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劝谕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99005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劝谕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文劝谕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文劝谕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言文劝谕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言文劝谕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劝谕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劝谕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劝谕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重点字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3.昳丽:光艳美丽4.朝服衣冠,窥镜。朝:早晨。服:穿戴。窥:照。 5.旦日: 第二天6.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孰:仔细。 7.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8.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9.面刺:当面指责 10.谤讥于市朝。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谤讥: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义。市朝:公共场合。11 .闻寡人之耳者: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12.时时而间进.:不时,

2、有时候。 间:间或、偶然。进:进谏。13.期年:满一年。二、一词多义1、之 1)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2)问之(代词,他) 3)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4)俆公不若君之美也(的) 5)孰视之(代词,指俆公) 6)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7)吾妻之美我者(结构助词,不翻译) 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9)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10)臣之妻私臣(的) 11)王之蔽甚矣(不翻译) 1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13 )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14)数月之后(无意义)2、朝 1)朝服衣冠 早晨 (zho) 2)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3)燕、赵、韩、魏闻之,皆

3、朝于齐 朝拜 4)能谤讥于市朝 公共场所3、孰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代词,谁 2)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通“熟”,仔细。4、于 1)欲有求于我也(向.) 2)能谤讥于市朝(在) 3)皆以美于徐公(比)5、上 1)受上赏(第一等的) 2) 上书谏寡人者(向皇帝.)6、修 1)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2)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3)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7、诚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2)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8、美: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以为美)2)徐

4、公不若君之美也 (美丽)三、重点语句翻译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3.徐公何能及君也? 译: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译: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6.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呐!”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

5、可得上等奖赏。8.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传到我的耳中来的,可得下等奖赏。9.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译:命令刚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译:几个月之后,偶然有人来进谏。1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1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向齐国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出师表一、重点字词(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

6、3)存亡之秋也:这里是“时”的意思。 (4)盖追先帝之殊遇:优待,厚遇 (5)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6)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8)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9)陟罚臧否: 善恶 (10)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11)平明之理:治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选拔 遗:给予 (13)悉以咨之:询问。 (14)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15)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6)猥自枉屈: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

7、意思 (17)驱驰:奔走效劳 (18)夙夜忧叹:早晚 (19)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20)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21)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22)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损,除去。益,兴办、增加(23)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24)彰其咎:表明、显扬 (25)咨诹善道:询问 (26)察纳雅言:正言 二、一词多义1、道 1)道而中道崩殂(路,途,名词) 2)以咨诹善道(道理,名词)3)分今天下三分(分开,动词) 4)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名分,职分,名词)2、言 1)进尽忠言(话,言论,名词。下文“

8、若无兴德之言”、“察纳雅言”中“言”同此) 2)不知所言(说,动词)3、行 1)然后施行(做,执行,动词) 2)性行淑均(品德,品行,名次) 3)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这里指军队,名词)4、论 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动词) 2)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动词)5、 明 1)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形容词)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圣明,形容词)6、任 1)受任于败军之际(任用,委任,动词)2) 则攸之、祎、允之任(责任,职责,名词)7、为 1)俱为一体(是) 2) 众议举宠为督(担任)8、然 1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而,转折连词)2) 然后施行(这样,指示代词)9、遗 1 )以光先帝

9、遗德(遗留,动词。下文“深追先帝遗诏”中“遗”同)2)以遗陛下(给予,动词)10、效 1 )恐托付不效(奏效,有效果,动词。下文“不效则治臣之罪”中“效”同此)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果,名词)11、临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副词)2) 临表涕零(本义为照着字画摹仿,这里是谦虚的说法,实际是写的意思。动词)12、以 1)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2)先帝不以臣卑鄙。(连词,因为)3)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4)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 5)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6)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因为。) 7)咨臣以当世之事(拿。)8)是

10、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为)12、于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 2)受任于败军之际:介词,在13、之 1) 忠志之士:助词,的 2) 欲报之于陛下也:代词,先帝的殊遇14、所以 1) 此先帝所以兴隆也:连词,表原因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介词,用来三、重点语句翻译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这实在是形势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译: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志士们的勇气。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4、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

11、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用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译: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6、事无大小,悉以恣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译:事不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再去实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有更多好处。7、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译:这些都是忠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8、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

12、大官。7、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译: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8、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译: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鼓舞并统率全军,北上去平定中原。希望尽我的平庸才能,铲除奸臣贼党,振兴恢复汉家帝业,迁回到旧的都城洛阳。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10、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译: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言,深切追念先帝

13、的遗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公输一、重点字词(1)起于鲁:出发,动身 (2)夫子何命焉为: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是对墨子的尊称。为:疑问助词。 (3) 吾义固不杀人:坚守道义 (4)不可谓仁:对人亲善,友爱 (5)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6)然胡不已乎:然:但是 胡:为什么。 已:停止 (7)胡不见我于王 见(xan):引见 (8)文轩:装饰华美的车 文:彩饰 轩:有篷的车 (9) 敝舆:破车。(10)褐:粗布衣服 (11)粱肉:指好饭好菜 (12)此为何若人:什么样的 (13)犹.之与.也:好像.同.相比 (14)长木:多余的木材,形容宋国小而穷 (15)以牒为械:木片 (16)九设攻城之机变:九:表示次数多 机变:巧妙的方式 (17) 距:同“拒” (18) 圉:同“御” (19)诎:同“屈”,意思是理屈(20)所以距我:用来.的方法 (21 )寇:入侵二、一词多义1、说 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请说之 说:解释2、见 胡不见我于王 见:引见于是见公输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