病机为血液留 滞为患,是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该病绝大多数为 消化性溃疡,溃疡基底及周边的血管血流不畅,导致局部营 养、血循环障碍,是溃疡发生、发展和复发的重要病因。因 论文发表专家一此,在用药上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景岳全书?血证记载:“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 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 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热和瘀是导致出血的主要病机。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记载:“酒热栽胃之类,皆能助火 动血。”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

5、气逆于上,迫血妄行而致便 血、吐血。治宜清热止血、行瘀止痛。方中大黄、黄苓清热 泻火,活血化瘀,大黄既有凉血止血之功,又有荡涤胃肠积 血之效,使残留在消化道的积血迅速排出而止血;三七粉活 血止血,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二者合用,使瘀血除、 出血止;地榆凉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凉血止 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内主要成分d-儿茶精具有收缩 小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并能增强。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的活性和减弱组织胺活性的作用;大黄酚能促进骨髓制造血 小板,并使毛细血管致密,改善脆性,有利于缩短血液凝固 时间。三七粉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有祛瘀止血、 消肿定痛的作用2。其主要成分三七皂甙、黄酮甙能收缩 局部血管,缩短出血与凝血时间,具有很强的止血作用,还 能镇静止痛;白及内含胶状成分,使出血部位凝集,止血效 果迅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